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家科

作品数:17 被引量:200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植被
  • 5篇岩溶
  • 5篇植被恢复
  • 3篇岩溶区
  • 3篇植被恢复过程
  • 3篇小气候
  • 2篇地下河
  • 2篇地下河流域
  • 2篇演替
  • 2篇育林
  • 2篇育苗
  • 2篇造林
  • 2篇蒸腾
  • 2篇蒸腾速率
  • 2篇日变
  • 2篇日变化
  • 2篇石漠化
  • 2篇树种
  • 2篇树种育苗
  • 2篇水分

机构

  • 17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7篇覃家科
  • 12篇陆树华
  • 11篇吕仕洪
  • 10篇向悟生
  • 10篇王晓英
  • 9篇李先琨
  • 6篇欧祖兰
  • 4篇黄玉清
  • 4篇区智
  • 3篇莫凌
  • 2篇蒋忠诚
  • 2篇侯满福
  • 2篇叶文培
  • 2篇姜光辉
  • 2篇袁维圆
  • 1篇殷兴华
  • 1篇王冬梅
  • 1篇张中峰
  • 1篇袁维园

传媒

  • 5篇广西植物
  • 5篇广西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中国岩溶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桂林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被引量:18
2006年
在广西桂林兴安县红壤侵蚀区人工设置4种植被恢复模式(阔叶树区、药材区、果树区和毛竹杉木区),研究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下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变化趋势,并与桂林灵川县境内自然植被演替过程的草丛阶段、灌丛阶段、针阔混交林阶段和常绿阔叶林阶段的土壤理化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下的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含水量明显增加,与自然演替4个阶段的土壤容重和含水量变化一致。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恢复模式和外套自然演替的土壤pH值均趋向增加,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但是土壤钾素含量与磷素含量都偏低,需要通过施肥加以缓解。在红壤侵蚀区通过人工手段进行植被恢复,能够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肥培肥功能,对加速侵蚀区植被恢复有意义。
陆树华李先琨吕仕洪向悟生欧祖兰覃家科王晓英叶文培
关键词:红壤植被
广西岩溶植被演替过程中主要小气候因子日变化特征被引量:26
2004年
选择广西不同气候带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岩溶区作为研究区域,调查和监测了岩溶植被演替过程中主要小气候因子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石荒漠阶段和草丛阶段,群落光照强、土温和气温高、空气相对湿度低,时间波动比较明显:灌丛阶段群落冠层以下的照度、气温均较低,随时间变化的幅度不大,而冠层以上的光照强度和气温均出现了大幅上升,而且随时间变化的幅度较大;落叶阔叶林阶段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阶段群落内部的照度、气温及土壤温度均大幅降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较大水平,主要小气候因子的时空变化比较平缓。主要小气候因子的时空动态与群落结构和群落种类组成特征密切相关。
向悟生李先琨吕仕洪陆树华覃家科欧祖兰区智
关键词:岩溶植被演替日变化空气相对湿度
桂西南峰丛洼地退化植被土壤种子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采用野外取样和盆栽试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桂西南不同演替阶段退化植被的土壤种子库进行初步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其结果:(1)厚度为20cm的表层土壤的种子库密度,其值变动于0~1125粒·m^-2;(2)在物种丰富度和数量上占优势的种类均是草本植物,其中又以禾亚科、菊科的植物为主,灌木种类和数量较少,无乔木种类出现;(3)种子多集中在上层或接近上层,并且自上而下递减明显;(4)11月份采样的各演替阶段的种子库的物种丰富度和密度普遍比5月份相应演替阶段的高;(5)任两演替阶段的土壤种子库相似性较低,但出现在相邻的两个演替阶段相似性系数比相邻较远的两个演替阶段的相似性系数要高;(6)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相关性不管在早期阶段还是中后期阶段都不紧密,而且从草丛阶段向乔灌林阶段演替,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有降低的趋势。结果表明:对桂西南峰丛洼地退化植被,有必要开展人工诱导促进封山育林区植被恢复,从而构筑具有较高生态效益的生态防护林体系。
欧祖兰吕仕洪陆树华王晓英向悟生覃家科
关键词:峰丛洼地土壤种子库演替阶段储量
青檀光合作用和荧光特性对岩溶区不同生境的响应被引量:9
2009年
在岩溶石质山区,研究了不同生境下青檀的光合和荧光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山顶青檀叶片的光饱和点(336μmol.m-2.s-1)、光补偿点(10.93μmol.m-2.s-1)较山脚高;在同一光照强度下,山顶青檀有着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而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水势却低于山脚;山顶青檀的荧光参数Fm、Fv、Fv/Fo、Fv/Fm、Fv’/Fm’均低于山脚。在低光下,山脚青檀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率(ΦPSⅡ)较大;在强光下,山顶青檀的qP较大,而山脚和山顶青檀的ΦPSⅡ几乎没有差别;山顶青檀保持相对较低的暗呼吸速率。
王晓英黄玉清王冬梅陆树华覃家科
关键词:青檀叶绿素荧光参数岩溶区生境
广西岩溶乡土树种育苗及造林研究被引量:27
2006年
观察测定2002~2005年期间,在广西平果县果化镇龙何生态重建示范区内育苗与造林的20种岩溶乡土树种的苗木成活率和植株生长量。结果表明,苗圃育苗的19种岩溶乡土树种的种子的发芽率较高,苗木生长比较正常,大部分树种的苗木均表现出早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的势头。直播造林的树种中,以苏木(Caesalpinia sappan)的苗木最好,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和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的苗木次之,其他种类则较差;植苗造林的苗木成活率多在80%以上,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主要有茶条木(Delavaya toxocarpa)、伊桐(Itoa orientalis)、楹树(Albizzia chinensis)、广西顶果木(Acrocarpusfraxinifolius)和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等,而蝴蝶果(Cleidiocarpon cavaleriei)、南酸枣、狗骨木(Cornus wilsoniana)、苹婆(Sterculia nobilis)、东京桐(Deutzianthus tonkiensis)、海南椴(Hainania trichos perma)和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等树种的生长则较慢。
吕仕洪李先琨陆树华向悟生覃家科欧祖兰王晓英
关键词:岩溶乡土树种育苗造林
喀斯特生态重建果园土壤养分季节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在喀斯特生态重建示范区李果园、黄皮果园、火龙果园内设置样地,对其土壤中氮磷钾土壤养分含量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果园中氮、磷、钾养分元素含量随着果树生长周期对营养吸收量不同而呈现季节性变化,土壤中氮磷钾含量空间垂直变化性变化明显,从土壤表层向下逐渐减少;在相关性方面,全氮和水解性氮相关性显著,全磷与有效磷相关性显著,全钾与有效钾不相关。9月示范区果园土壤氮的含量丰富,磷的含量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而钾的含量严重不足。喀斯特石漠化区土层薄,水土保持能力差,养分不足、季节性差异大的环境特点制约了生态重建工作。根研究结果,建议在喀斯特石漠化区开展生态重建时,应对其土壤环境进行调查,针对不同立地类型实施土壤改良,选择适宜的物种栽植,遵循生态恢复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
覃家科殷兴华吕仕洪杨承伶
关键词:石漠化生态重建
桂西南岩溶地区珍稀濒危树种育苗与造林初报被引量:21
2009年
2003~2005年,在广西平果县龙何示范区对10种岩溶珍稀濒危树种的育苗和造林的技术及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苗圃育苗的9个树种中,仪花和广西顶果木的发芽率不足50%,其他树种则在70%以上;蒜头果有轻微性的根结线虫危害,其他树种的病虫害很少,大多数树种苗木均表现出早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的势头。在直播造林中,苏木的效果最好,蒜头果次之,而蝴蝶果、广西顶果木和海南椴等很差;任豆、东京桐等5个树种的植苗造林成活率超过75%,其中任豆和广西顶果木的株高平均年生长量大于40cm,东京桐、蝴蝶果和海南椴等树种则小于25cm。
吕仕洪李先琨陆树华向悟生覃家科王晓英
关键词:岩溶珍稀濒危树种育苗造林
桂林岩溶区青冈栎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关系初步研究被引量:24
2008年
在自然条件下,对桂林岩溶区青冈栎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初夏季节青冈栎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曲线,午间光合速率明显降低。青冈栎光合"午休"主要由气孔导度降低引起;通径分析表明,环境因子中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温度对青冈栎光合速率直接影响最大;光合有效辐射对青冈栎光合速率直接影响不显著,而主要是通过其它因子间接影响光合速率。
张中峰黄玉清莫凌覃家科王晓英袁维圆
关键词:岩溶区青冈栎光合速率环境因子通径分析
西南喀斯特地区四种植物水分生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通过对喀斯特地区的4种植物红背山麻杆、圆叶乌桕、青檀和水冬瓜的水分特征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植物的组织含水量、临界饱和亏缺和需水程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其抗旱能力以青檀最强;水分利用效率饱和点以落叶灌木红背山麻杆最高,在600μmol.m-2·s-1左右,光辐射与气孔导度呈对数关系;而三个落叶乔木树种的WUE的光饱和点均在400μmol·m-2·s-1左右,光辐射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呈线性极显著相关关系;观测结果没有显示蒸腾饱和现象。
莫凌黄玉清覃家科王晓英陆树华袁维圆
关键词:相对含水量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西南喀斯特地区
木美地下河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与恢复对策被引量:7
2005年
研究了云南省木美地下河流域岩溶区主要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并将其与生境相似的广西田阳县 南部岩溶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作比较。结果表明,云南木美地下河流域存在四种植被类型:草丛、灌丛、幼 林、成年林,其物种多样性均比广西田阳县同类型群落低,以Simpson指数为例,田阳灌丛为27.79,而木美灌 丛中最高仅为10.99,田阳幼林为25.24,木美仅为4.69。随着植被恢复演替的进展,木美群落物种多样性逐 渐增加,至成年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达到最大值,外来种消失。从对比分析结果可知,要保护木美流域的物种多 样性、防止外来种入侵、维护流域生态系统安全,则应重新整合土地资源,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实施退耕还林工 程,提高植被覆盖率。
覃家科李先琨姜光辉侯满福
关键词: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