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孝
- 作品数:19 被引量:28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中国地下热水分布之特点及属性被引量:25
- 1996年
- 本文依据我国近年来地下热水资源调研和勘探的新进展及其与有关的研究结果,简述我国地下热水形成和赋存的地热地质背景,分析和归纳构造隆起区中的温泉和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的地下热水分布之基本特点,讨论主要水热带的地热学属性和沉积盆地热水的形成机制,为我国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和今后地球科学有关问题的深化研究提供参考。
- 陈墨香邓孝
- 关键词:地下热水地热流
- 矿山地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8
- 1992年
- 70年代我国矿山高温问题趋于严重化,由此而开展的矿山地热研究推动了我国煤炭资源勘探地温测量的普及;在大量矿山地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山地温类型划分系统,为矿山地温勘探和矿山高温对策提供了理论根据。展望前景,矿山地热研究面临新的研究任务,其中,总结全国煤田地温测量成果和强化矿山地热与降温技术联结纽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邓孝
- 关键词:矿山地温
- 南海北部大陆架西段地热条件与油气资源前景被引量:2
- 1996年
- 北部湾盆地下第三系由于油源母质特性原因和适于生油的空间相对局限,总体上看,天然气的潜力大于石油。生油岩与地温条件在空间上的配置适当决定了珠三盆地油气资源的良好前景。较高的地温与古地温环境是莺琼盆地成为南海北部大陆架天然气富集区的重要条件,较高的地温不仅使盆地中西部上第三系烃源岩能够广泛生气,也是本区有巨大远景的深成高压气(盆地中、西部)与浅成生化成因气的形成与富集的重要条件。
- 汪缉安邓孝陈墨香李雨梁黄忠明
- 关键词:油气藏油气资源大陆架
- 青海柴达木盆地大地热流测量与统计热流计算被引量:32
- 1994年
- 1991年6—8月对青海柴达木盆地21个石油勘探孔进行了钻孔温度测量,其中8个用于热流计算;从油田已有的测温资料中选取了14个孔用作热流研究.为解决线性温度段与采样段的不匹配,对176块岩样的实测热导率与岩样的埋藏深度及地层年代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求出热流计算段的加权平均热导率,共获得22个热流值,其变化范围32—75mW/m2,平均约53mW/m2.为阐明全盆地热流分布趋势,采用网格化方法计算统计热流.实测和统计热流一致表明,柴达木盆地热流值呈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
- 沈显杰李国桦汪缉安邓孝张文仁杨淑贞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热流
- 莺歌海盆地地层水的化学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10
- 1994年
- 莺歌海盆地地层水的化学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邓孝,陈墨香(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关键词地层水,水化学与同位素特征,石油地质环境,南海莺歌海盆地旦水化学分析及水的类型4件水样取自南海写歌海盆地的东方卜!-1及东方l-l-2两口钻井中,两口...
- 邓孝陈墨香
- 关键词:地层水水化学莺歌海盆地
- 华北断陷盆地热场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92
- 1990年
- 地热场主要受基底凸凹相间的地质构造格局控制,具有高低相间的带状分布特点。在凸起区盖层地温梯度G和大地热流值Q均较高,一般G=3.5—5.0℃/100m,Q=63—84mW/m^2;而凹陷区则较低,G=2.7—3.5℃/100m,Q=46—59mW/m^2。全区=3.58℃/100m,=61.5±13.4mW/m^2,这说明全区具有较高的地热背景值和局部热异常。地热场数学模拟结果和实测地热资料对比,相符较好。构造单元的地热差异,主要是由于地壳浅部岩石热性质在横向上及纵向上的不均一,地壳深部较均一的热流在向上传导过程中,于地壳表部再分配的结果。
- 陈墨香汪集旸汪缉安邓孝杨淑贞熊亮萍张菊明
- 关键词:地热场盆地断陷
- 中国地热学研究之进展被引量:26
- 1995年
- 简要回顾我国地热研究的历程,详细评述和归纳我国大地热流测试和其地质、地球物理的涵义,以及地热资料分布特点和其形成机制研究的进展,最后指出我国地热学的发展方向。
- 陈墨香汪集邓孝
- 关键词:地热学大地热流地热资源
- 青海柴达木盆地的计算机三史模拟和第三系沉积岩含油气远景预测被引量:2
- 1994年
- 青海柴达木盆地系统的地热研究,是在38年油气勘探和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大量石油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和勘探资料及成果的基础上,于1991—1993年进行的,它包括:大地热流测量、地温场分析、古地温恢复、油气形成地热条件研究、盆地三史模拟和油气资源远景分区预测等六项内容,为进一步的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系统的地热依据,同时取得了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分区预测的经验.本文着重报道其中三史模拟和计算机辅助预测方面的新进展.
- 沈显杰汪缉安张菊明邓孝杨淑贞沈继英张文仁杨绍清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沉积岩油气预测
- 江西大地热流被引量:8
- 1992年
- 1987年,华东地质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热室合作,利用地质勘探钻孔和水文地质长观孔进行了大地热流测量,获得第一批19个热流数据,填补了江西热流研究空白,为阐释我国东南沿海区域热背景,研究岩石圈深部热结构等理论问题提供基础资料。这批热流数据,是在江西境内26个钻孔(深度110—1040m)地温测量和172块岩心样品热导率测试基础上获得的。投入热流计算的19个钻孔。
- 李学礼史维浚周文斌孙占学张卫民牛小平胡标熊亮萍邓孝汪集旸
- 关键词:大地热流
- 南海北部大陆架西段新生代热演化历史及其特点的分析被引量:8
- 1995年
- 在新生代各个历史阶段,莺琼盆地、珠三盆地和北部湾盆地的古地温依序降低,并和今地温分布特点相似。新生代以来,三大盆地的地温也都有一个逐渐降低并在近期有所回升的趋势,珠三盆地相对变幅不大,莺琼盆地早第三纪的地温比现代更高,北部湾盆地晚第三纪相对低温的特点明显。这些区域地温的差异及其历史的变化,主要不是由于深部地热背景的不同或变化,而是因古地温研究区间沉积物热特性不同的结果。
- 汪缉安邓孝陈墨香李雨梁黄忠明
- 关键词:大陆架新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