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芳
- 作品数:11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病患者血清PCⅢ、Ⅳ·C、HA和LN含量的联合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0年
- 本文采用放免法同时检测了205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耻)和层粘连蛋白(LN)的含量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选择临床献血员血清共25份做对照。结果见表1、表2。 3.讨论 Galambos。
- 郭明芳戴二黑和玉平崔荣辉郝翠芝陈黎明
- 关键词:肝疾病LN
- 克毒转阴冲剂对乙肝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 1999年
- 王保才刘晓平郭明芳
- 关键词:乙肝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
- 医院经济管理创新研究与实践被引量:9
- 2004年
- 赵哲刘恒军许世英郭明芳张振福张平平
- 关键词:医院经营经济管理医疗资源可持续发展内部转移价格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和内镜下表现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内镜下特点。方法收集2000至2010年内镜确诊的60岁以上消化性溃疡(PU)患者400例,以同期60岁以下PU患者1314例作为对照进行临床内镜分析。结果老年PU患者节律性腹痛、上腹不适、腹胀、食欲减退、黑便和心脑血管症状发生率分别为2.75%,14.25%,16.25%、3.75%、15.75%和2.5%,对照组依次为12.33%,8.37%,10.27%、0.30%、8.68%和0.1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胃溃疡、复合性溃疡、胃多发性溃疡和高位溃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溃疡恶变率老年PU组为8.50%,对照组为1.60%(P<0.01)。结论老年PU临床症状不典型,胃溃疡(GU)、复合性溃疡、胃多发性溃疡及胃高位溃疡多见,消化道出血和溃疡癌变率高。
- 马卫景冯丽英王书欣邵石祥郭明芳靳从珍
- 关键词:老年人
- 论医院管理创新被引量:35
- 2001年
- 刘恒军贾俊民许世瑛郭明芳
- 关键词:医院管理
- 门诊接诊技术问题的探讨被引量:4
- 2002年
-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直接体现着医院的精神面貌、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而门诊医师的接诊则是这一切的关键环节之一.接诊即接待患者和诊治疾病.接诊技术泛指医务人员接待病人的方法和策略.接疹技术涉及医德、医术、医学心理学、伦理学、语言学、行为科学及美学等知识.门诊接诊除医疗服务外,还涉及就医环境、后勤保障等方面,本文就医疗服务方面对门诊接诊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 贾芝芝苏国权郭明芳刘恒军
- 关键词:门诊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γ干扰素受体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γ干扰素受体与肝组织病理学、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6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血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进行肝脏活检,肝脏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病理检测、γ干扰素受体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结果γ干扰素受体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分期有相关性(P<0.05),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无关(P>0.05)。结论γ干扰素受体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有一定作用,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分期检测具有相关性,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无相关性。
- 李静卢建华叶立红郭明芳苏国权李昱晓
- 关键词:乙型肝炎免疫组化肝纤维化
- 放射介入和超声介入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附70例报告)被引量:2
- 2001年
- 张新元苏国权邵石祥郭明芳吴志华王建飞
- 关键词:肝癌放射介入超声介入
-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治疗中胞溶性与非胞溶性抗病毒效应的研究
- 邵石祥耿国钰郭明芳李树娟彭霞王瑞敏宋海燕张振果聂武艺黄艳马春华张新元李清波
- 本研究对37例应用中药方剂和34例应用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1年的对照随访观察;结果显示:中药方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肯定,且在激活患者的非胞溶性抗病毒效应方面优于拉米呋啶,具有价格低廉、服用方便的特点,对于...
- 关键词: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治疗抗病毒效应
-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治疗胞溶性与非胞溶性抗病毒效应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中药和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效应。方法应用中药对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3-6个月连续治疗,并随访观察6-9个月;与34例同期应用拉米呋啶治疗1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对照。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HBV-M、TNF-α、IFN-γ、IL-12。结果中药治疗组的HBVDNA阴转率为29.73%,拉米呋啶治疗组为79.41%;中药治疗组的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为24.32%、21.62%,拉米呋啶治疗组的分别为2.90%、0%。两组治疗后的TNF-α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中药治疗组治疗后的IFN-γ、IL-12水平较拉米呋啶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肯定,在HBeAg阴转、HBeAg/HBeAb转阴方面优于拉米呋啶,能够有效激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非胞溶性抗病毒效应。
- 邵石祥耿国钰郭明芳李树娟宋海燕蔡莉芬陈勇良陈秀丽王瑞敏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