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燕菊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小鼠
  • 2篇动力法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肝炎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疫苗
  • 1篇疫苗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真核表达系统
  • 1篇鼠模型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表达
  • 1篇转基因

机构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4篇郭燕菊
  • 3篇周育森
  • 3篇孙世惠
  • 3篇于虹
  • 2篇李军锋
  • 1篇童贻刚
  • 1篇肖文珺
  • 1篇郭彦
  • 1篇王效义
  • 1篇周小军
  • 1篇吴明健
  • 1篇曾道炳
  • 1篇谭文杰
  • 1篇王文
  • 1篇赵光宇
  • 1篇卢实春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病毒学报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可调控小鼠尿激酶原激活剂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uh7细胞中的表达
2009年
目的:建立基于Tet-on系统的可调控真核细胞表达小鼠尿激酶原激活剂(uPA)的诱导表达系统。方法:提取C57小鼠肾组织总RNA,RT-PCR扩增uPAcDNA序列;提取基因组DNA,扩增uPA编码区后最后一个外显子序列,构建pTRE2-uPAcDNA-700载体,将其与pTet-on瞬时共转染Huh7细胞系,24h后用强力霉素诱导表达,诱导后36h分别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诱导组),提取细胞总RNA并进行细胞uPA转录水平的检测;采用溶圈法对细胞分泌至培养上清中uPA的生物活性进行检测,同时以转染但未诱导Hun7(未诱导组)和正常培养Huh7(正常对照组)细胞及培养上清作为对照。结果:与未诱导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仅诱导组在转录水平上扩增出目的条带;溶圈法证实转染的细胞不仅表达uPA,而且表达的蛋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结论:构建了可调控的uPA真核诱导表达系统,为进一步制备可调控肝细胞表达uPA转基因小鼠及进一步揭示uPA肝损伤机理奠定了基础。
孙世惠郭燕菊李军锋周小军于虹童贻刚周育森
关键词:真核表达系统
复制型HBV小鼠模型建立及可诱导肝细胞特异性表达uPA转基因小鼠制备
目的:   1、构建及鉴定水动力法转染HBV小鼠模型,探讨该模型在HBV疫苗评价中的应用。   2、制备可诱导肝细胞特异性表达uPA转基因小鼠,为人肝嵌合体小鼠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   方法:   1、复制型HB...
郭燕菊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
GPC-3蛋白N端可溶性片段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2010年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并纯化GPC3-N端蛋白及根据分析GPC3-N端蛋白可能的抗原表位合成多肽,免疫家兔获得抗-GPC3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GPC3基因的功能及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将GPC3-N端基因片段亚克隆至pQE30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带有6-His的GPC3的融合蛋白质,纯化蛋白后免疫家兔;同时应用Goldkey软件预测分析GPC3蛋白N端可能的抗原表位,根据分析结果合成多肽命名为lw1,免疫家兔,获得抗-GPC3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性。结果:成功表达出GPC3-N端蛋白,用纯化后的蛋白及合成的肽免疫家兔,获得特异性兔抗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证实该多抗能识别原核表达的外源性及HepG2细胞内源性GPC3蛋白。结论:通过两种方法获得的蛋白免疫家兔都能获得能特异识别GPC3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将为GPC3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研究工具,并为临床原发性肝癌的血清学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标记物。
吴明健肖文珺李军锋郭燕菊于虹孙世惠王效义周育森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抗原表位合成多肽
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可明显延长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在水动力法转染HBV小鼠模型中的表达被引量:12
2010年
建立基于高压水动力法的乙型肝炎病毒(HBV)转染小鼠模型,并进一步建立和优化乙肝动物模型研究方法。首先构建了含腺相关病毒倒转末端重复序列元件与包含1.3个拷贝HBV基因组(ayw亚型)的HBV表达质粒(pAAV-HBV1.3);并将pAAV-HBV1.3质粒经高压水动力法尾静脉注射C57BL/6小鼠,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和肝组织标本,ELISA检测血清HBsAg、HBeAg表达;Real-time PCR检测血清及肝组织病毒载量;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病毒抗原在肝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最后采用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注射液(DEX)腹腔注射小鼠,建立免疫功能抑制小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制备乙肝病毒转染小鼠模型,并进行血清HBsAg、HBeAg检测。结果是正常免疫状态下,小鼠转染pAAV-HBV1.3 10d时血清及肝组织HBV相关抗原阳性,30d后HBV相关抗原检测阴性,但30d和60d血清及肝组织病毒载量检测均为阳性,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P<0.05);经地塞米松注射后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下的高压水动力法建立的乙肝病毒转染小鼠,则在60d仍可检测到HBsAg、HBeAg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通过高压水动力法建立了急性乙肝小鼠模型,通过抑制小鼠免疫状态,可延长病毒在小鼠体内存留时间。该模型建立为HBV疫苗评价、药物开发及乙肝相关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郭燕菊王文孙世惠曾道炳赵光宇于虹郭彦谭文杰卢实春周育森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地塞米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