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红艳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宫颈
  • 3篇宫颈癌
  • 2篇多态
  • 2篇遗传多态
  • 2篇遗传多态性
  • 2篇上皮
  • 2篇上皮内
  • 2篇上皮内瘤
  • 2篇皮内
  • 2篇子宫
  • 2篇内瘤
  • 2篇基因
  • 2篇疾病
  • 2篇宫颈上皮
  • 2篇宫颈上皮内
  • 2篇宫颈上皮内瘤
  • 2篇宫腔
  • 2篇宫腔镜
  • 2篇病例
  • 2篇病例-对照研...

机构

  • 8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8篇谢红艳
  • 8篇吴文清
  • 5篇包小梅
  • 3篇肖洪玉
  • 2篇黄丽葵
  • 2篇彭丽华
  • 1篇周蔚
  • 1篇李朝阳
  • 1篇夏曦
  • 1篇卢奕霞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子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10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及治疗价值。方法分析回顾采用LEEP对10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治疗情况。结果术后96例(96%)标本切缘未见CIN病变。术后病理诊断为:宫颈黏膜慢性炎症2例(2%),CINⅠ16例(16%),CINⅡ59例(59%),CINⅢ18例(18%),原位癌累及腺体伴早期浸润癌5例(5%);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者10例(10%),等级者83例(83%),升级者7例(7%)。结论 LEEP治疗CIN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只要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方法,注意术后病理观察,即可取得满意疗效,但术后仍需定期随访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谢红艳吴文清包小梅彭丽华黄丽葵
关键词:子宫颈电环切术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Glut1、HIF1α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 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 1α)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lut 1、HIF 1α在7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58例宫颈癌及30例癌旁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Glut 1和HIF 1α蛋白在宫颈癌、CIN和正常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变的进展,Glut1和HIF1α表达率均升高。但此两种蛋白在宫颈癌和CIN组织中的表达并没有呈现从子宫颈正常组织、上皮内瘤变、宫颈癌发展过程中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Glut 1和HIF 1α蛋白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宫颈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肖洪玉吴文清谢红艳包小梅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葡萄糖转运蛋白1缺氧诱导因子1Α
门诊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剪除术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在门诊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剪除术的可行性分析。方法回顾106例子宫纵隔患者,82例予局部麻醉下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剪除术(门诊治疗),24例予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脊膜外组织麻醉联合蛛网膜外麻醉(腰麻)麻醉下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住院治疗)。结果手术均1次成功,无并发症。两组间在子宫纵隔类型、手术时间、膨宫液用量、术中失血、术前妊娠成功率、术后妊娠成功率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组内术后妊娠成功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剪除术与电切术均为治疗子宫纵隔的有效方法,在门诊行局麻下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剪除术安全、可行,能节省时间,对患者影响小。
谢红艳吴文清周蔚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纵隔子宫成形术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功能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功能变化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complicatingpregnancy,HDCP)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设立正常非孕组(40例)、正常妊娠组(40例)和HDCP组(共60例,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前期和重度子前期分别为25、20和15例),以流式细胞数测定血小板总数,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小板颗粒膜旦白(GMP-140)、ELISA法测定血栓烷B2(TXB2)、β-血小板球旦白(β-TG)、测量血小板黏附率(PAdT)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结果(1)正常非孕组、正常妊娠组、HDCP组血小板数分别为(206±48)×109/L、(204±52)×109/L和(168±51)×109/L,HDCP组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0.05);(2)正常妊娠组与正常非孕组GMP-140分别为(12.2±3.8)μg/L、(7.9±2.8)μg/L,TXB2分别为(80.0±39.6)ng/L、(73.6±40.8)ng/L,β-TG分别为(18.5±9.8)μg/L、(16.3±9.5)μg/L,正常妊娠组各指标均较正常非孕组明显升高(P<0.05);而HDCP组GMP-140、TXB2和β-TG分别为(25.1±3.8)μg/L、(107.6±32.8)ng/L和(23.9±9.2)μg/L,较正常非孕组和正常妊娠组明显升高(P<0.01);(3)正常非孕组、正常妊娠组、HDCP组血小板黏附率(PAdT)分别为(18±9)%、(20±8)%和(30±10)%,血小板聚集率(PagT)分别为(28±10)%、(29±10)%和(40±12)%,HDCP组高于正常非孕组和正常妊娠组(P<0.01),并随病情加重而呈增高趋势。结论血小板的活化、黏附、聚集功能的改变可能参与了HDCP的发生、发展过程。
吴文清谢红艳卢奕霞包小梅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血小板聚集高血压
宫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和治疗女性不孕症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26例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检查病例。结果原发不孕1265例,发现宫腔病变536例(42.37%),按发病率前3位分别是子宫内膜息肉221例(17.47%)、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151例(11.94%)、不全纵隔子宫62例(4.90%)。继发不孕1861例,发现宫腔病变552例(29.66%),按发病率前3位分别是子宫内膜息肉170例(9.13%)、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134例(7.20%)、宫腔粘连89例(4.78%)。原发不孕症与继发不孕症的宫腔情况在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不全纵隔子宫、宫腔粘连、子宫发育不良、正常宫腔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子宫内膜息肉组、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组、不全纵隔子宫组、宫腔粘连组、正常宫腔组术后妊娠率分别是46.91%、24.83%、38.46%、65.22%、12.88%。结论不孕症患者中宫腔疾病发病率高,宫腔镜是检查及治疗宫腔因素引起不孕症的可靠方法。
谢红艳吴文清夏曦
关键词:宫腔镜不孕症宫腔疾病
XRCC3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XRCC3)Thr241Met多态性位点在广东人群中的分布,并分析其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PCR-RFLP检测158例宫颈癌患者及年龄相匹配的164例正常人群XRCC3Thr241Met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并分析该位点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Thr241Me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Met可能增加个体患宫颈癌的风险(OR=1.983,95%CI=1.364~2.883,P=0.000),提示Thr241Met多态性可能与个体患宫颈癌风险相关;但Thr241Met多态性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Thr241Met多态性可能与宫颈癌风险相关,Met等位基因可增加个体患宫颈癌的风险,但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肖洪玉吴文清包小梅谢红艳
关键词:宫颈癌病例-对照研究XRCC3基因遗传多态性
分娩镇痛对产妇T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隙-硬膜外间隙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时产妇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5 0例足月产妇随机分为2组,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C组)各25例。A组行CSEA分娩镇痛。方法 选L3~4间隙为穿刺点,腰麻用药为20μg芬太尼,硬膜外用药为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C组未行分娩镇痛。2组产妇在宫口开大2~3cm(T1),胎儿勉出时(T2)、分娩后24h(T3)采血,用放免法检测皮质醇,流式细胞仪法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并分别记录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1)第一产程活跃期A组比C组明显缩短(P<0.05),在第二、三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2组无差异;(2)皮质醇浓度在T2时间点A组明显低于C组(P<0.05);(3)2组母血CD3+、CD4+、CD4+/CD8+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在T3时间点降低显著(P<0.05),且C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CSEA分娩镇痛可缩短第一产程活跃期,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能够减轻疼痛等应激反应对产妇免疫功能的抑制。
谢红艳李朝阳吴文清彭丽华黄丽葵
关键词:分娩镇痛麻醉T细胞亚群
广东人群XRCC1-Arg399Gln多态性与宫颈癌风险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广东人群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Arg399Gln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广东地区162例宫颈癌病人及年龄相匹配的183例正常人群XRCC1-Arg399Gln基因型分布频率及其与宫颈癌风险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Arg399Gln基因型Arg/Arg、Arg/Gln和Gln/Gln频率分布无统计学意义,Arg399Gln多态性不增加个体患宫颈癌的风险;但Arg399Gln多态性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Arg/Gln和Gln/Gln基因型在宫颈癌Ⅲ期患者中频率显著高于Arg/Arg基因型,这一结果提示Arg399Gln多态性可能与宫颈癌预后有关。结论XRCC1-Arg399Gln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生无相关性,但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有关,等位基因Gln可能作为判断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肖洪玉吴文清谢红艳包小梅
关键词:宫颈癌病例-对照研究XRCC1基因遗传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