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雪英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委科研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长乐市农村小学肠道线虫感染情况调查
- 2002年
- 由于经济、文化、生活环境、活动、及卫生习惯的原因,长期以来,农村广大少年儿童土源性肠道寄生线虫(如蛔虫、鞭虫、钩虫、蛲虫)感染情况严重,对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身心健康的影响存在较大危害,不容忽视.
- 谢曼凌魏雪英李存辉陈豪
-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肠道线虫病感染率疾病调查
- 福州市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2
- 2004年
- 陈豪魏雪英谢曼凌李存辉
- 关键词:螨感染发病率
- 福州地区腹泻病人与肠道原虫感染的关系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了解福州地区腹泻病人与肠道原虫感染的关系。 [方法 ]通过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涂片法或改良抗酸染色法对 3 1 1 6名腹泻病人的新鲜粪便进行镜检。 [结果 ]在 3 1 1 6名腹泻病人中 ,肠道原虫感染率为2 1 .6 6 %;弃除 6 3例结肠内阿米巴致病性未获证实外 ,肠道致病原虫的感染率为 1 9.6 4 %。其中以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率1 7.6 5 %为最高 ,其次隐孢子虫为 0 .6 4 %,人毛滴虫 0 .6 1 %,人芽囊原虫 0 .4 2 %,蓝贾第鞭毛虫 0 .32 %。 [结论 ]福州地区腹泻病人有 1 9.6 4 %是由肠道致病原虫所引起 ,其中主要是溶组织内阿米巴 ,在儿童中主要是由隐孢子虫、人毛滴虫、人芽囊原虫和蓝贾第鞭毛虫。
- 陈豪李存辉谢曼凌魏雪英姚丽君
- 关键词:腹泻感染率
- 寄生海水养殖鱼类的拟格拉夫涡虫(Pseudograffilla sp.)记述被引量:3
- 2006年
- 采用活体观察、整体标本染色和组织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这种涡虫是我国首次发现能寄生海水养殖鱼类,并造成严重危害的新病害.从观察到的形态特征表明,它们应是棒肠类涡虫(Rhabd ocoela),属于德力目(D a lye llio ida),格拉夫科(G raffillidae),拟格拉夫亚科(P seudograffillinae),拟格拉夫属(P seud og raff illa)的一个种类.
- 郭果为陈文列汪彦愔高如承钟秀容陈友铃姚丽君魏雪英张国明
- 关键词:寄生海水鱼
- 口腔原虫感染与口腔疾患关系的调查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了解福州市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口腔原虫感染情况以及与口腔疾患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提高检出齿龈内阿米巴(Eg)的方法。方法采用locke液培养法与直接涂片法检测口腔原虫并进行比较,记录学生的牙龈出血与龋齿情况。结果学生的总感染率为57.58%,其中大学生的Eg感染率(71.15%)依次高于中专生(53.49%)、初中生(42.47%),小学生(39.13%)最低。用locke液培养Eg检出率(71.15%)明显较直接涂片法(44.87%)高(P<0.005)。牙龈出血和龋齿的口腔疾患者的口腔原虫感染率(80.62%)较口腔健康者(39.41%)高(P<0.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口腔原虫感染增高,普查或个体检查时采用locke液培养法可提高检出率,口腔疾患的口腔原虫感染率较健康人群高,提示Eg感染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牙周病。
- 陈豪魏雪英刘光英李存辉
- 关键词:齿龈内阿米巴口腔毛滴虫口腔疾患
- 齿龈内阿米巴感染与口腔疾患的关系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了解福州市不同年龄学生的齿龈内阿米巴 (Eg)感染情况以及与口腔疾患之间的关系 ,探讨提高检出率的方法。[方法 ]采用Locke液培养法与直接涂片法进行调查、比较 ,并记录学生的牙龈出血与龋齿情况。[结果 ]齿龈内阿米巴总感染率为 5 7 5 % ,大学生感染率 (71 2 % )高于中专生 (5 3 5 % )及初中生 (4 2 5 % ,P <0 0 5 ) ;用Locke液培养Eg检出率 (71 2 % )较直接涂片法 (4 4 9% )高 (P <0 0 0 5 ) ;牙龈出血和龋齿患者的Eg感染率 (80 1% )较口腔健康者 (4 0 2 % )高 (P <0 0 0 5 )。[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 ,Eg感染率有增高趋势 ;Locke液培养法可提高Eg检出率 ;有口腔疾患者的Eg感染率较健康人群高 ,提示Eg感染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牙周病 ,应综合用药。
- 陈豪刘光英魏雪英李存辉
- 关键词:齿龈内阿米巴口腔疾患口腔卫生
- 地高辛标记探针检测卫氏并殖吸虫的方法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制备卫氏并殖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COⅠ)基因和核糖体DNA第二间隔区(ITS2)地高辛标记探针,探讨其对并殖吸虫的种别鉴定和诊断的作用。方法利用引物分别体外扩增获得卫氏并殖吸虫目的基因后凝胶电泳鉴定并且胶回收纯化上述两个基因片段。将酶切后的COⅠ基因和ITS2基因回收,地高辛标记成探针,尼龙膜上行斑点杂交观察。结果COⅠ探针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ITS2探针缺乏特异性。结论尼龙膜斑点杂交结果显示卫氏并殖吸虫的COⅠ基因片段可以作为种群鉴定的后备探针。
- 姚丽君卫积书魏雪英陈豪
- 关键词:卫氏并殖吸虫地高辛DNA探针DNA核糖体DNA核酸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