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恶病质
  • 4篇癌症
  • 4篇癌症恶病质
  • 3篇罗红霉素
  • 3篇红霉素
  • 2篇术后
  • 2篇吲哚
  • 2篇吲哚美辛
  • 2篇胃癌
  • 2篇福莫特罗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抵抗素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抵抗素
  • 1篇血症
  • 1篇药物
  • 1篇营养状态
  • 1篇真菌
  • 1篇治疗癌症

机构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平顶山市第一...

作者

  • 9篇赵理想
  • 4篇陈思曾
  • 2篇王结实
  • 1篇张相成
  • 1篇何亚丽
  • 1篇闫保功
  • 1篇任学宝
  • 1篇王福保
  • 1篇朱广生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北方药学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清抵抗素与胃癌恶病质的关系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血清抵抗素与胃癌及胃癌恶病质的关系,并初步探讨胃癌恶病质中抵抗素与白介素-6相关性。方法选取胃癌并恶病质患者23例为胃癌恶病质组,胃癌患者23例为胃癌组、健康成人23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BMI及肿瘤分期。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抵抗素和白介素-6水平(IL-6)。结果Ⅲ、Ⅳ期胃癌较Ⅰ、Ⅱ期胃癌更易发生恶病质(P<0.05),与健康成人相比血清抵抗素、白介素-6在胃癌及胃癌恶病质中升高(P<0.05)。血清抵抗素水平随着胃癌病理分期的增加有逐渐升高趋势(P<0.05)。胃癌恶病质组血清白介素-6水平与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正相关(r=0.512,P=0.012)。结论血清抵抗素水平随着胃癌病理分期的增加逐渐升高,胃癌恶病质患者血清抵抗素的升高与白介素-6呈正相关关系。
赵理想陈思曾王结实闫保功郑方阁
关键词:抵抗素胃癌恶病质白介素-6
胃癌根治术患者14v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2018年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患者14v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7月于本院行胃癌根治术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所选患者14v组淋巴结转移情况,并分析其原因,同时将其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对比两组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出现12例14v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13.04%;14v组淋巴结转移与病灶直径、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淋巴结转移数量、Borromann分型、病灶位置以及TNM分期与其发生转移有关;14v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淋巴结转移数量N3、胃下部肿瘤、Borrmann分型Ⅲ~Ⅳ型以及NM分期Ⅲ~Ⅳ期(P<0.05)。结论针对病灶位置、Borro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数量和TNM分期不同的患者,应在术前明确各项指标值,制定明确的清扫范围,以保障患者预后。
赵理想
关键词:胃癌胃癌根治术
腹部大手术后希木龙念珠菌血症13例临床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腹部大手术后希木龙念珠菌血症的临床表现、感染特点、危险因素、治疗效果及转归等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21年8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三科腹部大手术后13例希木龙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血培养结果、药敏结果、治疗转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平均年龄66岁,男6例、女7例,11例(84.6%)患恶性肿瘤,平均手术时间187 min,平均住院时间28.9 d。所有患者均有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肠外营养及腹腔引流管。13例希木龙念珠菌血症患者术后感染前均使用抗生素,其中11例使用3种抗生素,2例使用4种抗生素,使用时间5~17 d,平均8.5 d。12例患者出现低热,11例纳差、乏力,5例腹胀、呕吐。7例患者真菌G试验结果明显升高。希木龙念珠菌体外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耐药率高达76.9%,对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2.3%、100%。结论腹部大手术后希木龙念珠菌血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无特异性,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能为腹腔引流管的置入、手术时间长、PICC的置入、肠外营养、低蛋白血症、恶性肿瘤、抗菌药物使用等,对高危患者应关注希木龙念珠菌感染的可能。
赵理想
关键词:菌血症腹部大手术真菌
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支持,观察组在基础支持的同时加用Ala-Gln增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结果:术前,两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d,观察组TF、PAB、Alb、氮平衡、IgM、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支持的同时联合Ala-Gln加强治疗均可有效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预后,在临床值得推广。
赵理想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营养状态免疫功能
罗红霉素治疗癌症恶病质的实验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罗红霉素对癌症恶病质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于皮下接种小鼠结肠腺癌Colon26细胞于雄性BALb/c小鼠后9天建立癌症恶病质模型。实验动物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恶病质罗红霉素治疗组。观察癌症恶病质鼠治疗后的一般指标(体质量、去瘤体质量、食物摄入量、左侧腓肠肌重量),血清营养指标(白蛋白、血糖、甘油三酯),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荷瘤小鼠去瘤体质量明显下降,严重的代谢紊乱(白蛋白、血糖水平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罗红霉素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左侧腓肠肌重量增加,血糖升高,甘油三酯降低,血清TNF-α降低。结论罗红霉素具有抗癌症恶病质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升高的TNF-α产生。
陈思曾赵理想
关键词:癌症恶病质罗红霉素NF-ΚB细胞因子
克罗恩病患者术前营养、糖皮质激素应用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患者术前营养、糖皮质激素应用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为CD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医院诊断为CD行肠切除吻合手术的103例患者资料,将患者根据术前营养、糖皮质激素使用分组,58例为营养不良组、45例为营养正常组,术前糖皮质激素使用分组29例为糖皮质激素组、74例为无糖皮质激素组,分析术后感染。结果共26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5.24%,感染部位分别为切口感染12例、感染性腹胀腹泻8例、腹腔脓肿2例、感染性吻合口瘘2例、肺部感染及脓毒症各1例,构成比分别为:46.15%、30.77%、7.69%、7.69%、3.85%、3.85%;营养正常组有6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3.33%,营养不良组有20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4.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糖皮质激素组有14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8.92%,糖皮质激素组有1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1.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营养、糖皮质激素应用与CD术后感染关系密切,术前营养不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明显增高。
张相成王结实何亚丽胡义超朱宏图赵理想朱广生盛捡云王福保任学宝
关键词:术前营养糖皮质激素克罗恩病术后
核因子κB与癌症恶病质骨骼肌萎缩的研究进展
2009年
核因子κB是一类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在体内外多种因素的刺激与激活后,可转移到核内参与调节多种基因的转录表达,参与广泛的生物学特性。核因子κB促进癌症恶病质骨骼肌降解、抑制骨骼肌肌生发的作用文献报道尚有争议,其抑制剂治疗癌症恶病质的实验研究结果尚有冲突,核因子κB在癌症恶病质骨骼肌消耗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赵理想陈思曾
关键词:癌症恶病质骨骼肌萎缩核因子ΚB
福莫特罗、吲哚美辛、罗红霉素联合治疗癌症恶病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福莫特罗、吲哚美辛和罗红霉素对癌症恶病质小鼠的联合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于皮下接种小鼠结肠腺癌Colon26(C26)细胞株于雄性Babl/c小鼠后9天建立癌症模型。72只小鼠按析因设计随机分...
赵理想
关键词:癌症恶病质福莫特罗吲哚美辛罗红霉素代谢紊乱IL-6
文献传递
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癌症恶病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福莫特罗、吲哚美辛和罗红霉素对癌症恶病质小鼠的联合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结肠腺癌Colon26(C26)细胞接种于雄性Babl/c小鼠皮下后9d,建立癌症恶病质模型。随机分为九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生理盐水治疗组)、C组(福莫特罗治疗组)、D组(吲哚美辛治疗组)、E组(罗红霉素治疗组)、F组(福莫特罗+吲哚美辛治疗组)、G组(福莫特罗+罗红霉素治疗组)、H组(吲哚美辛+罗红霉素治疗组)、I组(福莫特罗+吲哚美辛+罗红霉素治疗组)。观察癌症恶病质小鼠治疗后的体质量、去瘤体质量、食物摄入量、左侧腓肠肌重量和血清清蛋白、血糖、三酰甘油、TNF-α、IL-6水平。结果:荷瘤小鼠去瘤体质量明显下降,清蛋白和血糖水平明显降低,三酰甘油、TNF-α、IL-6水平升高。三药联合治疗组与其他组相比,左侧腓肠肌重量增加,血糖升高,三酰甘油降低,血清TNF-α降低。结论:福莫特罗、吲哚美辛和罗红霉素在一定程度上均具有抗癌症恶病质的作用,三药联合治疗恶病质效果更好。
陈思曾赵理想
关键词:癌症恶病质福莫特罗吲哚美辛罗红霉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