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玥
- 作品数:8 被引量:78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脾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 总结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1 977至 2 0 0 4年收治的 4 0例脾脏肿瘤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4 0例中有 34例术前诊为脾脏肿瘤。B超检出率为 94 %(32 . 34) ,CT检出率为 96 %(2 3 .2 4 ) ,CT鉴别良恶性正确率为 84 %(2 1. 2 5 )。恶性肿瘤AKP和γ GT多明显增高。良性肿瘤 2 2例中 1 7例行脾切除 ,5例行肿瘤切除或脾部分切除 ;1 8例恶性肿瘤中 1 5例行脾切除 ,2例活检术 ,1例未手术。术后病检结果 :良性肿瘤中各类囊肿 1 3例 ,海绵状血管瘤 4例 ,炎性假瘤 3例 ,平滑肌瘤囊性变和海绵状淋巴管瘤各 1例 ;恶性肿瘤中恶性淋巴瘤和淋巴肉瘤 9例 ,血管肉瘤 3例 ,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 1例。肝癌脾转移 2例 ,胃癌术后肝脾转移 1例。恶性肿瘤中术后生存 5年以上 3例 ,均为早期且联用放疗或化疗、免疫治疗。结论 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 ,良恶性鉴别可根据CT、血管造影和血清AKP、γ GT。根治手术和综合治疗是改善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措施。
- 任宏石景森孙学军赵东利韩梅荣韩玥赵冰白鸣
- 关键词:脾脏肿瘤CT鉴别脾切除
-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PML生长抑制因子用于胆囊癌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PML基因对胆囊癌细胞(GBC-SD)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PML重组腺病毒的转导效率、GBC-SD中PML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及表达时间,MTT法检测PML基因转染后GBC-SD的生长状况,观察转染PML基因后GBC-SD的致瘤能力的变化。结果腺病毒滴度为100MOI时被感染的胆囊癌细胞可达100%,Ad-PML感染的GBC-SD能高效表达PML mRNA和PML蛋白,表达时间可持续2周以上,PML对GBC-SD体外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Ad-PML感染的GBC-SD不能在裸鼠体内形成肿瘤。结论腺病毒介导的PML基因能在GBC-SD细胞中稳定、高效表达,并能显著抑制GBC-SD细胞的体外生长及其在裸鼠体内的致瘤性,PML有可能用于胆囊癌的基因治疗。
- 朱爱军石景森韩玥任予李磊贺大林
-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胆囊癌基因治疗小鼠动物实验
- 胆囊癌中黏附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基因联合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被引量:2
- 2004年
- 石景森韩玥杨毅军李国才
- 关键词:胆囊癌黏附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病理
- 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表达与胆囊癌侵袭和转移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7
- 2002年
- 韩玥石景森杨毅军李国才赵凤林孙立江
- 关键词:胆囊癌肿瘤转移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
- 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与胆囊癌侵袭和转移关系的研究
- 该课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42例胆囊癌、1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2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D44v6和MMP-2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CD44v6、MMP-2表达与胆囊癌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临床病理分期...
- 韩玥
- 关键词:胆囊癌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免疫组织化学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胆囊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研究
- 石景森王健生孙学军王林焦兴元周连锁任宏陈革卢云任予杨毅军韩玥赵凤林王作仁刘绍诰郝秀原何平孙立江于跃利李国才朱爱军刘刚孙克坚
- 该课题围绕原发性胆囊癌生物学特性这一主题,在原发性胆囊癌的流行病学调查、胆囊癌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和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治疗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课题组围绕结石的慢性机械刺激和细菌感染可能是原发性胆囊癌的主要致病因子,试...
- 关键词:
-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生物学特性
- 影响胆管癌患者生存预后因素的研究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影响胆管癌切除术后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1980-1995年86例胆管癌切除术后患各进行研究。选择15个可能对胆管癌切除术后预门产生影响的非重要性特证性临床因素,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1年生存率为72.6%,3年生存率为32.4%,5年生存率为18.7%。单因素分析得出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胰腺浸润、十二指肠浸润、神经浸润、周围血管浸润、切缘癌残留和浸润浙度对预后有影响(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胰腺浸润、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胰腺浸润、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状况足胆管癌切除术后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 何平石景森王作仁韩玥陈武科
- 关键词:胆管癌COX比例风险模型预后
- 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被引量:38
- 2000年
-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水平 ,加强对本病的发病、病理分期及转归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 195 6~ 1998年间收治的 6 79例胆囊癌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 胆囊癌的发病近年来有增高趋势而外科治疗仍不尽如人意 ,多数病人一经诊断已属晚期 ;胆囊癌多发于高龄女性病人 ,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 3∶1;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发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6 0 %的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 ;胆囊癌的手术前诊断与手术中发现的符合率过低 ,不少病人是以诊断胆结石病或急性胆囊炎而手术 ,意外地发现胆囊癌 ;更有不少病人因为只注意胆囊结石的诊断而延误了对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 ;胆囊癌的病理分型以腺癌居多 (84 4% ) ;影像医学的发展可望发现早期病例 ,改善预后。结论 加强对本病的发病 。
- 石景森刘刚于跃利卢云焦兴元杨毅军李国才韩玥
-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病理分期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