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勇
- 作品数:112 被引量:637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土茯苓26‑34、茯苓8‑12、丹参13‑17、赤芍8‑12、当归8‑12、红花5‑7、紫草5‑7、白花蛇舌草13‑17、甘草5‑7;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
- 吕爱平郑光吕诚姜淼谭勇
- 文献传递
-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中成药及西药治疗IgA肾病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成药及西药治疗IgA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采集治疗IgA肾病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人工降噪后,分析中成药及西药治疗IgA肾病的用药规律。结果雷公藤多苷片、黄葵胶囊、止血片、百令胶囊等依次为治疗IgA肾病的高频中成药;免疫抑制剂、ACEI、糖皮质激素、ARB等依次为治疗IgA肾病的高频西药;雷公藤多苷片、黄葵胶囊和ACEI、ARB、糖皮质激素分别是联用时常用的中成药和西药。结论文本挖掘能够分析中成药及西药治疗IgA肾病的用药规律,获得的结果不仅反映了临床用药实际,而且拓展了临床用药的范畴与思路,为科学合理地使用中成药及西药提供了客观依据。
- 蔡峰郑光郭洪涛姜淼谭勇杨静张弛张志华吕爱平
- 关键词:IGA肾病文本挖掘中成药西药
- 白附子对正常和肾阳虚证大鼠毒性作用的差异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正常和肾阳虚证大鼠对白附子的毒性反应的差异。方法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肾阳虚证模型组和正常组,采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的方法造模,造模结束后,把两组大鼠随机分为低剂量、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给药组和空白组,每组8只;对各给药组大鼠连续14d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白附子溶液,剂量依次为0.32、0.64、1.28、2.56g/(kg·d),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4h后取血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技术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结果氢化可的松造模可引起血浆代谢物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水平和溶血磷脂酰胆碱(LPC)水平的下调。正常大鼠和肾阳虚证大鼠给予白附子后两者内源性代谢产物存在差异,随着白附子剂量的增加,正常大鼠LPC水平和LPE水平有下降的趋势,而模型大鼠LPC和LPE水平基本保持在稳定状态。结论肾阳虚证大鼠对白附子的毒性反应低于正常大鼠,印证了在证候理论指导下进行中药毒性评价的合理性。
- 谭勇李健陈杲吕诚赵宏艳吕爱平
- 关键词:白附子肾阳虚证毒性反应代谢组学
- 中医学创新方法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 2013年
- 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中医学创新方法体系对推动其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前期"中医药科学方法总论研究"的基础上,拟对中医学的4个一级学科创新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各学科主要科学问题范畴架构,在此基础上采用文本挖掘技术系统整理和分析各学科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创新方法特征;再利用TRIZ主流创新方法分析工具探索当代各学科不同维度、层次关键具体科学问题的优化解决方案。从而建立起全面、深入的中医学创新方法体系。
- 谭勇姜淼姜春燕吕爱平
- 关键词:中医学
- 白附片对正常和肾阳虚证大鼠毒性反应的比较研究
- 目的:
观察白附片对正常大鼠和肾阳虚证大鼠的毒性反应差异,探索基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评价中药毒性的科学、合理性。
方法:
建立肾阳虚证大鼠模型,从生化、免疫、病理、代谢组学等方面评价白附片对正常大鼠和肾阳...
- 谭勇
- 关键词:白附片毒性评价代谢组学
- 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生物膜的药效及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磺化物(andrographolide sulfonate,AS)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及其生物膜(biofilm,BF)的药效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倍比稀释法测定AS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生长曲线法测定不同浓度AS作用MRSA 24小时内的细菌时间—生长曲线;微孔板法测定不同剂量AS给药对成熟MRSA生物膜(MRSA biofilm,MRSA-BF)活菌量的影响;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不同剂量AS对成熟MRSA-BF的形态学变化;通过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法(UPLC-TOF-MS)分析不同剂量AS干预成熟MRSA-BF菌体的内源性代谢物谱特征。结果AS表现出显著的抗MRSA活性,MIC为50 mg/mL;12.5 mg/mL和6.25 mg/mL浓度的AS均可较好地抑制MRSA及其BF的生长,破坏已成熟的膜性结构,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代谢组学结果提示27个内源性终端代谢物是反映生物膜形成的代谢物,相关的生物通路有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A)、酪氨酸(tyrosine,Tyr)、色氨酸的生物合成以及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16个内源性终端代谢物是6.25 mg/mL AS干预MRSA-BF的代谢标志物,相关的生物通路为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18个内源性终端代谢物是12.5 mg/mL AS干预MRSA-BF的代谢标志物,通路分析未发现相关的生物通路;11个内源性终端代谢物是反映AS干预MRSA-BF的药效代谢标志物,其相关的生物通路包括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新生霉素的生物合成以及苯丙氨酸的代谢。结论AS对MRSA及其成熟生物膜均有抑制作用,抑制BF的机制与细菌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新生霉素的生物合成以及苯丙氨酸的代谢相关。AS可作为临床治疗MRSA-BF感染的潜在有效方案。
- 温博冯小玉张璐璐李丽Tariq Mahmood吕诚杨伟峰谭勇
-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代谢组学药效机制
- 大鼠肾阳虚证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观察糖皮质激素所造的肾阳虚证大鼠模型的内源性代谢物特征。方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模型给药组各8只;肌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造模;造模成功后,给予模型给药组大鼠白附片溶液灌胃,连续14d;末次给药24h后取血制备血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内源性代谢物。结果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和468.4m/z的未知化合物的谱峰峰形改变较为明显。发生改变的代谢物可作为肾阳虚证的生物标志物做进一步研究。结论从代谢组学分析中找出特异的标志性代谢产物,以利于深入研究中医证候的生物学本质。
- 姜春燕谭勇王秀娟王敏王培张秋云种涛
- 关键词:肾阳虚证大鼠模型代谢组学
- 疏肝活血化痰汤对脂肪肝大鼠血脂和肝脏病理的影响
- 疏肝活血化痰汤临床治疗脂肪肝有显著疗效,为进一步证实其药理作用,本实验用CCl4加高脂饲料造成肝损伤性脂肪肝动物模型,观察疏肝活血化痰汤对大鼠血脂和肝脏病理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应用该药提供实验依据.
- 谭勇车念聪
- 关键词:脂肪肝肝脏病理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刺五加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和前景被引量:9
- 2017年
- 刺五加是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影响作用。文章从刺五加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以及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病机探讨方面阐释了刺五加对血管性痴呆具有明确治疗作用。鉴于血管性痴呆发病率高,刺五加加工方便,文章展示了刺五加广泛的药用和食用前景,值得大力推广。
- 周珂谭勇刘忠第吕诚吕爱平
- 关键词:刺五加血管性痴呆
- 银屑病血热证与血燥证肠道菌群特征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究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和血燥证的肠道菌群差异。方法采集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血燥证患者以及健康人的新鲜粪便标本各15例,提取DNA、进行宏基因组学测序,分析各组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β多样性以及菌群差异。结果血热组、血燥组菌群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较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不同证型银屑病患者的肠道菌群有其独特组成,其中门水平的Firmicutes,属水平的Prevotella、Butyricimonas等在血热组和血燥组中均减少,种水平的Clostridium bartlettii、Citrobacter freundi和Dialister菌属等在血热组中增多,Megamonas funiformis菌种、Cellulophaga菌属等在血燥组中增多。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肠道菌群较健康人群发生了紊乱,血燥证较血热证菌群紊乱更严重;采用中药调整肠道菌群可作为治疗银屑病血热证和血燥证的潜在方案。
- 刘欣张广中张广中王晓旭谭勇谭勇林子量姜春燕
-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肠道菌群血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