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宏
- 作品数:4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 e^++e^—→J/ψ→V+X,X→3P过程的角分布螺旋度形式
- 1994年
- 本文给出了过程e++e-→J/ψ→V+X,X、P1+P2+P3(V和Pi分别代表矢量介子和赝标介子)的角分布螺旋度形式,为确定上述过程中间态X的自旋和宇称提供了理论公式.
- 张吉龙张吉龙郁宏
- 关键词:宇称螺旋度角分布衰变
- J/Ψ辐射衰变过程中产生的ξ(2230)的研究
- 1998年
- 用推广的矩分析方法研究了过程,得到了该过程的矩的表达式,并用于确定衰变到的共振态X的自旋;还给出了用矩关系式表示的过程的螺旋度振幅比。
- 晁明沈齐兴郁宏
- 关键词:J/Ψ衰变
- 轴矢量介子E/f_1(1420)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 1990年
- 本文讨论了轴矢量介子f_1(1285),f_1(1530)和E/f_1(1420)的混合,结果表明,E/f_1(1420)的主要成份是胶子球.在此基础上给出了E/f_1(1420)的螺旋性振幅之比x的值,有待实验的检验.
- 沈齐兴郁宏
- 关键词:轴矢量介子胶子球
- J/ψ强子衰变产生的θ(1720)宽共振峰的研究
- 1993年
- 用推广的矩分析法对J/强子衰变产生的θ(1720)宽共振峰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对于J/→ωθ(1720)过程,由于f′_2(1525)的产生率极低,可不必考虑f′_2(1525)的混入,而对于J/→φθ(1720)过程,由于f′_2(1525)有相当的产生率,所以要考虑f′_2(1525)的影响,对这两种过程,加上J/辐射衰变产生θ(1720)过程的研究,将会对θ(1720)共振峰的结构有更好的了解。
- 郁宏沈齐兴祝玉灿郑志鹏成正东
- 关键词:J/Ψ衰变强子
- 中性张量介子f_2(1270) ,f′_2 (1525)和胶球候选者ξ(2230)的混合(英文)被引量:2
- 2000年
- 假定 ξ( 2 2 30 )的自旋宇称为 2 + + ,研究了中性张量介子f2 ( 1 2 70 ) ,f′2 ( 1 52 5)和胶球候选者ξ( 2 2 30 )的混合 ,通过对可得到的这 3个态的衰变数据的拟合 ,得到了这 3个态的夸克和胶球内容 .并给出了一些关于ξ( 2 2 30 )
- 李德民方建郁宏沈齐兴
- 用推广的矩分析方法确定J/ψ→X十f_0(980)中玻色共振态X的自旋─宇称
- 1996年
- 用推广的矩分析方法讨论了过程J/ψ→X+f0(980),X→K+K-,f0(980)→π+π-。利用得到的矩表达式,可以确定玻色共振态X的自旋-宇称.
- 沈齐兴郁宏
- 双π系统与J^(PC)=1^(-+)的奇特混杂态(英文)
- 2002年
- 基本的守恒定律要求IG(JPC) =1-(1-+ )的态和IG(JPC) =0 + (1-+ )的态都不能衰变到双π系统。文献 [17,18]提出的关于可以在双π系统中寻找 1-+ 混杂态的论点是不正确的。
- 李德民马冰郁宏
- 关键词:强子衰变守恒定律
- 胶子的极化态与ξ(2230)的胶子球解释
- 1991年
- 本文讨论了当胶子只有横极化分量时对ξ(2230)胶子球解释的影响。
- 沈齐兴郁宏
- 关键词:胶子极化态胶子球
- 对过程e~+e~-→J/ψ→γ+X(J^(PC),X→BB(重子,反重子)的角分布和共振态X的自旋-宇称分析
- 1996年
- 用螺旋度角分布方法对过程e+e-~J/ψ→γ+X(JPC)→BB(重子,反重子)进行了分析,得到了X具有不同自旋─—宇称时角分布及投影角分布的形式,从而可以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确定共振态X的自旋性质.
- 张霖郁宏沈齐兴
- 关键词:宇称共振态角分布
- 过程e~+e~-→J/ψ→V+X(J^(PC)),X→3P的矩分析
- 1995年
- 用推广的矩分析方法对过程e+e-→J/ψ→V+X(JPC),X(JPC)→3P进行了研究,着重讨论了多态耦合的共振峰复杂结构,并由此得到了一些矩的关系式.利用这些关系式,可以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确定宽共振峰的耦合模式,进而确定它们的质量,宽度,自旋等重要性质。
- 张霖郁宏沈齐兴
- 关键词:自旋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