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骉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轨道交通
  • 2篇地下管线
  • 2篇管线
  • 2篇轨道交通工程
  • 2篇沉降
  • 2篇地下管
  • 1篇地层
  • 1篇石炭
  • 1篇数据采集
  • 1篇数据采集器
  • 1篇水平位移监测
  • 1篇土方
  • 1篇桩顶
  • 1篇围护
  • 1篇围护桩
  • 1篇聚煤
  • 1篇聚煤作用
  • 1篇护桩
  • 1篇基坑
  • 1篇基坑工程

机构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北京城建勘测...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市轨道交...

作者

  • 5篇马骉
  • 3篇刘永勤
  • 3篇金淮
  • 3篇吴锋波
  • 1篇周明科
  • 1篇张建旭
  • 1篇张波
  • 1篇鲁静
  • 1篇曹伍富
  • 1篇邵龙义
  • 1篇孟涛
  • 1篇张建全
  • 1篇付振东
  • 1篇梅涂术
  • 1篇马雪梅
  • 1篇姚志禄
  • 1篇贺聪
  • 1篇周园园

传媒

  • 2篇都市快轨交通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周边地下管线位移控制指标
本文系统分析地表位移、管线自身位移等地下管线控制指标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北京地区26条管线直接监测点的管体变形结果以及137条管线地表间接监测点的实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地下管线的变形规律.实测结果表明,地下管线的差异沉降...
马骉金淮马雪梅吴锋波刘永勤马长
关键词:轨道交通工程地下管线差异沉降
文献传递
轨道交通工程周边地下管线位移控制指标被引量:9
2014年
系统分析地表位移、管线自身位移等地下管线控制指标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北京地区26条管线直接监测点的管体变形结果以及137条管线地表间接监测点的实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地下管线的变形规律。实测结果表明,地下管线的差异沉降是控制其安全的重要指标,评价地下管线的安全状态应同时考虑管线的总体沉降和差异沉降。根据工程监测情况分析总结地下管线总体沉降量较大的原因,并给出不同类别地下管线控制指标的建议数值。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合理调整施工参数与控制盾构姿态,避免不正常事故的发生,是保障地下管线安全的关键。
曹伍富马骉金淮吴锋波刘永勤
关键词:轨道交通地下管线沉降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变形统计分析与控制指标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对国内14个轨道交通建设城市第三方监测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工程变形的规律,明确不同监测项目的变形值分布形态,分析工程支护结构、周边地表和环境对象的变形特点,认为工程变形受设计因素、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和施工管理与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给出变形控制指标确定的基本原则。研究成果可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变形控制指标的确定提供借鉴。
金淮张建全吴锋波刘永勤马骉马长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北京西山潭柘寺地区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露头剖面及钻孔岩心数据,对北京西山潭柘寺地区石炭—二叠纪陆相及海陆过渡相含煤岩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和聚煤作用研究。依据区域不整合面(古风化壳)、下切河道砂体底面、生物缺失带、海侵方向转换面以及岩性突变面等特征辨认出8个层序界面,据此将研究区石炭—二叠系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本溪组及太原组M6煤层底板以下、太原组中上部、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红庙岭组下段、红庙岭组上段、双泉组。根据岩相及沉积环境变化特征,可将每个三级层序进一步划分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区内可采煤层(如M4)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在三级层序内一般位于最大海泛面附近。
周园园邵龙义贺聪鲁静姚志禄马骉苏珅
关键词:层序地层聚煤作用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围护桩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的系统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围护桩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的系统,包括:拉线式位移传感器(1)、PVC套管(2)、拉线(3)、线缆(4)、数据采集器(5);PVC套管(2)两端开口,拉线(3)自由安放于套管(2)内,拉线(3)的自由端固定于...
刘永勤张建旭张波周明科孟涛马骉付振东梅涂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