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流行病
  • 21篇流行病学
  • 18篇传染
  • 17篇传染病
  • 14篇疫情
  • 12篇染病
  • 11篇疾病控制
  • 10篇流行病学分析
  • 10篇法定传染
  • 10篇法定传染病
  • 8篇手足
  • 8篇手足口
  • 8篇手足口病
  • 7篇病毒
  • 7篇传染病疫情
  • 6篇乙类
  • 6篇疫情分析
  • 6篇监测分析
  • 6篇法定传染病疫...
  • 5篇发病

机构

  • 45篇龙岩市疾病预...
  • 8篇福建医科大学
  • 8篇福建省龙岩市...
  • 2篇福建省疾病预...
  • 2篇龙岩市新罗区...
  • 1篇龙岩市第一医...

作者

  • 53篇邓小如
  • 24篇吴水新
  • 23篇陈杰雄
  • 20篇何春荣
  • 15篇林梅艳
  • 14篇闫建平
  • 7篇陈前进
  • 7篇黄开华
  • 6篇阎建平
  • 6篇肖旭英
  • 5篇温卫珊
  • 4篇江沅峰
  • 4篇郑禄祥
  • 4篇罗招福
  • 4篇阙金财
  • 3篇曹春远
  • 3篇李新文
  • 2篇黄开华
  • 2篇赖红连
  • 2篇胡全斌

传媒

  • 16篇海峡预防医学...
  • 12篇医学动物防制
  • 12篇预防医学论坛
  • 5篇疾病监测与控...
  • 3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2014年龙岩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2010—2014年福建龙岩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0—2014年龙岩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龙岩市2010—2014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在68.23/10万~109.15/10万之间,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病高峰在8~12月,病例占总数的58.52%。男女性别比为1.73∶1,5岁以下儿童病例占报告总数的77.81%;散居儿童发病率最高,占75.06%;其次是农民和幼托儿童。结论龙岩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呈上升趋势,秋冬季节是高发季节,5岁以下散居儿童是重点的防控人群,社区、农村和学校是重点防治区域。
陈杰雄邓小如黄开华
关键词: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
洪灾期间媒介生物的控制被引量:6
2006年
邓小如袁元华何春荣
关键词:媒介生物控制蚊媒传染病鼠类密度灭鼠工作救灾防病
2008-2011年龙岩市手足口病疫情态势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态势,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监测报告卡信息和实验室检测数据,用SPSS17.0软件包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发病率逐年升高,疫情呈上升态势,年均发病率为124.24/10万;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流行,以新罗区、长汀县为主,占56.34%;年龄以1~3岁的散居儿童高发,男多于女,散居儿童及男孩发病比例呈上升趋势,疫情呈季节性流行和全年散发,高峰在夏、秋季,呈双峰分布,且高峰期延长,发病逐年提前,疫情流行水平大幅提升;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2d以上者占44.84%。2008-2010年病原体以EV71为主,2011年其它肠道病毒型占主导。结论龙岩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地区、季节、性别及年龄差异,发病逐年上升,疫情仍在延续,局部暴发流行、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可能仍然存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和宣传教育力度,做好病原学检测,流行季节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黄开华闫建平邓小如吴水新江沅峰吴丽红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情态势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检测
龙岩市2005—2012年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龙岩市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岩市2005—2012年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2年龙岩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累计发病49 429例,年均发病率226.47/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每月均有病例报告;累计死亡103例,年均死亡率0.47/10万。其中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呈下降趋势;年发病居前5位: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和痢疾;男女性别比2.26∶1,男性年均发病率(307.30/10万)高于女性(142.05/10万);5-9岁、10-14岁组发病率较低,分为43.44/10万和32.15/10万,60岁以上发病率均高于300/10万;病例以农民为主(49.9%)。结论应加强对血液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控,继续做好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防控。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和痢疾是今后的防治重点,男性农民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陈杰雄黄开华邓小如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分析疾病控制流行病学分析
龙岩市新冠疫情防控对其他法定传染病疫情影响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新冠疫情流行期间,严格防控措施对龙岩市其他法定传染病(除新冠外的法定传染病)疫情影响,探索更有效防控办法。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龙岩市其他法定传染病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比对严格防控前(2015—2019年,防控前)和严格防控后(2020—2022年,防控后)其他法定传染病变化情况。结果防控后龙岩市其他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74.00/10万,低于防控前年均发病率603.11/10万(χ^(2)=5124.03,P<0.01)。其中各年度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防控后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40.34/10万,比防控前174.10/10万下降19.4%(χ^(2)=354.67,P<0.01);丙类传染病233.66/10万,比防控前429.01/10万下降45.5%(χ^(2)=5410.71,P<0.01)。防控前年均发病率较高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和流感,防控后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肝炎、梅毒、流感和肺结核。与防控前比,防控后乙类/丙类传染病各月发病率均有下降。防控前后,龙岩市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均以≥20岁成人较高,与防控前比,防控后乙类传染病及主要病种的成人发病率整体下降较多。防控前后,龙岩市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均以儿童较高,与防控前比,防控后<5岁组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下降最多。结论疫情防控措施可降低龙岩市其他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在常态化防控期间,应根据不同传染病发病变化,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以防疫情反弹。
罗招福吴水新蔡军邓小如陈杰雄
关键词: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疾病控制
2004~2006年龙岩市鼠疫宿主动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了解龙岩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寄生蚤类的种群构成和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6年龙岩市监测点鼠疫宿主动物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合计捕获鼠形动物3305只,隶属2目2种3属5种,其中啮齿目动物2899只,食虫目动物406只,鼠密度为4.32%,黄胸鼠密度为2.17%。3305只鼠形动物中,染蚤鼠1674只,捡获蚤5353匹(包括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不等单蚤),染蚤率为50.65%,总蚤指数为1.62。黄胸鼠蚤指数为1.93,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为1.68。室内游离蚤指数为0.05。检测鼠疫宿主动物血清3289份,鼠疫F1抗体均为阴性;检测肝、脾1551份,鼠疫F1抗原全为阴性。[结论]黄胸鼠是龙岩市的主要鼠种,主要蚤种为印鼠客蚤,黄胸鼠密度及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均超出鼠疫控制标准。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
吴水新何春荣邓小如闫建平
关键词:鼠疫宿主动物寄生蚤
龙岩市2010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2011年
目的对2010年龙岩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订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本市全年报告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重症(含死亡病例)70例,以长汀县居首(34例),占48.57%,主要集中在1~3岁,男女性别比为2.09:1.00。职业分布构成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其中以散居儿童为主(56例,80.00%)。重症病例呈5月份和9月份双峰分布。重症病例分布中,以EV71阳性为主,占55.71%。结论结合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疫情特点,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流行及防止进一步发展为重症病例,应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黄开华闫建平吴水新邓小如陈杰雄何春荣肖旭英吴丽红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疫情防制
2013年龙岩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龙岩市2013年法定传染病流行态势,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制定传染病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法定报告的2013年龙岩市传染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龙岩市7个县(市、区)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0种14 918例,发病率581.51/10万,死亡率0.51/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5 734例,占38.44%,丙类传染病9 184例,占61.56%。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5 805例(38.91%)、其他感染性腹泻病2 800例(18.77%)、肝炎2 524例(16.92%)、梅毒1 300例(8.71%)、肺结核1 005例(6.74%)。结论龙岩市法定传染病的发病存在病种、发病率、死亡率、时间分布、地域分布、年龄、职业等差别;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乙肝、梅毒、肺结核、淋病、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防控是今后工作重点,应根据不同传染病发病、传播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来降低发病(死亡)率,减少社会损失。
邓小如闫建平林梅艳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发病率
龙岩市2005—2020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2005—2020年龙岩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岩市2005—2020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20年龙岩市共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949例,发病率为0.54/10万~18.71/10万,年均发病率为4.56/10万,2007年、2010年和2014年出现发病高峰,其余时间保持在一定水平波动。8—10月为集中发病期;病例主要分布在漳平、上杭、永定;男性年均发病率为5.03/10万,高于女性的4.08/10万(χ^(2)=21.31,P<0.05);发病年龄为出生9天至98岁,平均年龄为29.36岁,<10岁和25~50岁年龄组病例数较多;主要发病人群为农民、学生、幼托儿童等。结论应在该病的高发季节来临前对高发人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主动监测,开展病原体监测,及早发现,及时报告,防止疫情发生蔓延。
曾菊香吴水新邓小如林梅艳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率
2009~2010年龙岩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龙岩市甲型H1N1流感(甲流)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龙岩市2009~2010年甲流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8月11日报告首例输入性甲流病例,至2010年年底,全市累计报告甲流病例302例,其中重症4例,危重1例,无死亡病例。2009年发病率为9.26/10万,2010年发病率为1.49/10万。年均发病率,新罗区最高(5.37/10万);男性为6.32/10万,女性为4.35/10万;10~14岁最高(23.44/10万)。302例病人中,学生占69.54%,2009年10~12月发病的占84.44%。2009年发生聚集性疫情4起,发病43例,均在学校中。[结论]中小学校是龙岩市甲流疫情的重点单位,学生是重点人群。
林梅艳吴水新邓小如陈杰雄肖旭英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