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家福

作品数:13 被引量:90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教学
  • 3篇主义
  • 3篇教育
  • 3篇课堂
  • 2篇时间管理
  • 1篇道德
  • 1篇道德生活
  • 1篇德育
  • 1篇德育课
  • 1篇德育课堂
  • 1篇新中国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资本
  • 1篇学时
  • 1篇因果解释
  • 1篇有效教学
  • 1篇语文
  • 1篇语文课
  • 1篇中介
  • 1篇中介作用

机构

  • 9篇西南大学

作者

  • 9篇郑家福
  • 2篇罗莎莎
  • 1篇张丽
  • 1篇李明铭
  • 1篇袁琳
  • 1篇罗丽君

传媒

  • 2篇教育探索
  • 2篇教师教育学报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西藏大学学报...
  • 1篇当代教育科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师范生职业使命感对学习投入的影响: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和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7
2022年
职业使命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生动力。本研究以师范生为被试,采用职业使命感问卷、师范生职业认同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探讨职业认同在师范生职业使命感与学习投入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师范生的职业使命感正向预测其学习投入;(2)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在职业使命感与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师范生的心理资本会调节职业使命感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职业使命感作用于学习投入的内部机制,为师范生职业使命感的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袁琳郑家福侯永青
关键词:师范生心理资本
戏剧重塑德育课堂样态的理论阐释与实施路径——基于戈夫曼情境互动论
2024年
戏剧是一种以语言对白和肢体动作为主要载体来展现矛盾与冲突的艺术形式。戏剧重塑德育课堂是教师将学生置于情境、冲突、体验和审思的课堂环境中,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结合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与当前的道德议题进行戏剧创作与表演。通过戏剧冲突的构建与戏剧矛盾的解决,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基于道德问题的情境。戏剧重塑德育课堂样态改变了学生的道德学习环境,学生被视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参与者。学生通过深入理解角色的道德困境、演绎人物的道德成长历程,可以在积极参与和发展自我中主动建构道德认知。这有助于消除当前德育课堂的弊端,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德育课堂中,戏剧所呈现的道德动机、行为及后果是对学生复杂道德生活的简化,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个体道德生活复杂性的理解。此外,戏剧重塑德育课堂样态是建立在戈夫曼情境互动论“观察者-主体”模型和拟剧论的基础上的教学实践,通过围绕课堂场域中的人物展开互动关系,帮助学生实现戏剧情境与社会生活的双向渗透和双向思想交换,使得德育课堂呈现生动化、生活化、生命化的新样态,从而引领学生探寻人生的真谛。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是戏剧重塑德育课堂样态的根本指导思想,戏剧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是戏剧重塑德育课堂样态的基本遵循原则,戏剧与学校德育生态系统相融合是戏剧重塑德育课堂样态的实施路径。戏剧重塑德育课堂符合新课标倡导的情境学习理念,能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刘贞贞郑家福
关键词:戏剧道德生活德育课堂情境学习
课堂教学时间及其管理探究被引量:2
2016年
了解时间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时间是师生正确理解时间管理不可或缺的起(启)点,洞悉课堂教学"受"与"授"过程中的教学时间密度、教学时间节奏、教学时间结构是探究教学时间利用的前提。明确课堂教学时间的意义,追寻教学时间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最重(终)的目的是做到课堂教学时间的应用科学、高效。
罗莎莎郑家福
关键词:时间管理教育时间课堂教学
论有限度理性视阈下的有效教学
2012年
有限度理性指导下的有效教学将会是教学领域内新的价值诉求。在育人观上,应以"满意"为理念助学生成长;在价值观上,应使教学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教学观上,应明确复杂情境下教学的不确定性;在评价观上,应重视评价过程中的有限理性。
李明铭郑家福
关键词:有效教学
语文课切莫扬善弃真
2012年
语文课程存在"扬善弃真"的现象,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强调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使之接受"善"的教育。在这样的强调下,有许多的"真"被迫流失了。这就造成了两种危害:其一是伤害了学生的感情,影响教育意义的建构;其二是使学生的观点片面化,使之形成二元化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以和谐思维取代斗争思维,语文只有使"真"与"善"和谐相处,才能发展学生的可发展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张丽郑家福
关键词:价值观和谐思维建构主义
论多重视角下的社会主义和谐教育体系构建——兼论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和谐教育理念古已有之,文章探寻了和谐教育的东西方溯源,审视其在当今后工业时代社会的关键作用,并试图从多重视角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和谐教育,最后进一步论证构建和谐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罗丽君郑家福
关键词:和谐教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
该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的新中国的教育应以老解放区原有的新教育的良好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某些有益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的教育改革方略,其实质就是要求把当时并存的三种不同的教育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郑家福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变革课程评价
历史教学实践的理论根柢与应然逻辑——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
2025年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奠基于人的历史性实践活动之上、确证属人世界并以解放和弘扬人的主体性为主旨的思想方式与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历史及历史教学皆有着深刻的联系。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照下的历史可从历史个体与历史整体两方面审视。历史中的个人是过去“现实的人”和“社会的人”。历史的整体创造是基于“人的需要”,其发展有赖于“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历史个体与历史整体的观点为历史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根柢和逻辑导向。历史教学实践的应然逻辑在于:把握个体理解原则,注重历史情境建构;坚持整体认知原则,多方面呈现相关史料;重视因果解释原则,厘清历史因果关系;遵循史观统领原则,辩证地认识历史发展进程。
邓宇郑家福
关键词:历史教学实践马克思主义人学因果解释
高中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困境及对策被引量:3
2017年
文章以C市2所高中学校的5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教师的课堂时间管理现状,发现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存在三大困境:课前教师时间管理价值感失重、课中课堂教学时间失衡、课后教师课堂时间管理失调。基于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原则及重要性,教师可尝试从课堂时间管理工具、课堂时间管理方法与课堂时间管理实践等三条路径来走出以上困境。
罗莎莎郑家福
关键词:课堂管理教学过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