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昌明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平滑肌
  • 3篇细胞
  • 3篇肌细胞
  • 2篇血管平滑肌
  • 2篇增殖
  • 2篇平滑肌细胞
  • 2篇平滑肌细胞增...
  • 2篇细胞增殖
  • 1篇血管平滑肌细...
  • 1篇血管平滑肌细...
  • 1篇氧糖剥夺
  • 1篇正常血管
  • 1篇上清
  • 1篇细胞上清
  • 1篇细胞释放
  • 1篇细胞运动
  • 1篇坏死
  • 1篇白介素1
  • 1篇白细胞

机构

  • 3篇沈阳医学院奉...

作者

  • 3篇邢昌明
  • 3篇孟亮
  • 1篇王文刚
  • 1篇孙晓
  • 1篇蒋红军
  • 1篇许炜东
  • 1篇韩冰
  • 1篇李立杰
  • 1篇李敬
  • 1篇杨帆
  • 1篇关舒文

传媒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黄素对IL-1β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IL-1诱导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IL-1β作用于平滑肌细胞,并用大黄素进行干预,实验设置对照组、IL-1β组、大黄素干预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变化;RT-PCR检测各组细胞PCNA、CyclinDl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PCNA、CyclinDl蛋白的表达以及JAK2、STAT3的磷酸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171p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加(P〈0.01),与IL-1β组相比大黄素干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1)。IL-1β组S期细胞所占比例(50.71±4.17)%,显著高于对照组(30.91±2.04)%(P〈0.01)。大黄素干预组S期细胞所占比例(32.34±4.35)%,显著低于IL-1β组(P〈0.05),同时其G~G1期细胞所占比例(48.83±4.55)%显著高于IL-1β组的(33.88±1.67)%(P〈O.01)。与对照组相比IL-1β组PCNA、CyclinDl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都显著升高(P〈O.01),而大黄素干预组PCNA、CyclinDl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II,1口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IL-1β组JAK2、STAT3蛋白磷酸化程度显著增加(P〈O.05),与IL-1β组相比大黄素干预组JAK2、STAT3蛋白磷酸化程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黄素能够抑制IL-1β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且其抑制作用与JAK2/8TAT3信号通路的阻断有关。
孟亮邢昌明杨帆王文刚李立杰李敬韩冰关舒文
关键词:血管细胞增殖大黄素白细胞介素1Β
氧糖剥夺损伤后细胞上清中IL-1促进正常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
2013年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过度增殖和迁移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VSMC不仅具有调节血管收缩的作用,同时还参与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分泌,进而影响血管功能。近来有研究表明,坏死的VSMC能够释放细胞因子等活性物质,激活VSMC表面受体,引起一系列的信号转导,从而促进周围正常VSMC的增殖和迁移。
孟亮许炜东邢昌明蒋红军
关键词:氧糖剥夺白介素1细胞增殖细胞运动
坏死血管平滑肌细胞释放IL-1对其周围正常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坏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对周围正常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无糖低氧条件制备血管平滑肌细胞坏死模型,并收集坏死细胞培养上清液(简称坏死上清)干预正常细胞。实验设置坏死上清干预组(A组)、IL—l干预组(B组)、坏死上清与IL-1拮抗剂联合干预组(C组)以及无血清低糖DMEM培养的对照组(D组)。RT-PCR检测各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133.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MMP-2、MMP-9蛋白的表达;Transewell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A组和B组MMP-2、MMP-9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MMP-2、MMP-9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MMl7-2、MMP-9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D组(P〈O.05),且具有时间依赖性。C组MMP-2、MMP-9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条件培养液培养24h,B组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高于D组(P〈0.05),C组迁移细胞数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1),A组细胞迁移能力无显著变化。条件培养液培养48h,A组和B组细胞迁移个数显著高于D组(P〈0.01),C组迁移细胞数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1)。【结论】坏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可能通过释放IL—l促进了周围正常平滑肌细胞MMP_2、MMp-9的表达,进而促进细胞的迁移。
孟亮孙晓邢昌明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血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