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
- 作品数:79 被引量:88H指数:4
-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和谐”、“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小考被引量:1
- 2005年
- 时下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构建和谐社会,是国人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对于'和谐'、'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等流行词语的内涵和实质,学者们多有阐发,但对其源流却鲜有考释.
- 高强
- 关键词:小考流行词语谈论考释
- 高中历史教材模块化给教师的启示——以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为例
- 2017年
-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不同学科的教材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以2007年出版的人教版高中《历史》为例,教材以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为模块,每一个模块下按照每一单元不同的专题进行编排,从而打破以往以通史编年的编写体例。新的课程标准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是一个新的挑战。2007版历史教材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新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采用必要的解决方法,对于教学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 邰璐高强
- 甲午战前清韩宗藩关系的强化及其后果被引量:8
- 2001年
- 在甲午战争之前 ,清朝与朝鲜存有宗藩关系。从 1 9世纪 70年代末期开始 ,清政府力图强化对朝鲜的控制。但清政府为了强化对朝鲜的宗主权而采取的措施在很多方面不是舍本求末就是失当的 ,它力图遏制日本在朝鲜势力膨胀的努力并没有收到多大的成效。因此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之前对朝鲜所执行的政策基本上是失败的 。
- 高强
- 关键词:甲午战争对朝政策宗藩关系袁世凯宗主权
- 《中日修好条规》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的建交条约被引量:1
- 2005年
- 学术界对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十分重视,但对近代中国的平等条约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1871年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是由中日双方自愿商定,权利义务对等,明确规定互不侵犯领土,互不干涉内政的平等条约。《中日修好条规》不仅是中日关系史上的第一个条约,而且也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的建交条约。《中日修好条规》昭示后人:对外平等交往是历史的必然和发展的前提;强权和武力解决不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问题;强大的国力及和平诚信的理念比条约的平等性更重要。
- 高强
- 关键词:不平等条约建交强权武力解决领土国力
- 《史记》与汉民族的形成
- <正> 以往学术界研究《史记》中的民族问题,大多集中在汉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特别是与匈奴的关系,以及司马迁有无民族平等思想等方面,极少有人关注《史记》与汉民族的形成之间的关系。这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长期存在着的一个现象:...
- 高强
- 文献传递
- 尊崇黄帝现象论纲被引量:2
- 2004年
- 高强
- 关键词:黄帝尊崇东周中华文化最值
- 炎黄文化的界定与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狭义的炎黄文化"指的是炎黄时代的文化;"广义的炎黄文化"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义的炎黄文化"指的是炎黄二族在炎黄时代创造的文化以及后世对其传承、阐释和重构的文化。"狭义的炎黄文化"是炎黄文化的基础和根源,"中义的炎黄文化"是炎黄文化的传承和主体,"广义的炎黄文化"是炎黄文化的拓展和升华。三者内涵相通,本质相同,各有侧重,各有价值,共同构成了炎黄文化的完整体系。作为一种根源性文化,炎黄文化无论是在中华文化的谱系中,还是在中华民族的格局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炎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
- 高强
- 关键词:炎帝黄帝炎黄文化中华民族
- 论梁启超的“大民族主义”被引量:1
- 2002年
- 梁启超在借鉴西方民族主义的基础上 ,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大一统观和夷夏变易观 ,提出了御外自强的“大民族主义”。“大民族主义”的基本内涵是 :联合包括满族在内的中国境内各民族以构建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国家 ;汉族是民族共同体的中心和主体 ;保存族粹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汉族主体与清廷权威 ,民族诉求与民主诉求 ,保存族粹与借鉴西方之间的矛盾是“大民族主义”的主要缺陷。“大民族主义”顺应了中国现代化的需要 ,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 高强刘海玲
- 关键词:大民族主义民族共同体民族国家
-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对炎黄文化的弘扬
- 2015年
- 抗日战争时期指的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14年,其中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6年是局部抗战阶段,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8年是全面抗战阶段。一抗战时期,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尊崇炎黄二帝为民族始祖,以"炎黄子孙"自居,祭祀黄帝陵和炎帝陵,炎黄文化成为促进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催化剂。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翌日。
- 高强
-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淞沪抗战炎黄二帝十九路军淞沪会战
- 简论周秦文化的形成及特征被引量:3
- 2009年
- 周秦文化指的是发祥于渭水流域,定型于周秦时期,辐射其它地区,并极大影响后世的中国传统文化。周秦文化滥觞于炎黄时代,定型于周秦时期,炎黄文化与周秦文化是源与流、因与果的关系。周文化的特征是德与礼,主流是儒家文化、德治文化和王道文化;秦文化的特征是法与利,主流是法家文化、法制文化和霸道文化。周文化和秦文化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来源和取向,是中华文化的基础与核心,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源泉。
- 高强
- 关键词:周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