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宇宙

作品数:16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北石油管理局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4篇手术
  • 3篇股骨
  • 2篇生物力学
  • 2篇髓内
  • 2篇疗效
  • 2篇模型建立
  • 2篇骨科
  • 2篇股骨粗隆
  • 2篇股骨粗隆间
  • 2篇股骨粗隆间骨...
  • 2篇关节
  • 2篇粉碎性
  • 2篇粉碎性骨折
  • 2篇高龄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2篇粗隆
  • 2篇粗隆间
  • 2篇粗隆间骨折

机构

  • 9篇华北石油管理...
  • 5篇华北油田
  • 2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油总医院

作者

  • 16篇赵宇宙
  • 7篇张辉
  • 6篇何杨
  • 5篇王建民
  • 4篇董红
  • 3篇郭启
  • 2篇王文爱
  • 2篇杨利谦
  • 1篇潘进社
  • 1篇张辉
  • 1篇王庆贤
  • 1篇张世强
  • 1篇白泽梅
  • 1篇董自平
  • 1篇吴希瑞
  • 1篇张英泽
  • 1篇成建平
  • 1篇任栋
  • 1篇武长林
  • 1篇朱明华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胫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09年
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长骨骨折中发生率最高,约占13.7%,其中多为双骨折。整个胫骨的前内侧面位于小腿的皮下,因此,胫骨开放骨折是长骨干中发生开放性骨折最常见的部位。重度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其创伤严重,伤情复杂,常伴严重软组织损伤或缺损、骨外露,是临床治疗上最为困难的部位,如早期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软组织坏死、骨外露、死骨形成、骨髓炎、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骨缺损等。
赵宇宙
关键词:胫骨干骨折手术治疗
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疗效及颈椎生物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疗效及颈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8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植骨融合组(25例)和假体置换组(23例),其中植骨融合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假体置换组采用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颈椎生理曲度、颈椎活动度、手术节段活动度、上邻近节段活动度、下邻近节段活动度,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假体置换组的NDI评分明显低于植骨融合组(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植骨融合组的颈椎活动度低于假体置换组(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假体置换组的手术节段活动度高于植骨融合组(P<0.05);术后12个月植骨融合组的上邻近节段活动度、下邻近节段活动度高于假体置换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颈部轴性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比较,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远期疗效更佳,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颈椎生物力学,降低颈部轴性症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董红何杨张平方张辉王建民赵宇宙
关键词: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疗效颈椎生物力学
双单边外固定架、带锁髓内针和钢板固定胫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胫骨骨折是最常见的四肢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3.7%。胫骨干中、下交界处较细弱,略成四方形,是骨折的好发部位。胫骨中、下段骨折发生率较高,其特点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多,局部血运较差,导致骨折段的供血不足,易发生延迟...
赵宇宙
关键词:外固定架钢板固定粉碎性骨折生物力学
文献传递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及Nomogram模型建立
2024年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早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并进行Nomogram模型构建。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120例患者,术后早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3例。按照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并构建Nomogram模型。结果并发症组患者住院时长、术后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类型、合并慢性病种类、贫血输血、骨折发病时长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潜在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行Logistics多因素分析,合并慢性病种类、贫血输血、骨折发病时长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采用内部数据进行验证,C-index为0.746(95%CI:0.596~0.935),该Nomogram模型预测与实际观测结果吻合度较好。结论术前合并慢性病≥3种、贫血输血、骨折发病时长>1 d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Nomogram模型有助于指导医师完善个性化围手术期治疗方案。
赵宇宙杨利谦黄晓洁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深静脉血栓并发症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研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8年1月于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接受治疗的267例单侧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感染病例,分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主要革兰阳性菌和主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67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68例,感染率为25.47%;68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8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4.63%,革兰阴性菌占28.05%,真菌占7.32%;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较高,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比较敏感;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比较敏感;单因素分析显示:受伤原因、骨折部位、有无合并糖尿病、受伤至手术时间、清创情况、止血情况、引流情况、术后有无使用抗菌药物均是导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手术时间>6 h、清创不彻底、止血不彻底、引流不通畅、术后未使用抗菌药物均是导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对青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低,临床上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药物治疗。
董红何杨张平方张辉王建民赵宇宙
关键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640例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统计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自1986年以来,有关骨肿瘤与瘤样病变的大宗病例统计分析,国内曾屡见报道^[1-3],现将笔者所在医院1976—2007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为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640例患者作一统计分析。
赵宇宙
关键词:骨肿瘤瘤样病变统计分析
肩胛骨化脓性骨髓炎一例被引量:1
2007年
患者男,16岁,主因左肩疼痛、肿胀伴发热半个月于2002年9月2日入院。患者半个月前出现左肩疼痛、肿胀伴发热,无感冒、外伤病史,症状逐渐加重,左肩关节因疼痛活动受限,近半月体温一直在38℃以上,最高达40℃,在家自服退热药(具体不详)体温不降,来我院内科就诊。多次查血常规:白细胞(2.44~3.59)×10^4/L,中性粒细胞0.83~0.92,静脉滴注先锋霉素V3.0g、2次/d治疗,
赵宇宙张辉武长林
关键词:骨髓炎症状
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监测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对实施手术的患者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监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方法、用药时间、手术部位感染与临床治疗效果等,将所有调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进行统计分析,作出诊断性结论。结果监测骨科手术382例,46例未使用抗菌药物,336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87.96%;7例手术部位感染分泌物中分别检出表皮葡萄球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阴沟肠杆菌2株。Ⅲ、Ⅳ类切口感染率高于Ⅰ、Ⅱ类切口,急诊手术感染率高于非急诊手术,开放切口感染率高于闭合切口,手术前0.5~2.0h 使用抗生素感染率低于手术后使用抗生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手术时间≥3h 与<3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张辉郭启王文爱赵宇宙董自平董红
关键词:骨疾病围手术期抗菌药
背侧入路与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背侧入路与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8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80例腕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背侧入路组(n = 40)和掌侧入路组(n = 40)。背侧入路组给予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掌侧入路组给予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掌侧入路组临床疗效的优良率明显高于背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减小,且掌侧入路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VAS评分均明显小于背侧入路组(P < 0.05)。掌侧入路组的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比背侧入路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掌侧入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背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背侧入路比较,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其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疼痛,且安全性较好。
董红何杨张平方张辉王建民赵宇宙
关键词:腕舟骨骨折背侧入路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
创伤性睾丸交叉脱位1例并文献复习
2010年
目的:报道1例创伤性睾丸交叉脱位并文献复习,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创伤性睾丸交叉脱位的诊治经过 结合文献复习,对创伤性睾丸脱位的发病机制、分类、诊断、治疗等内容作一归纳总结.结果:该患者经阴囊区触诊和彩超检查诊断为创伤性睾丸交叉脱位.于伤后第25日手术探查,将双侧睾丸复位固定,修补阴囊纵隔.术后1.5月随访患者勃起功能正常,精液分析为外伤后死精.结论:对钝性暴力创伤性重症患者,应重视外生殖器的物理检查及双侧阴囊、睾丸的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 一旦睾丸脱位诊断确立,应尽早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
王庆贤张英泽赵宇宙潘进社吴希瑞张世强任栋
关键词:创伤睾丸脱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