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玉磊 作品数:23 被引量:9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MODIS、MISR观测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及与北方地区地面观测的比较分析 本文对比分析了2006-2009 年MODIS/Terra、MODIS/Aqua 和MISR 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在我国部分地区年平均和季节平均分布特征.主要有两个高值区,分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华北南部以及华东北部地区.... 齐玉磊 葛觐铭 黄建平关键词:MODIS MISR AERONET 气溶胶光学厚度 文献传递 台风与副高共同影响下的华西秋雨个例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采用中尺度分析和物理量诊断方法,对2014年9月持续13 d的连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中高纬度大气环流不断经向发展,脊前的西北气流为连阴雨提供了冷空气,副高和台风"海鸥"相继为四川盆地输送暖湿空气;中低层出现西南涡和切变线,有利于降水产生;前期由副高边缘提供水汽输送,动力热力条件较好,产生较强的不稳定性降水;后期由台风外围云系输送水汽,水汽条件相当,但动力热力条件较差,产生较弱的稳定性降水。 冉津江 齐玉磊 龙治平关键词:华西秋雨 台风 副热带高压 中尺度分析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文昌近地层湿度模拟的影响 2023年 本文基于WRF中尺度预报模式,采用10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J、QNSE、MYNN2、MYNN3、GBM、BouLac、UW、TEMF、Shin-Hong),对2015年12个个例的近地层湿度开展了数值模拟。通过浅层风塔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了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文昌近地层湿度模拟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近地层高度的增加,三月到七月的观测相对湿度增加,模拟相对湿度变化不大;其余月份观测和模拟的相对湿度均会降低;模拟和观测的均方根误差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相关系数随高度增加则会减小。通过对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的分析,MYJ方案模拟数据接近观测数据,并且可以模拟出每个月份的日变化趋势,是模拟结果最好的方案。TEMF方案的均方根误差最大且相关系数表现最差,是模拟效果最差的方案。 郝辛凯 齐玉磊关键词:WRF模式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相对湿度 相关系数 数值模拟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冷季快速增温 被引量:10 2014年 利用中国713个观测站均一化的月平均温度资料,详细分析了近55年中国温度变化的季节性及区域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冷季增温前后的大气环流特征。年际变化结果表明,中国的增温现象主要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90年代快速增长,21世纪初增温变缓,其中干旱半干旱区的年均增温速率是湿润半湿润区的1.7倍。季节性特征为冷季增温速率是暖季的1.9倍,干旱半干旱区的冷季增温速率较大,都超过了0.3℃·(10a)-1,其中青藏高原、内蒙古中部、东北和华北增温尤其显著,湿润半湿润区的冷季增温相对较慢,其中中西部地区比东部沿海增温较慢。干旱半干旱区的冷季温度在1986年左右发生显著暖突变,突变前后的大气环流对比分析表明,极涡强度减弱、东亚大槽和欧洲浅槽变浅、极地冷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偏弱、气旋性异常环流和东部地区的异常东南气流都有利于干旱半干旱区冷季的快速增温。 冉津江 季明霞 黄建平 管晓丹 齐玉磊 何永利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区 突变分析 大气环流 高原夏季风对中东亚干旱半干旱区夏季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5年 通过比较7种再分析资料计算的高原夏季风指数,并分析了高原夏季风与中东亚干旱半干旱区夏季降水的关系,总体上7种再分析资料得到的高原夏季风指数是相当一致的,并且在滤去10年以上周期的长波后,7种再分析资料计算的高原夏季风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比滤波前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再分析资料在描述高原夏季风年际变化时是一致的。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的结果表明,高原夏季风对中东亚干旱半干旱区的夏季降水变化有重要的影响。高原夏季风偏强时,中亚地区偏南风异常并伴有辐合,南疆地区为异常东风,有利于水汽输送到这一地区,降水偏多,华北地区为异常东北风,阻碍了西南气流水汽的输送,降水偏少;高原夏季风偏弱时,中亚地区为北风异常并伴有辐散,南疆地区为异常西风,降水偏少,华北地区为异常西南风,降水偏多。 齐玉磊 冯松 黄建平 冉津江 龙治平关键词:再分析资料 降水 干旱半干旱 高原夏季风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的影响 本文利用多种再分析资料计算的高原夏季风指数进行了对比,发现这几种在分析资料之间的相关系数是非常一致的,尤其是在滤去10年以上长波后,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到了提高,尤其是CFSR资料,与其他资料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到了非常显著... 齐玉磊关键词:高原季风 再分析资料 降水 文献传递 高原夏季风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的影响 本文利用多种再分析资料计算的高原夏季风指数进行了对比,发现这几种在分析资料之间的相关系数是非常一致的,尤其是在滤去10年以上长波后,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到了提高,尤其是CFSR资料,与其他资料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到了非常显著... 齐玉磊关键词:降水变化 相关系数 文献传递 基于高密度站点的四川盆地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短时强降水突发性强、容易致灾,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威胁。本文利用2011-2020年高密度区域自动站和国家站(1688站)逐时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短时强降水(≥20 mm·h^(-1))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结果表明:(1)短时强降水频次和降水量大值区主要集中在西南部高山与盆地过渡区和西北部龙门山脉一带,整体为西多东少。(2)频次和降水量在增多,强度和雨强极值在减小,降水量的增加是由频次增加导致的。(3)短时强降水出现在3-10月,较21世纪初提前了1个月,发生频次在7月达到峰值,且集中在23:00至次日07:00(北京时),占全天的56.5%。盆地整体呈单峰夜雨型结构,但西北部、东北部和中部为双峰型,且峰值时间自南向北推迟。(4)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表明西北部地质灾害数量与短时强降水频次和降水量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和0.89。对四川盆地整体而言,滑坡和泥石流在短时强降水的偏多年和偏少年表现出明显差异。四川盆地地质灾害数量呈增加趋势,而经济损失却在减少,表明防灾减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冉津江 齐玉磊 齐玉磊 王腾蛟关键词:四川盆地 短时强降水 地质灾害 气象教育混合式培训中面授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大气科学专业基础知识面授培训班为例 2022年 混合式培训是气象教育教学改革的未来趋势,以大气科学专业基础知识面授培训班为例,探索混合式培训中面授教学的实施方案,总结出“二类三段一体”教学模式及其16个教学过程。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发现任务驱动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尤其有助于提高教学满意度。同时,聚焦教师和学生两类群体,从学前、面授教学中、学后三个阶段存在的困境,提出增强培训效果的优化方案,为气象教育混合式培训的面授教学改革创新奠定基础。 冉津江 齐玉磊 王腾蛟关键词:面授教学 教学改革 近六十年全球旱地温度和降水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 2018年 旱区是全球陆地的特殊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且生态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较差,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十分敏感,是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因此,研究全球旱地温度和降水变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48—2008年的CPC温度和降水资料,以及GLDAS的湿度、辐射和风速资料,结合曲线拟合、Mann-Kendall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全球旱地的温度和降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总的增温范围比降温范围大,说明全球整体变化趋势是增暖的,且半干旱和湿润偏干区对温度的变化响应较极端干旱和干旱区更为显著。四种旱地类型的温度变化均不存在显著突变,而半干旱区和湿润偏干区降水量的负值突变更加显著;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的降水突变发生在60年代中期前后,而半干旱区和湿润偏干区的降水突变发生在80年代初期。不同旱地类型的温度变化周期和降水变化周期存在差异,四种旱地类型的温度变化都存在30年和20年的周期,但湿润偏干区的20周期较弱;极端干旱和干旱区的降水量的变化周期为30年,另外两种周期较短。 杨子凡 齐玉磊 齐玉磊关键词:气候学 旱区 温度 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