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坤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正极
  • 2篇正极材料
  • 2篇纳米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化石墨
  • 1篇氧化石墨烯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双效
  • 1篇碳纳米管
  • 1篇钨酸
  • 1篇硫化
  • 1篇硫化钼
  • 1篇铝掺杂
  • 1篇纳米催化剂
  • 1篇纳米二硫化钼
  • 1篇纳米管
  • 1篇二硫化钼
  • 1篇倍率
  • 1篇倍率性能

机构

  • 3篇长安大学

作者

  • 3篇赵坤
  • 2篇李东林
  • 1篇谢荣
  • 1篇阎鑫
  • 1篇马守龙
  • 1篇苏兴华
  • 1篇艾涛
  • 1篇赵鹏
  • 1篇田苗
  • 1篇樊小勇
  • 1篇苟蕾
  • 1篇陈光琦
  • 1篇赵珍珍

传媒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中国钼业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共聚物模板辅助合成高倍率性能多孔Li_2FeSiO_4@C/CNTs纳米复合正极材料(英文)
2015年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_2FeSiO_4@C/CNTs(LFS@C/CNTs)纳米复合材料,其中三嵌段共聚物P123用作结构导向剂和碳源,碳纳米管作为导电线提高材料的导电性。LFS@C/CNTs不仅具有海绵状纳米孔,能够与电解液充分接触改善锂离子的传输路径,同时由非晶碳和碳纳米管构成的三维桥联导电网络利于电子的快速传递,提高了材料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和循环稳定性。复合后的LFS@C/CNTs的高倍率性能相比LFS@C明显提高,当CNTs的掺量为4%,电压窗口为1.5~4.5 V,0.1C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为182 m Ah·g^(-1)。在10C经70次循环后该材料的放电比容量能保持在117 m Ah·g^(-1),是LFS@C放电比容量(55 m Ah·g^(-1))的两倍。
苟蕾赵坤毛一洋谢荣樊小勇李东林马守龙田苗
关键词:碳纳米管倍率性能
纳米二硫化钼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鳞片石墨及四硫代钼酸铵为初始反应物,通过热分解方法制备纳米二硫化钼氧化石墨烯(Mo S2/GO)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的纳米Mo S2/GO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Mo S2颗粒均匀分布在氧化石墨烯片层表面,形成纳米Mo S2/GO复合材料,增大了纳米Mo S2比表面积,同时减轻了纳米Mo S2的团聚。研究了纳米Mo S2/GO复合材料在煤加氢热解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纳米Mo S2颗粒相比,纳米Mo S2/GO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阎鑫闫从祥赵坤艾涛苏兴华赵鹏
关键词:二硫化钼氧化石墨烯纳米催化剂
铝掺杂及钨酸锂表面包覆双效提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被引量:7
2020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Al掺杂富锂锰基Li1.2Mn0.54-xAlxNi0.13Co0.13O2(x=0、0.0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后采用一步液相法制备Li2WO4包覆层,系统地研究了Al掺杂和Li2WO4包覆双效改性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掺杂后明显提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包覆层Li2WO4明显改善其倍率性能和放电平台电压衰减问题.Li2WO4包覆量为5%Li1.2Mn0.51Al0.03Ni0.13Co0.13O2正极材料在2.0~4.8 V充放电电压区间及1000 mA•g^-1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仍高达110 mAh•g^-1左右,同时在1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300次容量保持率为78%,而且循环过程中放电平台电压衰减也明显减缓.该工作为解决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和平台电压衰减提供了新的思路.
任旭强李东林赵珍珍陈光琦赵坤孔祥泽李童心
关键词:AL掺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