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泽宇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硬皮病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易感
  • 1篇遗传易感性
  • 1篇易感性
  • 1篇全基因组
  • 1篇全基因组关联...
  • 1篇系统性硬皮病
  • 1篇临床病理
  • 1篇临床病理分析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结缔组织
  • 1篇局限性硬皮病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组
  • 1篇疾病遗传易感...
  • 1篇病理
  • 1篇病理分析

机构

  • 5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5篇邢泽宇
  • 5篇孙秋宁
  • 4篇杜伟
  • 4篇渠涛
  • 4篇方凯
  • 3篇李芸
  • 2篇毛笑非
  • 2篇樊雪
  • 1篇朱晨雨
  • 1篇王药
  • 1篇吴丹
  • 1篇朱晨宇

传媒

  • 2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局限性硬皮病5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从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分型、实验室资料等方面对局限性硬皮病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研究其临床分型及临床特点。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2013年1月—2014年4月门诊就诊的522例局限性硬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19.6±16.1)岁,平均病程为(5.6±6.3)年,男女比例为1.0∶2.1。临床亚型中,斑块状硬斑病(44.4%)最常见,其次为线状硬斑病(32.6%)、深部硬斑病(17.0%)、泛发性硬斑病(6.1%)、致残性硬斑病(4.0%)、点滴状硬斑病(2.3%)、瘢痕性硬斑病(0.6%)、大疱性硬斑病(0.2%)。7.3%表现为混合型。30.69%的患者抗核抗体(ANA)阳性,其中泛发性硬斑病、混合型硬斑病、深部硬斑病阳性率较高。结论:局限性硬皮病临床表现上差异较大。实验室检查中,ANA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组织病理方面,深部硬斑病、部分线状硬斑病、部分泛发性硬斑病和致残性硬斑病累及筋膜,其他亚型间皮损组织病理上无明显差别。
樊雪朱晨雨毛笑非李芸杜伟方凯渠涛邢泽宇王菂孙秋宁
系统性硬皮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系统性硬皮病是一种多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基础为微血管异常、免疫异常激活,并最终导致皮肤及内脏器官的过量纤维化.系统性硬皮病有着不同的、相互重叠且分界并不清楚的许多亚型,临床上,根据皮肤的受累程度,系统性硬皮病可以分为两个主要亚型:局限性系统性硬皮病以及弥漫的系统性硬皮病.两种亚型都可以累及肺、心脏、肾脏、食管以及肌肉骨骼系统等内脏器官.其发病机制及遗传背景尚未清楚,国外已经针对系统性硬皮病进行了多次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发现多个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基因及非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基因.未来除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外,针对序列拷贝数量的变异以及表观遗传的变异也是研究的重点.
邢泽宇李芸孙秋宁
关键词:硬皮病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基因疾病遗传易感性
皮肤僵硬综合征21例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皮肤僵硬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1例皮肤僵硬综合征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结果 21例中男7例,女14例,平均发病年龄(5.2±4.2)岁.发病部位包括臀股部、腰部、肩背部,表现为皮肤硬化、局部多毛、色素沉着,部分患者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内胶原纤维增多增粗,无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皮肤僵硬综合征多发生于出生时或者儿童早期,以皮肤硬化、毛发增多、关节活动受限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杜伟孙秋宁邢泽宇方凯渠涛
关键词:结缔组织
硬皮病的流行病学、分型及临床表现研究
樊雪朱晨宇毛笑非李芸杜伟方凯渠涛吴丹邢泽宇王药孙秋宁
皮肤僵硬综合征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僵硬皮肤综合征(Stiff Skin Syndrome)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 对我科门诊21例僵硬皮肤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13.3岁(2~...
杜伟孙秋宁邢泽宇方凯渠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