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友
- 作品数:23 被引量:112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侧颞叶癫痫的外科治疗(附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双侧颞叶癫痫(bitemporal lobe epilepsy,BTLE)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l4例BTLE患者经临床症状、视频脑电监测(VEEG)、头颅磁共振(MRI)、磁共振波谱(MRS)、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颅内电极脑电图(IEEG)、术中皮层脑电(ECoG)和深部脑电(DEEG)检查,发现双侧颞叶存在各自独立的致痫灶。对于一侧杏仁核海马复合体及一侧和/或双侧颞叶新皮层中的致痫灶,分别给予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SAH)和/或多处皮层热灼术(BCFC)联合治疗。结果随访6~24个月,按照Engel的疗效判断标准:l级6例,Ⅱ级3例,Ⅲ级3例,Ⅳ级2例。术后未发生永久性并发症。结论采用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和皮层热灼术联合治疗BTLE是行之有效的。
- 李建国梁晋赵永青陈宝友武慧丽董月青王鹏
- 关键词:颞叶癫痫外科治疗
-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 2009年
-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按是否同意手术分成两组:手术组80例,非手术组20例;手术组行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非手术组常规治疗;入院时、第2周、第4周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再出血、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手术组及非手术组入院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33.86±4.32)、(34.05±4.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2周、第4周评分分别为(21.00±3.57)、(26.90±3.95),(9.15±1.99)、(13.90±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1.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25%,23.8%、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手术组较非手术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快,手术安全性高,并能减少应激性溃疡出血、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 商崇智陈宝友刘晓智李建国张赛
- 关键词:脑出血立体定向术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
- MCP-1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02年
- 陈彦婷陈宝友冯凯琳宋立新张永亮
-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生物学特性基因表达
- 影像辅助定位脑沟入路切除幕上低级别胶质瘤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影像辅助定位采取脑沟入路切除幕上低级别胶质瘤,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减少神经功能缺失。[方法]16例患者采取以临床资料、影像及无框架立体定向仪的综合方法定位,脑沟入路或部分采用脑沟入路切除肿瘤,术后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影像学全切除6例,次全切8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12例患者生活自理,其中6例生存期超过5年,1例术后3年复发未再治疗,1例术后2年死亡,失访2例。[结论]影像辅助定位胸沟入路切除幕上低级别胶质瘤效果良好患者生存期长,生活质量高。
- 张文彬刘振林陈宝友焦德让张赛严志科
- 关键词:胶质瘤手术治疗
- 脑缺血与转录因子NF-kB被引量:4
- 2001年
- 陈宝友
- 关键词:脑缺血NF-KB基因表达转录因子
- 高血压脑干出血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被引量:19
- 2009年
-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对高血压重型脑干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立体定向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重型脑干出血20例,其中中脑血肿6例,桥脑血肿9例,中脑、桥脑联合出血5例,血肿量8~15ml。并行侧脑室穿刺,持续监测颅内压,给予亚低温治疗。所有治疗均在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结果全部病例立体定向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死亡及手术并发症,术后存活18例,死亡2例。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重型脑干出血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实施亚低温疗法加以有效的颅内压监测可提高脑干出血治疗的成功率。
- 李建国王鹏陈宝友梁晋张赛
- 关键词:脑干出血立体定位技术亚低温
- 脑损伤对大鼠脑组织GDN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大鼠闭合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情况。方法制备Marmarou's大鼠落体打击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及损伤后1h组、2h组、4h组、8h组、12h组、24h组、48h组、72h组和5d组。制备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脑皮层、海马以及脑干中GDNF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手术对照组中皮层、海马以及脑干中可见到GDNF低水平表达,损伤后2h,皮层GDNF的表达达到高峰,并且大量表达可持续至伤后5d;损伤后2h海马以及脑干中GDNF的表达亦达到高峰,72h降至正常水平。结论闭合性颅脑损伤后,大鼠大脑皮层、海马以及脑干中GDNF在早期即明显表达,皮层中GDNF大量表达更为持久。
- 陈宝友
- 关键词:颅脑损伤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脑组织
- 核转录因子NF-kB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被引量:3
- 2002年
- 冯凯琳陈宝友陈彦亭宋立新
- 关键词:NF-KB中枢神经疾病生物学特性
- 创伤性脑损伤对大鼠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创伤性脑损伤对大鼠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受体(GFRα-1、Ret)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Marmarou's大鼠落体打击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损伤后1h组、2h组、4h组、8h组、12h组、24h组、48h组、72h组和5d组。制备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GDNF、GFRα-1、Ret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海马中可见到GDNF及其受体低水平表达,损伤后2h海马GDNF的表达达到高峰,损伤后72h降至正常水平;GFRα-1和Ret的表达在损伤后4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结论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海马GDNF及其受体在早期即明显表达,两者在脑损伤后表达的时序性变化特点基本一致,共同参与创伤性脑创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 陈宝友侯志勇王志宏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受体海马
- 立体定向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小脑半球出血明显高于蚓部,约占80%,小脑半球出血量〈10mL时可采取保守治疗。多数学者建议出血量〉15mL时手术治疗,但出血量为10~15mL时是手术还是保守治疗尚无定论。本研究对小脑半球出血量10~15mL者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或者保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 商崇智李建国陈宝友梁晋董月青张赛
- 关键词:穿刺术立体定位技术日常生活活动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