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M-CSF与创面修复
- 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治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b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M-CSF)已经被证实可以促进难愈性创面的愈...
- 赵锋李惠斌
- GM-CSF与创面修复
- <正>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治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b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M-CSF)已经被证实可以促进难愈性创...
- 李惠斌赵锋王仁恒张建华李维峰高晨浩
- 关键词:难愈性创面愈合
- 文献传递
-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综合治疗
- 李惠斌王仁恒陈芳吴鹏付妍婕孙庆玉陈远征赵锋张建华孙本成
- bFGF在浅度烧伤创面的应用观察
- 创面愈合是机体在遭受创伤后的一种组织修复功能.生长因子参与组织修复进程,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其具有促进角质细胞分化和上皮的再生作用,临床上应用于烧伤治疗已有诸多报道.1997年6月~2000年1月随机选择176例住院和门...
- 李惠斌吴佳妮张建华李维峰赵锋胡承浩
- 关键词:浅度烧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碘伏临床疗效
- GM-CSF与创面修复被引量:2
- 2013年
- 糖尿病相关性溃疡、静脉瘀滞性溃疡、烧伤残余创面、深Ⅱ度烧伤创面以及各种原因不明的难愈性创面,在临床上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而关于这类疾病的治疗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也是多年来中外学者探讨的热点。创伤愈合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细胞协作的过程。该过程中设计的细胞包括:角质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血小板等,在炎症反应以及愈合过程中这些细胞迁移、浸润以及增殖分化,最终修复创面。
- 赵锋李惠斌张建华
- 关键词:GM-CSF创面修复相关性溃疡烧伤残余创面难愈性创面成纤维细胞
- 一种普及型烧伤烤灯护架的研制及应用
- 本文制作一种带烤灯的烧伤保护支架,探讨其在Ⅱ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烧伤烤灯护架为n形护架体,其顶面前侧设活动观察板,侧板内侧上端有数个烤灯,烤灯连接有调节控制面板和电源插头.选取大面积Ⅱ度需行创面暴露治疗烧伤的患者12...
- 李惠斌赵锋张建华吴佳妮李维峰胡承浩
- 关键词:临床疗效
-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培养、冻存、复苏的研究
- 建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模式,探讨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在体外培养情况下其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阐明其应用价值,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冻存和复苏成功,使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建立了瘫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
- 李惠斌李维峰张建华吴佳妮赵锋渠开攀胡承浩
- 关键词:瘢痕疙瘩发病机制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
- 明显不对称单睑睑裂的分型及矫正方法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明显不对称单睑睑裂的分型以及在重睑成形术中行同期矫正的方法。方法2010年1月-2014年9月,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40例双眼单睑睑裂明显不对称的重睑求术者,术前自然状态下双眼睑裂宽度相差1.0~2.0(1.44±0.23)mm。笔者根据患者双眼睑部特点,将明显不对称单睑睑裂分为3种类型,行全切法重睑成形术的同时进行如下矫正。(1)对24例单纯上睑皮肤松垂不等型者,采用去除睑缘松垂皮肤的方法矫正,双眼睑去除皮肤最宽处的宽度为各自睑缘皮肤松垂量的2倍(下同)。(2)对单纯睑裂宽度不等型中4例双眼睑裂宽度相差小于或等于1.4mm者,采用差量去皮法矫正,睑裂较窄一侧去除皮肤最宽处的宽度为双眼睑裂差值加1mm(下同);另2例双眼睑裂宽度相差大于1.4mm者,采用差量去皮加缩短上睑提肌腱膜的方法矫正,睑裂较窄一侧缩短提肌腱膜宽度为双眼睑裂宽度差值加1mm(下同)。(3)10例伴上睑皮肤松垂且抚平松垂皮肤后双眼睑裂宽度相差大于1.0mm的混合型者,抚平松垂皮肤后,其中7例双眼睑裂宽度相差小于或等于1.4mm者,采用去除松垂皮肤和差量去皮法矫正;3例双眼睑裂宽度相差大于1.4mm者,采用去除松垂皮肤和差量去皮加缩短上睑提肌腱膜的方法矫正。随访时测量双眼睑裂宽度并计算差值,记录末次差值,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9例患者出现去皮侧或联合缩短上睑提肌腱膜侧睑裂不能完全闭合情况,予以红霉素眼膏点眼治疗,未出现结膜炎或角膜炎等并发症,于术后1周~1个月闭合。随访8~12个月,所有患者重睑形态自然,线条流畅,双眼睑裂无明显不对称,不对称睑裂未见复发。末次随访时双眼睑裂宽度相差0.1~0.5(0.19±0.09)mm,与术前比较,差值明显缩小(t=39.202,P〈0.001�
- 赵锋付妍婕杨孝良吴佳妮李惠斌
- 关键词:眼睑外科手术重睑成形术
- 皮肤软组织快速扩张法修复头面部组织缺损的应用
- 李惠斌王仁恒陈芳吴鹏付妍婕孙庆玉陈远征赵锋孙本成张建华
- 下肢肌周细胞瘤一例
- 2022年
- 患者,女,33岁。因右小腿皮肤丘疹30余年,伴红肿疼痛3个月。予以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示:瘤细胞以多层同心圆型围绕薄壁血管周围生长,部分可见血管管腔闭塞。免疫组化示:ERG(血管+),CD34(血管+),CD31(血管+),SMA(+),Desmin(-),H-caldesmon(+)。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考虑肌周细胞瘤。予以手术扩大切除后植皮。
- 刘秀博赵锋李维峰东野玉辉吴佳妮胡承浩杨星李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