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阳坤

作品数:34 被引量:39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7篇农业科学
  • 5篇水利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1篇青藏
  • 21篇青藏高原
  • 8篇土壤
  • 6篇水分
  • 6篇土壤水
  • 6篇土壤水分
  • 6篇气候
  • 6篇降水
  • 5篇季风
  • 3篇数据同化
  • 3篇水文
  • 3篇同化
  • 3篇气候变化
  • 3篇热通量
  • 3篇温度
  • 3篇径流
  • 3篇海拔
  • 2篇地表
  • 2篇水文变化
  • 2篇土壤温度

机构

  • 34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清华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兰州大学
  • 3篇德克萨斯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西南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4篇阳坤
  • 5篇卢麾
  • 5篇陈莹莹
  • 4篇秦军
  • 3篇段安民
  • 3篇马耀明
  • 2篇田立德
  • 2篇张镱锂
  • 2篇王岩
  • 2篇朱立平
  • 2篇杨永平
  • 2篇张凡
  • 2篇陈发虎
  • 2篇胡泽勇
  • 2篇黄伟
  • 2篇陈莹莹
  • 2篇陈婕
  • 2篇拉珠
  • 1篇刘屹岷
  • 1篇宋怡

传媒

  • 7篇中国科学:地...
  • 6篇高原气象
  • 5篇第一届中国大...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科学中国人
  • 1篇大自然
  • 1篇自然杂志
  • 1篇冰川冻土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青藏高原资源...
  • 1篇第三届区域气...
  • 1篇2008年度...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面阻力模型在潜热通量遥感估算中的应用
在许多研究领域,例如水文学,农业和气象学研究中,潜热通量都是十分重要的。遥感为潜热通量在面尺度上的估算提供了技术基础。目前已有的许多研究都是借助地面观测数据和遥感数据,例如NOAA AVHRR(Advanced Very...
宋怡王介民阳坤马明国李新张智慧王旭峰
关键词:潜热通量
文献传递
WRF湖泊模型对青藏高原纳木错湖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WRF模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区域天气模式之一,在其最近的版本里耦合了一维湖泊模型,用于模拟陆面大型水体与底层大气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利用中国高时空分辨率气象驱动数据在西藏大湖之一的纳木错对该湖泊模型作离线模拟,并利用MODIS卫星数据、湖温观测数据和湖面能量平衡评估了模型在青藏高原纳木错湖的适用性。结果表明:WRF中的湖泊模型方案并不适用于纳木错,其原因是在模拟深湖时,模型中垂向混合能力不足,导致大量能量堆积在湖水浅层,湖温廓线和湖表能量平衡存在较大误差。通过加大湖体内部的湍流混合能力,模型对湖水未冻结期的湖温和湖表能量平衡的模拟有很大改进。
方楠阳坤拉珠陈莹莹王君波朱立平
关键词:纳木错WRF模式
喜马拉雅山区降水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3
2017年
降水的时空特征研究对喜马拉雅山区的气象、水文和冰川过程的理解极其重要。随着中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极环境"国际研究计划的推进,开展对该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其过程与机理的研究变得更加迫切。本文系统总结了前人在该地区降水研究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该地区水文气象研究的前沿问题。主要结论如下:(1)喜马拉雅山区的降水有明显的日变化,在低海拔地区以夜间降水为主,这与高原南部斜坡加热和季风期间风场的不对称日变化有关。(2)喜马拉雅山区的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但在西北部的高海拔区域,冬春季降水占年降水比例可高达50%。(3)在喜马拉雅山区南坡,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但在超过2500 m后,降水随海拔升高而降低。(4)区域气候模拟在喜马拉雅山区有一定的适用性,但缺乏对极高海拔的降水评估。因此,为开展该区域的降水过程与机理研究,建议优先加强高海拔区域的观测研究,评估新一代全球卫星降水产品,对比分析南北坡和高山-峡谷降水特征,改进区域气候模式对复杂山区的天气及气候模拟能力。
欧阳琳阳坤秦军秦军卢麾
关键词:区域气候模式
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变化及其对东亚区域的影响与制研进展
青藏高原地区特殊的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等气候系统的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变化,不仅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气候格局和变化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东亚、北半球乃至全球的环流形势和异常产生深远影响。为此,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
马耀明胡泽勇田立德张凡段安民阳坤张镱锂杨永平
关键词:青藏高原
近几十年来全中国的太阳辐射趋势:数据的重新审视与质量控制
2011年
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和环境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长期变化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鉴于获得可靠的长期时间序列观测的数据的辐射站的数量有限,我们提出了通过结合的质量控制的观测数据和两个辐射模型的一种新的评价全中国表面太阳辐射的长期变化繁荣方法。两个辐射模型分别是基于ANN(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和一个物理模型。
阳坤
关键词:太阳辐射人工神经网络气候变化观测数据
基于CMIP6的中高温升情景对中国未来径流的预估被引量:6
2023年
最新的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提出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共享路径(SSPs),试验设计更全面和科学,但目前基于CMIP6模式对中国未来多流域水文变化预估的研究较少.文章采用等距离累积分布函数方法(EDCDFm),基于中国高分辨率气象驱动数据集(CMFD)历史格点资料,对六个CMIP6模式的日降水量、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进行降尺度和偏差校正,用校正后的降水、气温和日均风速驱动可变下渗容量(VIC)水文模型,研究SSP2-4.5和SSP5-8.5情景下21世纪未来多年平均中国陆地、流域和网格尺度的年降水量、年蒸散量和年总径流深相对历史基准期(1985~2014年)的变化.研究表明,VIC模型在中国主要流域径流模拟良好,降尺度偏差校正后CMIP6模式数据精度大幅度提高,在SSP2-4.5和SSP5-8.5情景下,多模式平均的中国陆地和各流域的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年蒸散量和年总径流深在未来近期(2020~2049年)和远期(2070~2099年)都相对历史期增加.本文基于CMIP6模式的新研究结论,可为中国21世纪的极端事件预防、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等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周嘉月卢麾阳坤阳坤杨媛汪伟张学君
关键词:VIC模型中国流域
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变化及其对东亚区域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5
2014年
青藏高原地区特殊的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等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变化,不仅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气候格局和变化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东亚、北半球乃至全球的环流形势和异常产生深远影响。为此,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于2010年9月启动了"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变化及其对东亚区域的影响与机制研究"项目,旨在开展青藏高原环境、地表过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对周边地区人类生存环境影响的综合交叉研究,以揭示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变化及其对东亚区域的影响机制,提出前瞻性的应对气候变化与异常的策略,减少其导致的区域自然灾害的损失。项目实施近3年来,开展了青藏高原首次"星—机—地"综合立体协同观测试验和大规模地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试验。在遥感结合地面观测估算青藏高原地表特征参数和能量通量方法,高原地区上对流层和下平流层结构,高原季风与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国及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和风速的年代际变化趋势,青藏高原春季感热源减弱及其对亚洲夏季风和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以及极高海拔地区土地覆被格局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突出进展。
马耀明胡泽勇田立德张凡段安民阳坤张镱锂杨永平
关键词:青藏高原
现代青藏高原亚洲夏季风气候北界及其西风区和季风区划分被引量:7
2023年
青藏高原降水格局及其变化主要受控于亚洲夏季风环流、西风环流及其相互作用,但夏季风环流的具体影响范围尚无明确结论.参照东亚夏季风北界的定义,本文论证了5~9月300mm等降水线可以作为青藏高原亚洲夏季风的北界指标(简称气候北界指标),并探讨了气候态和年际北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1~2020年青藏高原亚洲夏季风气候态北界位于祁连山东段-唐古拉山-羌塘高原-冈底斯山-西喜马拉雅山一线,反映了青藏高原低空偏西风(西风)、偏南风(季风)的交汇位置,表征了青藏高原雨季旱区的界线,且纬向/经向水汽净收支变化与气候态北界以北/以南地区降水变化显著正相关,北界位置年际波动范围与青藏高原的植被分布存在对应关系.与气象上按候降水定义的夏季风北界位置(候4mm day^(-1)等降水线最北界)比较,气候北界指标能够更客观反映季风持续影响的区域,具有更明确的西风-季风环流、生态、气候等自然地理空间格局的界线意义.基于气候北界指标的年际波动范围,本文划分了西风影响区、季风影响区和西风-季风过渡区.这项研究可以作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西风-季风相互作用、降水空间格局变化和水文-生态变化等的基础.
黄凌昕陈婕阳坤阳坤黄伟张旭黄伟
关键词:青藏高原
Elevation-dependence of the summer climate over the south slope of Mt. Everest,central Himalaya
Exploring the climate over high elevation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hydro-meteor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
阳坤Franco Salerno欧阳琳Nicolas Guyennon
中国寒区水文学研究的新阶段——记我国杰出寒区水文学家叶柏生研究员的创新与贡献被引量:7
2012年
我国杰出的寒区水文学家叶柏生研究员不幸因公殉职.选取了叶柏生研究员若干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与他人的合作研究成果,重点从冰川水文、冻土水文和区域水文变化三方面总结了其对寒区水文学发展所做的创新与贡献.文章列出了每项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并给予了简要评述.所选成果中,冰川水文方面研究涉及冰川对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冰川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等;冻土水文研究着重介绍了多年冻土变化对流域径流过程及其变化影响方面的系统性成果;区域水文变化研究方面,选取了降水观测误差修正、气候变化对区域径流的影响等方面的创新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世界寒区水文学研究的地位,对认识寒区水文过程及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丁永建刘时银刘凤景杨大庆张廷军赵林沈永平阳坤张世强
关键词:气候变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