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卫东

作品数:386 被引量:2,830H指数:29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6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18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1篇医药卫生
  • 5篇机械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29篇生物力学
  • 80篇骨折
  • 76篇内固定
  • 72篇关节
  • 60篇生物力学研究
  • 56篇腰椎
  • 50篇螺钉
  • 44篇椎弓
  • 41篇椎弓根
  • 38篇颈椎
  • 34篇生物力学评价
  • 29篇脊柱
  • 27篇枢椎
  • 25篇椎体
  • 24篇有限元
  • 24篇椎弓根螺钉
  • 24篇椎间盘
  • 22篇固定器
  • 21篇后路
  • 20篇解剖学

机构

  • 297篇南方医科大学
  • 72篇中国人民解放...
  • 43篇广州军区广州...
  • 26篇南方医科大学...
  • 18篇成都军区昆明...
  • 10篇广州军区武汉...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汕头大学医学...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汕头大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广东医学院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4篇南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金...
  • 4篇广州医学院第...
  • 4篇汕头市中心医...

作者

  • 386篇赵卫东
  • 89篇张美超
  • 81篇钟世镇
  • 69篇李鉴轶
  • 44篇欧阳钧
  • 38篇黄文华
  • 35篇尹庆水
  • 26篇夏虹
  • 22篇孙培栋
  • 22篇樊继宏
  • 21篇徐达传
  • 18篇原林
  • 18篇徐永清
  • 18篇刘阳
  • 17篇刘景发
  • 17篇靳安民
  • 15篇李义凯
  • 15篇朱青安
  • 13篇吴长福
  • 13篇马向阳

传媒

  • 74篇中国临床解剖...
  • 19篇中华创伤骨科...
  • 16篇中国脊柱脊髓...
  • 16篇中国组织工程...
  • 15篇中国矫形外科...
  • 12篇医用生物力学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0篇第一军医大学...
  • 9篇中国骨与关节...
  • 8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中华创伤杂志
  • 7篇中华骨科杂志
  • 7篇中国临床康复
  • 6篇中华手外科杂...
  • 6篇广东医学
  • 6篇中国解剖学会...
  • 5篇中国修复重建...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解剖学杂志
  • 4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14篇2013
  • 28篇2012
  • 34篇2011
  • 42篇2010
  • 36篇2009
  • 35篇2008
  • 34篇2007
  • 33篇2006
  • 35篇2005
  • 17篇2004
  • 23篇2003
  • 10篇2002
  • 15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3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成年猪脊柱制作胸腰段后凸畸形模型被引量:2
2009年
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的病因主要有先天性脊柱畸形、胸腰段脊柱骨折、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结核、椎体肿瘤、软骨发育不全等。2006年4月至2007年2月,我们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成年猪脊柱制作胸腰段后凸畸形模型,进行相关的生物力学实验。
丁晓琳孙建民王金国牟宗玲韩冬博王代宪赵卫东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畸形胸腰段后凸畸形胸腰段脊柱骨折强直性脊柱炎软骨发育不全
新型腰椎动态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新型腰椎动态内固定系统(D)ynamic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DIFS)对脊柱稳定性和间盘载荷的影响、系统内部应力分布、以及系统的疲劳性能。方法:利用新型钛合金材料(Ti-24Nb...
吴亚俊朱悦韩秀鑫郝玉琳赵卫东
文献传递
利用Mimics和Freeform建立下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建立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下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对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进行CT扫描,获得C4~7节段的断层图片,将数据保存为Dicom格式,导入Mimics 9.1软件进行三维几何模型重建,形成三维图像,利用Freeform软件进行模型修改和表面划分,以IGES格式转入有限元软件Ansys 9.0完成有限元模型建模。下颈椎韧带以非线性的弹性元素建模,韧带的起止点及横截面积根据文献确定,关节突关节定义为有摩擦系数、表面滑动接触关系。在C4施加40 N的预载荷,在1.8 N.m的力矩作用下使模型产生前屈、后伸、侧屈、旋转运动,将实验结果与Moroney等实验结果对比进行验证。结果建立了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下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整个模型共有145 570个节点,96 645个单元,模型在各种工况下的平均刚度与Moroney等的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利用Mimics和Freeform建立的下颈椎模型在一定条件下是有效的,可以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
苏再发贾连顺张美超陈雄生李家顺西永明李鉴轶赵卫东吴培增王芳泰
关键词:颈椎解剖学有限元分析非线性动力学
骨盆垂直不稳定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利用人体骨盆标本制作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模型,研究垂直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中骶髂复合体生物力学损伤特点。方法成年男性冰冻骨盆标本6具,固定于MTS生物材料试验机上以2m/s速度进行动态撞击,记录骶髂关节出现完全骨折脱位所需的最大撞击力及响应时间,用步态分析仪的动作捕捉系统测量骶髂复合体中韧带完全破坏时骶髂关节空间三维位移,解剖学方法观察骶髂复合体损伤特点。结果成功制备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损伤模型,单侧骶髂复合体完全损伤所需的撞击力峰值平均值(4.05±0.42)kN,标本响应时间平均值为(22.99±1.89)ms,骶髂关节最大垂直位移平均为(8.15±1.34)mm;骶髂复合体损伤以经骶髂关节骨折并脱位为多,髂腰韧带均表现为连同第四、五腰椎横突骨折,骶髂腹侧韧带相对薄弱易于髂骨止点处撕裂,骶髂后短韧带易发生髂骨侧的撕脱骨折,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及盆底肌肉损伤不明显。结论骨盆垂直不稳定性骨折中骶髂复合体损伤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当骶髂关节垂直位移超过0.9cm时提示后方骶髂复合体的韧带结构已全部破坏,骨盆环处于绝对不稳状态。
陈亮黄继锋赵卫东蔡贤华陈庄洪韦涛
关键词:骨盆骨折骶髂复合体生物力学
三种椎间融合器对腰椎节段即时稳定性影响的三维运动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比较3种不同类型的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8具人尸体新鲜腰椎3、4节段标本,模拟后路双侧植入3种椎间融合器。实验分4组7个状态:①对照组(完整标本,In-tact),②螺纹状融合器组(Interfix),③空心箱形融合器组(SynCage),④实心箱形融合器组(Prospace),后3组再分别固定椎弓螺钉钢板。随机安排每个标本的融合器植入顺序。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上测试不同状态的三维六个方向上的运动范围。结果各融合器的前屈运动范围与完整状态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融合器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17)。在后伸运动上,各融合器组较完整状态组以及各融合器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25)。侧屈方向,各组融合器的植入均明显提高了稳定性(P<0.01),不同融合器之间未表现有明显差异(P=0.15)。不同融合器组在旋转运动时的ROM均较完整状态明显增加(P<0.01),同时Interfix组与其它2组融合器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别(P<0.01),Prospace和SynCage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58)。后路固定椎弓螺钉钢板后,腰椎各向ROM值均较单纯的融合器固定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3种融合器之间在除外旋转运动的所有方向的稳定性无统计学差异。单独运用3种椎间融合器均无法在所有方向上达到与完整节段一致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昌耘冰徐达传尹庆水赵卫东艾福志黄文华
关键词:椎间融合器腰椎后路椎弓节段试验机
现实与虚拟互动技术及其在膝关节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运用现实与虚拟互动的骨科生物力学方法,对正常人体膝关节进行三维重建、图像分割,验证该法对于关节内外结构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去除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脂肪和结缔组织等软组织,保留完整的关节囊,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将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分别包埋。在膝关节标本上打上不共线的“立方体”形标志物,将实际膝关节、股骨、胫腓骨进行配准,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分析标志点空间位置的变化,对三维图像进行分析,并通过三维重建软件分析验证重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建立了膝关节的三维空间模型结构,通过该模型可直接观察到膝关节内外结构的运动信息,能够进行力学分析和测量,分析结果证明其在仿真分析中是可行的。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重建人体膝关节的三维空间几何模型,能够让人们直观地了解膝关节内部的运动信息,可直接进行结构力学仿真分析,模拟膝关节在各种负荷条件下各部位的应力、应变分布,为关节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简捷高效的实验方法。
高彦平赵卫东李义凯吴宇峰姜雪梅林斯萍钟世镇
关键词:膝关节
寰椎后路单或双层皮质骨螺钉固定强度的生物力学评价被引量:25
2005年
目的:测量单层皮质骨和双层皮质骨寰椎侧块螺钉固定与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强度,为临床选择寰椎后路螺钉固定的方式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利用12例新鲜的寰椎和第三颈椎标本,进行单层皮质骨和双层皮质骨的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固定,测试并比较其螺钉拔出强度。结果:双层皮质骨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拔出力最大,为1757.0±318.7N;单层皮质骨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1192.5±172.6N)与双层皮质骨寰椎侧块螺钉固定(1243.8±350.0N)及单层皮质骨C3椎弓根螺钉固定(1121.6±224.6N)的拔出力之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时宜选用双层皮质骨螺钉固定,而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选用单层皮质骨螺钉即可。
马向阳赵卫东尹庆水夏虹吴增晖李凭跃刘景发钟世镇
关键词:寰椎椎弓根螺钉侧块螺钉生物力学
重心移动式步行矫形器后钢缆的生物力学测试
2008年
目的:探讨重心移动式步行矫形器(RGO)后钢缆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使用S型拉力传感器测试18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病人配戴RGO行走时对后钢缆的拉力,并用关节角度计测量其行走时的髋关节摆动范围,取其均数作为力学测试的参考值。利用生物力学测试机(MTS858)参照此力学参考值,模拟步行周期对3组18件RGO样品的后钢缆固定螺丝进行疲劳实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损伤平面在T4~T12之间的完全性SCI患者在行走时对RGO后钢缆所产生的拉力,随体重的增加而递增,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18例病人的髋关节平均摆动范围是(19.56±1.69)°;3组样品RGO的后钢缆固定螺丝疲劳至断裂的平均次数分别为95450±2636、127171±27194及204620±7148(次),每组断裂次数平均值的上、下限值范围分别为92684<μ<98216、100756<μ<153586和196405<μ<212835,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国产RGO的后钢缆固定螺丝是其相对薄弱环节;体重在55kg以下、55~70kg及70kg以上的SCI患者,在配戴RGO行走分别达到各自相应步数之前,应及时更换其后钢缆的固定螺丝。
孙嘉利赵卫东欧阳钧唐丹欧阳亚涛钟世镇
关键词:脊髓损伤生物力学
一种人体骨科手术导航模板的制作方法及其阴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骨科手术导航模板的制作方法及其阴模,包括步骤:a、采集患者骨原始数据,在计算机上建立三维模型;b、分析所述三维模型,提取手术螺钉进钉部位附近的骨曲面图像,设计好螺钉定位杆;c、通过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与...
李鉴轶林荔军赵卫东王健张美超
枢椎后路侧块螺钉与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生物力学评价
目的:评价单皮质和双皮质枢椎侧块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为临床选择枢椎后路螺钉的固定方式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利用12具新鲜尸体枢椎标本,进行单皮质和双皮质的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固定,测试比较其螺钉拔出强
马向阳尹庆水吴增晖夏虹赵卫东李凭跃刘景发钟世镇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