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嘉
- 作品数:41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南齐书》点校补正
- 1993年
- 中华书局出版之梁·萧子显《南齐书》,由王仲荦同志点校。该书点校精审,为阅读提供了很大方便。然智者千虑,偶有一失,有些地方似可再商。现以卷次为序胪列于下,就正于王仲荦同志和同好。 一、关于标点: 1.卷二十三《褚渊传》:“宇内含识,尚为天下危心,相与共荷任寄若此,当可稍脩廉退不?求之怀抱,实谓不可。”(427页) 按:“相与共荷任寄”与“若此”之间当用句号断开。此数语为褚渊。
- 陈延嘉
- 关键词:《南齐书》校补萧道成《公羊传》《谷梁传》
- 关于《春秋左传注》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 1993年
-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下称杨注)解决了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多所创见,可称为一部博大精深的集大成之作。但金无足赤,个别地方似可再商。现就杨注中关于“柔”、“报”婚的问题略加分疏,向杨先生并海内同好请教。 《左传·桓公十六年》:“初,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属右公子。” 杨注:“上淫曰烝。宣公为庄公子,桓公弟……夷姜或是庄公妾,为宣公庶母。宣公与夷姜通奸,必在庄公或桓公时,故《传》文以初字别之。宣公既立,乃立夷姜为夫人。故《卫世家》云:‘初,宣公爱夫人夷姜。夷姜生伋子(即急子),以为太子。’宋人洪迈《容斋五笔》误认宣公与夷姜之通奸在宣公既立之后,因而怀疑此事,不可信。” 按:此为《左传》所载“烝”婚之首次。杨注以“宣公与夷姜通奸”释“
- 陈延嘉
- 关键词:《春秋左传注》宣姜《左传》洪迈收继婚
- 宋代文选学“不平庸”——评《宋代文选学研究》
- 2014年
- 郭宝军《宋代文选学研究》是一部极优秀的博士论文,颠覆了传统选学认为宋代文选学"衰落"、"平庸"的旧说,提出了宋代文选学"不平庸"的新结论,有大量材料为支撑,令人信服。论述全面,视野开阔,考证精当,多有创见。
- 陈延嘉
- 一字有无,关涉全篇——从《文选》个案看李善注本和五臣注本
- 2014年
- 《文选》丘迟一首诗题,李善注本有“张”字,五臣注陈八郎本无“张”字.从全诗及其时代背景看,以陈八郎本为是,可作为陈八郎本“不失萧统之旧”的一个例证.
- 陈延嘉
- 关键词:《文选》
- 萧统:陶渊明之先知先觉者
- 2018年
- 萧统对陶渊明评价的重要意义及其世界影响没有得到全面充分的理解和重视。陶的诗文不质直不平淡,而是"辞采精拔""跌宕昭彰";其退隐之路并不充满矛盾和痛苦,而是"贞志不休,安道苦节"。萧统是陶渊明之先知先觉者。
- 陈延嘉
- 关键词:萧统陶渊明诗文退隐先知先觉
- 钱锺书《文选》研究之内容特点——《文选》钱氏学研究之三
- 2009年
- 文选学研究是钱锺书先生终其一生的事业之一。他对文选学的研究全面、深入,多有创新,把文选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 陈延嘉刘雁
- 关键词:《文选》钱氏学
- 《文选》钱氏学之陆机《文赋》研究——兼论《管锥编》之学术价值
- 2007年
- 陆机《文赋》研究在《文选》钱氏学中占重要位置,特别精彩处有四:一、揭文胆;二、辨“警策”与“警句”;三、释工拙相参;四、证灵感。对李善注肯定少否定多,且有嘲讽口吻。《管锥编》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经典,是粉碎“四人帮”后文化界的第一声春雷,在中国学术史上的价值和影响难以估量;不可“臆说”。
- 陈延嘉
- 关键词:《文选》钱氏学《文赋》李善注
- 文选钱氏学之方法特点——《文选》钱氏学研究之四
- 2010年
- 《文选》钱氏学暨"钱学"的研究方法是"连类举似"。连类举似法可视为博喻的一种发展。钱锺书运用这个方法对《文选》进行了创造性的解读,是对传统札记写法的突破和发展,对读者理解文学作品很有帮助。
- 陈延嘉
- 关键词:《文选》钱氏学
- 秦亡与法家法律思想之关系——与王占通先生商榷
- 2014年
- 法家思想在人性恶且永不可改变的前提下主张君主绝对专制,立法则主张"重刑轻罪",暴政由此而生,导致灭亡。认为秦朝灭亡与法家法律思想无关是站不住脚的。
- 陈延嘉
- 关键词:人性恶
- 《文选》李善注之“释义”问题被引量:4
- 2008年
- 对李善《文选注》是否"释事而忘义",研究者长期争论不休,成为对李善注最大的争论焦点。其症结主要是双方皆以偏概全,对李善注的释义没有进行全面的调查。李善注释义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数量较少,缺乏自觉性。对李善注释义的数量统计和分析证明:无论是批评李善注"释事而忘义"还是赞美李善注"事义兼释",均是不准确的;李善注是释事为主、释义为辅。
- 陈延嘉
- 关键词:《文选》李善注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