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侃剀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放疗
  • 3篇肿瘤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晚期
  • 2篇细胞
  • 2篇小细胞
  • 2篇疗效
  • 2篇化疗
  • 2篇非小细胞
  • 2篇肺癌
  • 2篇癌患者
  • 2篇鼻咽
  • 2篇鼻咽癌
  • 2篇肠癌
  • 1篇胸壁
  • 1篇亚群
  • 1篇药物疗法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机构

  • 6篇海南医学院附...
  • 2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海南医学院

作者

  • 8篇邓侃剀
  • 2篇王鹏
  • 2篇陈旺生
  • 1篇卢彦达
  • 1篇张大水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4篇2015
  • 3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种化疗方案诱导联合同期放化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评价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2种化疗方案诱导联合同期放化治疗鼻咽癌的依从率、毒副作用和近期疗效。评价2种化疗方案在该治疗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化疗方案:CbF组36例,卡铂50mg/m2第1~5天,5-氟尿嘧啶750mg/m2第1~5天;PF组38例,顺铂20mg/m2第1~5天,5-氟尿嘧啶750mg/m2第1~5天,均为每3周重复,共3个周期,于放疗前第1周给予第1周期诱导化疗。放疗方案:采用鼻咽癌常规放疗标准方案,应用10MV-X和10MeV-β或12MeV-β外照射,NPTD64~80Gy、颈淋巴结(+)TD64~70Gy、颈淋巴结(-)TD40~50Gy,2Gy/次,5次/周。结果:第2、3周期化疗依从率,CbF组:77.8%和16.7%(P=0.00),PF组:84.2%和42.1%(P=0.00),且组间比较P=0.48和P=0.03;鼻咽、颈淋巴结(+)的实际照射时间和理论照射时间,CbF组:(56±5)d和(52±2)d(P=0.00)、(46±6)d和(42±4)d(P=0.00),PF组:(53±6)d和(50±3)d(P=0.07)、(42±5)d和(42±3)d(P=0.97);3度以上毒副作用:CbF组与PF组口腔、咽黏膜反应分别为63.9%和13.2%(P=0.00),放射性皮炎、骨髓抑制、胃肠反应、肝肾功能毒性比较均为P>0.05。近期疗效:CBF组和PF组的鼻咽肿瘤、颈淋巴结(+)的CR率分别为86.11%和89.47%(P=0.93)、77.78%和90.00%(P=0.37),但TD≤50Gy阶段,颈淋巴结(+)的CR率分别为36.66%和11.11%(P=0.03)。放化疗后CbF组和PF组患者中位随诊17个月局部区域残留、复发及远处转移率比较均相似(P>0.05)。结论:CbF和PF化疗方案在该治疗模式的化疗依从性差,但具有高度肿瘤完全消退率。化、放疗依从性、毒副作用和近期疗效PF组显示出一定优势。
邓侃剀
关键词:鼻咽癌药物疗法放射疗法
鼻咽癌患者局部肿瘤不同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和磁共振成像(MRI)、CT在鼻咽癌患者局部肿瘤中检测的差异。方法老年原发鼻咽癌患者均按照同一固定的体位完成PET-CT和MRI、CT的扫描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案对于肿瘤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PET-CT的咽后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显著低于CT(χ2=4.656,P=0.031)和MRI(χ2=9.905,P=0.002);横径为0.4~1.0 cm的咽后淋巴结CT、MRI、PET-CT检出率分别为64.5%、63.9%、25.0%;1.0~2.0 cm分别为25.8%、22.2%、40.0%;≥2.0 cm分别为9.7%、13.9%、35.0%。结论PET-CT检测鼻咽癌的局部肿瘤侵犯较CT、MRI更为优秀,但对于直径较小的肿瘤病灶,PET-CT的检出率相对较低。
邓侃剀陈旺生
关键词:鼻咽癌影像学检查
免疫营养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免疫营养支持治疗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行放疗的老年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放疗+免疫营养组)和对照组(放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前后的营养状况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0例。放疗前两组患者的ALB、PA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放疗15d后观察组患者的ALB、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放疗前的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放疗15d后,观察组患者的LC、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CD8+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NSCLC患者的营养状况及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状况。
邓侃剀王鹏卢彦达张大水
关键词:免疫营养非小细胞肺癌放疗T淋巴细胞亚群
同期放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邓侃剀
关键词:直肠肿瘤肿瘤复发放疗化疗
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联合甘氨双唑钠增敏疗效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甘氨双唑钠(CMNa)对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的增敏疗效。方法选取80例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在放疗的基础上加用CMNa治疗。对于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时间分布及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等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7.5%和47.5%,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χ2=7.680,P<0.05),而且观察组的近期疗效等级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16,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5,P>0.05);两组患者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等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92、0.125、0.220、0.157、0.105,P>0.05)。结论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放疗中应用CMNa作为放疗增敏剂,可显著提高治疗的近期疗效,而且不会加重患者的放疗不良反应,但对于患者生存时间无显著的改善作用。
邓侃剀王鹏
关键词:甘氨双唑钠放疗增敏
放疗对老年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2015年
直肠癌是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和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1〕,而且老年人往往存在多种疾病并存的现象,手术的风险率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直肠癌高龄患者实施放射治疗,探讨其疗效以及分析预后影响因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2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直肠癌高龄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72.1±11.1)岁;体质指数(BMI)(22.1±2.2)kg/m2;
邓侃剀陈旺生
关键词:直肠癌放疗生存率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38例
2008年
邓侃剀
关键词:食管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放疗
鲜芦荟汁治疗Ⅱ级胸壁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库拉索芦荟(Aloebar badensis Mill)鲜叶胶汁治疗Ⅱ级胸壁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常规护理+库拉索芦荟鲜叶胶汁外涂创面3~5次/d。结果试验组创面的局部症状缓解和愈合的平均时间分别3d和6d左右,第1、2、周创面愈合率为87%和100%,无创面进展。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创面晚期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10%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库拉索芦荟治疗Ⅱ级胸壁急性放射性皮炎有快速缓解局部症状、加快创面组织修复促进愈合,愈合后晚期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低,疗效显著。
邓侃剀
关键词:库拉索芦荟放射性皮炎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