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俊锋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管角螺
  • 3篇地理群体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聚类分析
  • 2篇GMELIN
  • 1篇性腺
  • 1篇性腺发育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自然群体
  • 1篇卵子发生
  • 1篇精子
  • 1篇精子发生
  • 1篇繁殖
  • 1篇繁殖规律
  • 1篇RAPD
  • 1篇AFLP
  • 1篇AFLP分析

机构

  • 5篇广西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5篇何俊锋
  • 5篇苏翔驹
  • 5篇区小玲
  • 3篇潘英
  • 2篇陈德金
  • 2篇吴雪萍
  • 1篇覃志彪
  • 1篇李斌
  • 1篇慕翠敏
  • 1篇罗福广
  • 1篇李琪
  • 1篇郑惠芳
  • 1篇王文杰
  • 1篇唐甜甜

传媒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广西北部湾管角螺性腺发育与繁殖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本文对广西北部湾海域管角螺(Hemifusus tuba)的生殖系统进行了解剖和观察,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其生殖腺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发生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管角螺为雌雄异体,雌雄比例接近1∶1。雄性生殖系统主要由精巢、贮精囊、前列腺、输精管和阴茎(阴茎囊和交接器)构成,精巢发育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与排放期、退化期4个时期。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囊腺体(蛋白腺和缠卵腺)、生殖孔和腹足口组成,卵巢的发育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与排放期、休止期4个时期。精细胞发生经过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期和成熟精子期5个阶段。卵细胞发生经过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成熟卵子4个阶段。管角螺生殖腺在1周年内具有2个繁殖周期,且卵巢与精巢的周年变化规律相吻合。此外,观测的全部雌性个体除了雌性生殖系统外,还具有雄性生殖器官输精管和阴茎。广西北部湾管角螺雌性个体均存在性畸变现象,性畸变率为100%。
区小玲苏翔驹何俊锋王文杰潘奕达吴雪萍陈德金唐甜甜潘英
关键词:管角螺性腺发育精子发生卵子发生繁殖规律
管角螺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近年来,由于对管角螺的捕捞强度加大,其自然资源大大减少。为进一步了解管角螺的遗传变异和群体结构状况,本文首次利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南方沿海管角螺5个地理群体(连云港、温州、台山、湛江、防城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2对AFLP引物组合对管角螺5个群体的150个个体进行扩增,共扩增出310个位点,多态位点277个,多态位点比例为89.35%,基因多态性分别为0.382 4、0.476 6、0.393 8、0.437 4和0.392 8,说明5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群体间及群体内遗传分化指数表明,管角螺5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而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UPGMA(非加权组对平均法)系统树分析表明,湛江和防城港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台山和温州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潘英慕翠敏李琪苏翔驹区小玲何俊锋吴雪萍陈德金
关键词:管角螺地理群体AFLP
广西和广东地区施氏獭蛤3个自然群体的形态差异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采用形态特征分析和RAPD技术对采自广西北海、防城和广东湛江的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aldii 3个自然群体和越南大獭蛤Lutraria maxima 1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20条引物从施氏獭蛤3个群体和越南大獭蛤1个群体的145个样品中共扩增出428条带,大小为125~5 000 bp,每条引物扩增出6~17条带;多态位点比例为76.1%~91.9%,平均多态位点比例为84.5%,遗传距离为0.1321~0.2441;对施氏獭蛤3个群体和大獭蛤1个群体进行UPGMA聚类分析,施氏獭蛤北海群体和防城群体先聚为一体,再与湛江群体聚类,最后与越南的大獭蛤群体聚为一个整体;用8条引物可以区分施氏獭蛤3个自然群体和大獭蛤群体,可作为群体特征标记;形态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湛江、北海和防城施氏獭蛤3个群体的形态较接近,而越南大獭蛤群体的外部形态和遗传距离均与施氏獭蛤3个群体差异较大,已分化成为同属不同种;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主成分2和主成分3的贡献率分别为49.13%、17.18%和14.02%,累计贡献率为80.33%;施氏獭蛤3个群体判别函数的判别准确率P1为88.9%~100.0%,P2为86.7%~100.0%,综合判别率为95.9%。这说明施氏獭蛤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处于较高水平,种质状况良好,且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
李斌何俊锋区小玲苏翔驹潘英罗福广郑惠芳覃志彪
关键词:RAPD
中国沿海8个管角螺(Hemifusus tuba Gmelin)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正>采用壳高(A)、螺旋部高(B)、体螺层高(C)、壳宽(D)、壳口高(E)、壳口宽(F)、壳厚(G)、厣高(H)、厣宽(1)、第一螺层直径(J)、第一螺层宽(K)、第一螺层高(L)、第二螺层直径(M)、第二螺层宽(N...
区小玲苏翔驹何俊锋
关键词:管角螺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文献传递
中国沿海8个管角螺(Hemifusus tuba Gmelin)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区小玲苏翔驹何俊锋
关键词:管角螺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