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伟群

作品数:96 被引量:59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电气工程
  • 15篇兵器科学与技...
  • 8篇电子电信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6篇电磁
  • 25篇电磁发射
  • 19篇脉冲
  • 17篇电流
  • 13篇电枢
  • 11篇大电流
  • 10篇脉冲功率
  • 10篇纳秒
  • 10篇纳秒脉冲
  • 9篇电接触
  • 9篇滑动电接触
  • 8篇电容
  • 8篇绝缘
  • 8篇放电
  • 7篇脉冲大电流
  • 7篇发射器
  • 5篇闪络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值模拟
  • 4篇导轨

机构

  • 88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2篇中国科学院研...
  • 8篇南京理工大学
  • 5篇太原理工大学
  • 5篇北京特种机电...
  • 3篇西北核技术研...
  • 3篇天津职业技术...
  • 2篇黄冈师范学院
  • 2篇中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航空工程...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电力科学...
  • 1篇黑龙江北方工...
  • 1篇上海市计量测...
  • 1篇常州容大结构...

作者

  • 96篇袁伟群
  • 76篇严萍
  • 17篇徐伟东
  • 16篇赵莹
  • 12篇张东东
  • 12篇徐蓉
  • 12篇王珏
  • 11篇邵涛
  • 10篇王志增
  • 8篇张适昌
  • 8篇栗保明
  • 7篇陈允
  • 7篇孙鹞鸿
  • 7篇潘洋
  • 6篇孙广生
  • 6篇徐蓉
  • 6篇任成燕
  • 6篇成文凭
  • 5篇霍荣岭
  • 4篇高迎慧

传媒

  • 22篇强激光与粒子...
  • 16篇高电压技术
  • 11篇电工电能新技...
  • 4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高压电器
  • 2篇弹道学报
  • 2篇第九届高功率...
  • 2篇首届全国脉冲...
  • 2篇第2届全国脉...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火力与指挥控...
  • 1篇科技导报
  • 1篇计量学报
  • 1篇绝缘材料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兵工学报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光通信技术
  • 1篇火炮发射与控...
  • 1篇电气应用

年份

  • 5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12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磁轨道发射装置中导轨几何参数对电感梯度的影响被引量:22
2009年
利用Ansoft-Maxwell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两根平行长直铜导轨简单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的模型。在导轨材料、求解器、求解精度等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选取轨道发射装置中可能采用的几种主要截面形状(包括矩形、T形、环形以及盈月形)的导轨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单独改变某一参数,研究了导轨的宽度、高度、间距、内径、角度等各种几何参数与其电感梯度的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电感梯度随着两导轨之间的间距/(环形及盈月形)导轨的内径的增大而增大;导轨的宽度(矩形)/厚度(环形)、高度(矩形)/角度(环形)越小,电感梯度越大;导轨间距一定时,导轨截面面积越小,导轨的电感梯度越大;而当导轨间距一定时,对相同截面积的矩形截面导轨,宽高比(w/h)越大,电感梯度越大。采用非常规截面形状导轨,有可能获取更大的电感梯度值。
周媛严萍袁伟群孙立强
关键词:电磁发射有限元分析
高频电磁轨道发射器的滑动电接触实验研究
电磁轨道发射器通过大电流产生的电磁力推动在导轨间自由滑动的电枢进行高速度发射。由于电枢高速度运动,在大电流驱动、摩擦生热和电流加热的作用下,电枢与导轨之间的滑动电接触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发射器的寿命和效率。高...
徐伟东袁伟群陈允戴艺波杨丹严萍李军
关键词:电磁发射滑动电接触
一种数字化高压直流电源
一种数字化高压直流电源,包括功率主电路,基于DSP的数字化控制电路和基于PC机的上位机控制程序。功率主电路包括三相整流单元[1]、软启动单元[2]、滤波单元[3]、谐振逆变单元[4]、高频高压变压器[5]、倍压电路[6]...
严萍张春林高迎慧袁伟群
文献传递
电磁轨道发射系统建模与试验研究
本文对电磁轨道发射中的电动力学和牛顿力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轨道发射的仿真模型;该模型可对发射过程中的电流、电压、速度等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实际发射试验结果对仿真模型进行了检验与校正,结果表明该模型的仿真结果与轨道发射实验结...
孙立强袁伟群严萍
关键词:电磁发射仿真模型脉冲功率PSPICE电动力学
文献传递
电磁轨道发射器结构刚度系数与刨削形成被引量:7
2014年
在电磁发射过程中,当电枢的速度达到一定值时,轨道就会产生刨削缺陷。一旦轨道发生刨削缺陷,就会影响发射器的发射速度,严重时轨道被废弃。因此避免刨削的形成,有助于发射器寿命的提高。本文使用ANSYS软件对一种试验型小型方口径电磁轨道发射器进行仿真,进而得到了不同电流条件下发射器内膛的导轨变形和结构刚度系数分布,并对不同材料的轨道的刨削位置进行统计。本文发现,试验型电磁轨道发射器导轨结构刚度系数分布的不均匀性是诱导刨削形成的原因之一。
杨丹袁伟群赵莹陈允王咸斌严萍
电感储能型大电流毫秒级脉冲源研制被引量:7
2020年
减小关断开关耐受电压和提高负载电流峰值是电感储能型脉冲功率电源研究的难点。基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结构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meat grinder电路,采用大匝比的耦合电感线圈,并利用IGBT自身反并联二极管使电路自恢复过程自发进行,最终电路主体只用了两个IGBT构成电感储能型脉冲电源的拓扑。该拓扑降低了对开关管的控制要求,同时可以产生几十千安大电流,具有重频运行的潜力。该文对电路动态过程分阶段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电路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该电路可产生波形平滑、峰值较高的电流输出。基于仿真分析的拓扑,该文研制了4.61kJ的电感储能型脉冲功率电源,采用20:1的大匝比耦合电感线圈,并进行试验测试,负载电流峰值达到30.40kA,脉宽1.7ms,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吻合较好。
王延张东东付荣耀付荣耀袁伟群
关键词:电感储能脉冲功率电源大电流放电
电磁发射装置绝缘支撑结构多场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为探究各种因素对绝缘支撑结构性能的影响,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建立发射装置二维瞬态模型,以麦克斯韦方程、热传导方程、动力学方程作为依据,主要分析绝缘支撑结构的温度和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电磁发射过程中,轨道引起的绝缘支撑结构温升约10K;局部应力最高值远小于绝缘材料的抗张强度。因此,总体上看,轨道对绝缘支撑结构的影响很小。
李丹徐蓉袁伟群严萍
关键词:电流密度温度应力
强流脉冲对结构体冲击力的数值模拟及试验被引量:4
2010年
为深入了解轨道型电磁推进装置工作时由脉冲电流形成的冲击力的特点,以探索改善轨道支撑结构的有效方法,设计了一套冲击力试验系统,并运用数值模拟技术计算了相关试验情况。试验系统利用C型单体电枢作为冲击力源测试得到了不同脉冲电流作用下的冲击力波形,对两条波形曲线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ANSYS/Multiphysics对处于电、磁、力耦合场环境中的电枢进行了数值计算,着重对电枢的耦合力场环境进行了模拟,计算出了电枢的电磁驱动力和电磁压紧力,分析了电枢在力场中的结构应力和形变。结果显示,数值计算方法和试验方法得到的电磁驱动力曲线和冲击力曲线前半部分的波形基本一致,而峰值点则随着脉冲电流的增加差值有所增大,但仍具有一定的跟随性,证明了试验方法对冲击力捕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同时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李敏堂严萍袁伟群孙鹞鸿孙连华邵涛刘传谱
关键词:电枢脉冲电动力
高速电枢的尾翼结构设计及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设计了T2LXD1系列电枢,分析了6061-T6铝合金材料的弹塑性特点,利用线性强化理论和接触理论并结合ANSYS软件,建立了T2LXD1系列电枢弹塑性接触模型,研究了电枢尾翼结构对电枢/导轨滑动界面接触状态的影响规律,得到了界面接触力、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分布等状态参数的数值模拟结果。利用短导轨电磁驱动系统,进行了T2LXD1系列电枢滑行实验,分析了电枢/导轨界面滑磨状态,比较了滑行性能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长尾翼电枢并不能带来实际接触面积的增加,电枢的滑行性能随着电枢尾翼长度的增加反而减小;对于柔顺性好的电枢和短导轨来说,适当增加滑动界面的预紧接触力能够提高电枢的滑行性能。
李敏堂潘如政王凤忠严萍袁伟群陈允徐伟东
关键词:固体电枢尾翼结构电磁驱动接触压力
电磁发射中铝电枢与不同材料导轨间的滑动电接触特性被引量:51
2013年
电磁轨道发射中,电枢与导轨间的滑动电接触状况直接影响发射效果和身管寿命。为此对发射过程中滑动电接触特性开展了研究,探寻改善电枢与导轨接触界面接触状态的方法。在充电电压和放电时序相同的条件下,将铝电枢分别在T2紫铜、H62黄铜、6061铝合金3种材料导轨上进行发射试验,测量炮口电压和电枢电流并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接触材料间的接触电阻曲线。通过对比分析曲线,得到电枢与不同材料导轨间的接触状况及转捩规律。结果表明:在上述3种试验条件下,所有接触电阻曲线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和转捩特点,而且铝电枢与铝导轨间的电接触性能最佳,接触电阻最小且发射后的导轨表面状态最好。根据转捩经常发生于电流下降至峰值电流80%~90%的时刻的特点,采用提高驱动电流的大小,使电枢在此之前出膛的方法,能有效避免转捩发生。
陈允徐伟东袁伟群赵莹严萍兰国峰
关键词:接触电阻滑动电接触转捩电枢导轨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