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武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市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起O139型霍乱暴发疫情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查明一起霍乱疫情发生的原因,为疫情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对疫情中所有调查对象采集肛拭样,对肇事餐厅、追踪的市售可疑食物、有关环境、水质等采样共3167件,进行霍乱病原菌检测。结果:从813件就餐者肛拭样中共检出116株0139型霍乱弧菌,其中病原学确诊O139型霍乱病人3例,O139型霍乱携带者113例,其罹患率、带菌率、感染率分别为0.49%(4/813)、13.90%(113/813)、14.39%(117/813);从1377件环境样中检出0139型霍乱弧菌21件,阳性率为1.53%;与就餐者有接触史的800人份肛拭子、91件食品、86件水样中,均未检出霍乱病原菌。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聚餐引起的食源性O139型霍乱暴发,加工用具交叉污染是疫情暴发的直接原因;但未查明具体传染源。
- 郎中凯王恒芹丁建武李丹
- 关键词:暴发疫情病原学
- 2001—2009年三峡水库万州段鼠疫潜在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分析三峡水库万州段鼠疫潜在危险因素,为全区鼠疫防治及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1-2009年,在三峡水库万州段的9个镇(乡),采用夹夜法和笼夜法捕鼠,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法检测鼠、猫、犬血清鼠疫F1抗体,开展人间及鼠间鼠疫疫情监测.结果捕获鼠形动物隶属1纲2目2科9种.室内环境平均鼠密度为1.16%(961/82 558),野外农区环境平均鼠密度为1.12%(1345/119 671),以褐家鼠为优势种群,占50.37%.2004、2008、2009年室内环境黄胸鼠在鼠形动物种群的构成比分别为3.80%、4.50%、10.12%,呈逐年增多趋势.调查发现有3种鼠染蚤,分别为印鼠客蚤、缓慢细蚤、猫栉首蚤,鼠平均染蚤率为1.18%(82/6959),总蚤指数平均为0.036.检测6959份鼠血清标本和160份猫、犬血清,鼠疫F1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三峡水库万州段暂未发生鼠疫,但该地广泛存在家鼠鼠疫菌重要储存宿主黄胸鼠及鼠疫传播媒介印鼠客蚤、缓慢细蚤,黄胸鼠种群数量呈逐年增多趋势.三峡水库万州段存在发生鼠疫的潜在危险.
- 罗超万时学毛德强冉贞卫丁建武李丹刘纯华
- 关键词:鼠疫
- 一起食源性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暴发疫情调查及其扑疫措施
- 2009年
- 目的分析某镇一起食源性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暴发疫情发生的原因、流行病学特征及扑疫措施,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进一步采取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方法对此起疫情的所有就餐者开展调查。结果经流行病学调查、病原体检测和临床表现证实,此起疫情系宴席聚餐中鲜活甲鱼所携带的O139群霍乱弧菌污染食品所致,通过启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迅速采取控制措施,此起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无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结论加强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严格餐饮许可制度,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农村居民自我防病防疫意识,对防止食源性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再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陈建中罗华冉华丁建武郎中凯颜朝阳罗超孟言甫
- 关键词:食源性O139群霍乱弧菌暴发疫情
- 从活甲鱼体表检出O_(139)群霍乱弧菌被引量:14
- 2003年
- 丁建武张洪琼赵娜李丹
- 关键词:O139群霍乱弧菌细菌培养细菌鉴定
- 一起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制成效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万州区一起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除氟防制成效及存在问题,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进一步采取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病区第一次流行病学调查至改水除氟前、饮水除氟期间、2000年饮水工程被洪水破坏至第二次流行病学调查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氟区居民从改水前每人每日水氟总摄入量的6.60m g降至改水后0.32m g,共下降20倍左右,改水前后水氟含量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93.41,P〈0.001);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由改水前的100%降至9.09%,改水前后氟斑牙患病情况之间差异有非常明显统计学意义(χ^2=12.13,P〈0.005)。结论:改水后饮水工程为居民提供清洁自来水达15年之久,氟区居民氟毒危害人群身心健康的程度明显减轻,但2000年饮水工程被洪水破坏后,8~12岁儿童氟斑牙新增2例,饮水氟毒危害依然存在。建议政府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传力度,进一步采取防制措施,重建饮水工程,防止饮水氟毒的继续危害,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
- 罗华万时学丁建武周新罗超陈家荣
- 关键词:地方性氟中毒
- 2013-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市售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万州区部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H1、H2、G1、G2、M1的污染状况,为万州区食品安全提供数据。方法2013—2014年间,在万州区共采集牛奶、奶粉、袋泡茶、黄豆、花椒、辣椒、坚果及其籽类、食用油、花生、大米、玉米粉(碴)等食品688份,样品首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初筛,阳性样品全部采用免疫亲和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在采集11种食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总检出率为24.6%,总超标率为1.89%;各类样品平均含量在0.004~2.1μg/kg之间,最高含量为157.2μg/kg;其中花生、玉米粉(碴)超标率为10.7%和3.1%,其余样品均未超标。结论万州区市售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总体较低,但部分食品特别是花生、玉米渣等产品存在较高程度的污染,应予以重视。
- 张学健丁建武李世荣程永红
- 关键词:食品黄曲霉毒素
- 重庆市万州区在园儿童手足口病病原携带情况调查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万州区在园儿童手足口病病原携带情况,为分析手足口病发病规律、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采集不同季节、城市与农村健康在园儿童肛拭子标本,以荧光RT-PCR法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CA16、CA6、CA10型。结果 1 276份标本检出EV核酸阳性211份,阳性率为16.54%。其中EV71、CA6、CA16、CA10及HEV分别占13.74%、6.16%、4.74%、1.90%、73.46%。手足口病病毒携带率流行期高于非流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7,P〈0.05),农村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4,P〈0.05),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 2,P=0.948 2),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26,P〈0.05)。结论重庆市万州区在园儿童手足口病病原携带率较高,不同区域、季节、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 王恒芹吴波郎中凯丁建武
- 关键词: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