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坤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镇江市卫生局科研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单发
  • 1篇单发性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内膜中层...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态
  • 1篇多态现象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医学英语
  • 1篇医学英语教学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教学
  • 1篇早期神经功能...
  • 1篇造影
  • 1篇中层厚度
  • 1篇神经功能

机构

  • 4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江苏大学
  • 1篇福州总医院

作者

  • 4篇赵坤
  • 3篇吴银燕
  • 2篇周小平
  • 2篇陈晓鹏
  • 2篇李学忠
  • 1篇许潇
  • 1篇赵坤
  • 1篇庄原苏
  • 1篇林建扬
  • 1篇殷红兵

传媒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SLC01B1c.388A〉G多态性对于中国缺血性卒中患者阿托伐他汀降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有机阴离子转运体家族1B1(solute carrier 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family member 1B1, SLCO1B1)基因c.388A〉G多态性对中国缺血性卒中患者阿托伐他汀降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纳入基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1.8 mmol/L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12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血脂和双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CIMT)。比较SLCO1B1基因c.388A〉G基因型组之间CIMT的差异。 结果共纳入71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AA基因型5例,AG基因型31例,GG基因型35例;A等位基因频率为28.9%,G等位基因频率为71.1%。所有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P均〈0.001),但CIMT无显著改变(P=0.475)。GG基因型组LDL-C〈1.8 mmol/L或LDL-C下降≥50%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AG+AA基因型组(74.29%对44.44%;χ2=6.540,P=0.011)。 结论SLCO1B1基因c.388A 〉 G多态性会影响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GG基因型组的降脂效果优于AG+AA基因型组;SLCO1B1基因c.388A 〉 G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无影响,但可能与随访时间过短有关。
吴银燕殷红兵赵坤周小平
关键词:卒中阿托伐他汀钙多态现象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LDL
新时期医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医学英语是连接公共英语学习和专业英语学习的医学生必备课程,是一种连接世界的科技英语,但又与公共英语有较大区别。医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是对医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最好评价,与其日后的科研和职业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英语的学习和运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医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传统式的医学英语教学方法仍存在较多瑕疵,涉及很多方面和细节,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研究从新时期医学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医学生自身、教师、学校等角度,从重视力度、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课堂氛围、教材软件、实践机会、医学英语特点等诸多方面,详细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及比较全面的解决对策研究,希望能在实践中进一步进行改革,并给医学生和同行教师带来帮助。
赵坤赵坤吴银燕许潇
关键词:医学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教育
近端单发性皮质下梗死的危险因素和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与远端单发性皮质下梗死的比较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单发性皮质下梗死(single subcortical infarction,SSI)不同分型的危险因素以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SSI患者,依据梗死分布情况分为近端SSI(proximal SSI,pSSI)和远端SSI(distal SSI,dSSI)。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和基线临床资料。END定义为发病后2周内新发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和(或)症状或任何神经功能缺损加重。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SSI以及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76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SSI患者,pSSI组41例(53.9%),dSSI组35例(46.1%);END组13例(17.1%),非END组63例(82.9%)。pSSI组和dSSI组在年龄、性别、血管危险因素及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D组总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水平以及pSSI比例显著高于非END组(P均<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非END组(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SI是SSI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6.75,95%置信区间1.26~36.23;P=0.026)。结论pSSI的危险因素与dSSI无显著性差异,但pSSI患者更易发生END。
吴银燕赵坤李学忠陈晓鹏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术疾病恶化
IL-6促进自噬成熟及增加MPP^+处理的PC12细胞活存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IL-6在1-甲基-4-苯基吡啶(MPP+)诱导PC12细胞自噬性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MPP+处理的PC12细胞进行IL-6干预,MTT法观察细胞增殖,Western blot观察LC3-Ⅱ变化,电镜观察自噬体含量。结果 MPP+处理的PC12细胞自噬水平明显上升,巴佛洛霉素处理后,自噬水平轻度上升;IL-6处理的PC12细胞自噬水平由0.125±0.021升至0.358±0.038(P<0.01),但不如MPP+处理组明显,巴佛洛霉素处理后,自噬水平上升明显。IL-6可以降低MPP+处理的PC12细胞的自噬水平,增加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 IL-6可以通过促进自噬成熟,减少MPP+诱导的细胞损伤,促进PC12细胞的活存。
李学忠陈晓鹏赵坤庄原苏周小平
关键词:IL-6自噬PC12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