何晓雁
- 作品数:10 被引量:148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黄土高原旱地小麦施肥对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63
- 2010年
-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黄土高原旱地不同施肥对小麦产量、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变化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M)增产效果较好,产量达5265.0 kg/hm2;有机肥和化肥配施(NPM)小麦产量最高,达5898.8 kg/hm2。NPM配施小麦总吸氮量最大,比单施氮肥(N)增加了131.4 kg/hm2;NPM配施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分别为67.0%、49.16 kg/kg、36.97 kg/kg、73.11kg/kg;在不同施肥体系中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为:N
- 何晓雁郝明德李慧成蔡志风
- 关键词:黄土高原旱地施肥养分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
- 长期轮作对旱地黑垆土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及分解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最大或然数法(MPN法)和埋片法研究了黄土高原旱地粮草长周期(苜蓿→苜蓿→苜蓿→苜蓿→马铃薯→小麦→小麦→小麦)和粮草短周期(红豆草→小麦→小麦+红豆草)轮作制度及茬口年限对黑垆土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和分解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制度及茬口年限对黑垆土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分解强度。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呈现显著性差异变化,分别在粮草长周期轮作中第1年苜蓿茬和粮草短周期轮作中第2年小麦茬达到最高值,在粮草长周期轮作中马铃薯茬和粮草短周期轮作中第1年小麦茬达到最低值;纤维素分解强度在同一轮作制度中各茬口差异不显著,但换茬可提高分解强度;随着苜蓿和小麦种植年限延长,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和分解强度均大致呈现降低趋势。红豆草茬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低于苜蓿茬,但粮草短周期轮作更有利于提高黑垆土纤维素分解强度。
- 蔡艳郝明德臧逸飞何晓雁
- 关键词:黑垆土纤维素分解菌
- 渭北旱塬农田土壤磷素的变化特征
-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不可少的大量元素之一,植物体所需要的磷主要从土壤磷库中获得。近年来,黄土区农田磷肥不断投入,土壤磷素含量不断增加,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潜在磷库,但是磷肥的增产效应却逐渐降低。不合理的超量施肥,不仅会造成巨...
- 何晓雁
- 关键词:无机磷分级
- 不同轮作制下长期施肥旱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被引量:38
- 2015年
- 为了探讨典型旱地区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27年长期定位试验,采用454测序技术,分析了黄土旱地区小麦连作、苜蓿连作、粮豆轮作中不同化肥及有机肥施肥措施下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除施氮肥和有机肥(NM)处理外,施肥后连作小麦土壤细菌Chao指数提高7.5%(施磷肥和有机肥,PM)~60.6%(单施有机肥,M),Shannon指数增加0.04(PM)~0.40(M),肥料单施优于配施;施肥后连作苜蓿土壤细菌Chao指数提高92.0%(单施磷肥,P)~102.4%(施氮肥、磷肥和有机肥,NPM),Shannon指数增加0.30(NPM)~0.32(P);施肥对粮豆轮作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较小。除小麦连作NP处理外,施肥后各种植系统土壤真菌Chao指数提高19.1%~55.0%,但真菌Shannon指数变化不大或明显下降。黄土旱地区作物连作时施与适当化肥或有机肥,可提高土壤细菌多样性。本研究对优化旱地作物施肥制度、发挥土壤潜力肥力、实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 蔡艳郝明德臧逸飞何晓雁张丽琼
- 关键词:旱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长期施肥
- 长期施肥对黑垆土氨化细菌数量和氨化作用强度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为探讨长期施肥下黑垆土氨化作用的变化,在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分析了长期施肥对黑垆土氨化细菌数量和氨化作用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连作下,各施肥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中氨化细菌数量和氨化作用强度,其中单施有机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效果更明显。在不同施肥处理中,氮磷配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氨化细菌数量最多(7.53×108个·g^(-1)),是不施肥处理(CK)的189.2倍,氨化作用强度最高(1.49mg·kg^(-1)),较CK增加55.0%;其次为单施有机肥、氮肥配施有机肥和磷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其氨化细菌数量和氨化作用强度均显著高于CK。在苜蓿连作下,与CK相比,单施磷肥处理的土壤氨化细菌数量和氨化作用强度均明显降低,降幅分别为99.5%和49.7%。因此,黄土高原黑垆土区小麦连作时,长期施用有机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均可提高土壤有机氮的转化作用,增强其供氮能力;苜蓿连作时,长期单施磷肥可减弱土壤有机氮的转化作用。
- 蔡艳郝明德臧逸飞何晓雁
- 关键词:长期施肥氨化细菌氨化作用
- 黄土高原轮作系统苜蓿土壤磷素变化特征被引量:7
- 2014年
-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分析黄土高原旱地轮作系统中苜蓿(Medicago sativa)不同生长年份土壤的无机磷、有机磷形态及微生物磷的变化特征,以期为农牧区牧草有效磷素合理利用及区域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种植苜蓿的土壤全磷含量与苜蓿种植年份成反比,连续种植苜蓿年份越长,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越小.苜蓿土壤中无机磷组分以Ca-P为主,占无机磷总量的74.0%~80.0%,且Ca10-P>Ca8-P>Ca2-P.有机磷占全磷总量的23.2%~25.4%,土壤有机磷以中活性有机磷为主,占有机磷总量的78.3%~79.5%.苜蓿的种植年份越长,土壤微生物磷含量越低.土壤微生物磷与土壤全磷、速效磷成极显著相关,故土壤微生物磷可作为土壤供磷能力的指标.
- 何晓雁郝明德李丽霞郭胜安
- 关键词:苜蓿无机磷组分有机磷组分
- 渭北旱塬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通过在渭北旱塬的不同覆盖试验,对覆盖方式与小麦产量、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地膜、秸秆-地膜、渗水地膜-秸秆覆盖地面后小麦产量显著增加,以地膜全程覆盖处理小麦产量最高,可达6 971 kg/hm2,与无覆盖处理相比,不同材料和时期覆盖后小麦最高增产92.62%,最低增产23.16%;(2)地膜或者渗水地膜-秸秆全程覆盖地面,小麦产量显著高于休闲期覆盖;(3)不同材料覆盖地面后,小麦的农艺性状可以得到大幅改善,但在全程覆盖的处理中,小麦基本苗数下降。
- 薛晓辉郝明德李丽霞史培王缠军何晓雁
- 关键词:渭北旱塬小麦产量农艺性状
- 旱地不同降水年型小麦施肥的产量效应及吸肥特性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降水、施肥与旱地小麦产量和吸肥特性的关系,为不同降水年型小麦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长武134"为供试材料,通过定位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降水年型(干旱年、常态年、丰水年)下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氮磷有机肥配施(NPM)、氮磷肥配施(NP)、单施有机肥(M)、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对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在不同降水年型下,NPM处理的增产效果显著,增产幅度为258.9%~300.0%;M处理在干旱年、常态年、丰水年分别增产172.4%,211.1%和262.2%;NPM处理氮、磷、钾的平均吸收量最高,在丰水年M处理小麦籽粒吸氮量、吸磷量、吸钾量分别较NP处理提高了85.0%,84.8%,40.6%。【结论】在不同降水年型下,合理施肥均能使小麦产量大幅度增加;有机肥在促进作物养分吸收方面作用显著。
- 史培郝明德何晓雁蔡志风陈旭
- 关键词:不同降水年型施肥小麦产量吸肥特性
- 黄土高原旱地长期施磷肥对土壤磷素循环的影响
- 近年来,我国磷肥的产量与施用量均居世界首位。据估算,我国在1980-2007年期间累积在土壤中的PO达8500万吨以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潜在磷库。作物所利用的磷素主要来源于土壤,土壤中磷素的供应量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
- 何晓雁
- 关键词:黄土高原旱地无机磷分级水溶性磷
- 文献传递
- 应用454测序技术分析种植制度对黑垆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5年
- 研究典型种植制度对旱地黑垆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优化旱地作物种植制度、发挥土壤潜在肥力、实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27年长期定位试验,采用454测序技术分析了黄土高原旱作地区不同种植制度下黑垆土细菌、真菌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施肥低营养胁迫下,细菌多样性表现为粮豆轮作>小麦连作>裸地>苜蓿连作,真菌多样性表现为小麦连作≈苜蓿连作>裸地>粮豆轮作。施氮、磷肥条件下,粮草长周期轮作(苜蓿→苜蓿→苜蓿→苜蓿→马铃薯→小麦→小麦→小麦+苜蓿)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大致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第4年苜蓿或苜蓿茬后第1年小麦微生物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最低,苜蓿茬后第2年小麦微生物多样性最高,细菌Chao指数和真菌Shannon指数比连作小麦高22.0%和79.2%;粮草短周期轮作(红豆草→小麦→小麦+红豆草)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大致呈现增加趋势,至红豆草茬后第2年小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达到最高,真菌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分别比连作小麦高50.8%和51.0%。黄土高原旱地区黑垆土采取粮食作物与豆科作物轮作可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蔡艳郝明德张丽琼臧逸飞何晓雁
-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旱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