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矿床
  • 3篇地质
  • 3篇成矿
  • 2篇地质特征
  • 2篇岩株
  • 2篇找矿
  • 2篇钼矿
  • 2篇钨矿
  • 2篇矿床地质
  • 2篇矿床特征
  • 2篇花岗闪长斑岩
  • 2篇斑岩
  • 2篇
  • 2篇
  • 1篇地质特征及成...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矿
  • 1篇多金属矿床
  • 1篇找矿标志
  • 1篇找矿潜力

机构

  • 6篇安徽省地质矿...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篇董会明
  • 3篇傅建真
  • 3篇支利赓
  • 2篇李春麟
  • 2篇张德会
  • 2篇王德恩
  • 2篇余心起
  • 2篇吴德根
  • 2篇周翔
  • 2篇曹诚
  • 1篇任明君
  • 1篇朱瑞
  • 1篇汪永辉
  • 1篇李永成

传媒

  • 4篇安徽地质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矿床地质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皖南东源含W、Mo花岗闪长斑岩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2008年安徽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在皖南祁门县东源发现WO3资源量大于9.62万吨的斑岩型白钨矿床,且钼矿化有望达到大型规模,实现了皖南地区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东源矿区所处的皖南地区介于北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和南部钦杭成矿带之间,属于全国19个成矿区带之外的非重点成矿区带。
周翔余心起王德恩张德会李春麟傅建真董会明
关键词:花岗闪长斑岩辉钼矿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点成矿区带白钨矿床
皖南东源钨钼矿床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皖南东源钨钼矿床是根据1∶20万祁门幅水系沉积物测量在东源地区圈出的W、Mo、Bi、Ag、As、Pb、Zn等元素综合异常,通过开展1∶10000土壤测量,成果显示:在东源地区W元素存在一个规模巨大的等轴状面型异常,面积达2km2以上,浓集中心明显,具浓度分带,浓集值高,与其重叠的异常元素有Mo、Ag、Cu、Bi、Sb等。经工程验证,在异常浓集中心的东源岩体中找到了斑岩型钨钼矿床。在其外围Mo、Cu异常显著的江家岩体和东源岩体东北部蚀变带中也发现了较好的钼矿体或矿化体,具有进一步寻找其它金属矿床潜力。
傅建真董会明
关键词:钨钼矿找矿潜力
安徽省歙县古祝钼(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歙县古祝钼(铜)矿床,位于江南地块中的江南古隆起带内部的白际岭岛弧带,五里亭—长陔NEE向构造岩浆带内。矿区变质流纹凝灰岩,已变为绢云母石英片岩,形成挤压片理化带,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主体构造为NE向断裂,具有规模大、逆冲和斜向逆冲的特点。成矿母岩为晚侏罗纪世细粒斑状花岗闪长岩,同熔型。矿床以钼矿体为主,次为铜矿体;钼矿石矿物以辉钼矿、黄铁矿为主,铜矿石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为主。燕山时期,江南陆内造山带形成于壳―幔相互作用等深部过程,随着祁门深大断裂伸展、冲断等转变,岩石圈减薄发生减压熔融,基性岩浆底侵在壳幔边界并使下地壳局部熔融产生中酸性岩浆。岩浆演化分异,钼在岩浆热液中富集,最终演化为含矿热液。随着应力转变,矿质析出,沉淀成矿。
曹诚吴德根支利赓李永成董会明
关键词:矿床成因找矿标志
安徽省绩溪县际下钨(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绩溪县际下钨(钼)矿区位于扬子陆块,江南古隆起带北东倾伏端,宁国墩—五城边界断裂从矿区南侧通过,矿区位于仁里复向斜中的际下村轴隆部位。矿体赋存于震旦纪蓝田组及南华纪南沱组中,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矿石类型:透闪石—硫化物型、细脉型、含砾凝灰质板岩—石英细脉型和石英脉硫化物型。矿床具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特征。燕山时期,江南陆内造山带形成于壳―幔相互作用等深部过程,随着宁国墩—五城深大断裂伸展、冲断等转变,岩石圈减薄发生减压熔融,基性岩浆底侵在壳幔边界并使下地壳局部熔融产生中酸性岩浆。岩浆演化分异,钨在岩浆热液中富集,最终演化为含矿热液。随着应力转变,矿质析出,沉淀成矿。
吕经美任明君支利赓吴德根董会明
关键词:矿床特征成矿条件分析
安徽省休宁县清坑钼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2016年
休宁县清坑钼钨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地块中的江南古隆起带内部的白际岭岛弧带,五里亭—长陔NEE向构造岩浆带南侧。矿区绢云母石英片岩,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NE向断裂规模较大,具逆冲和斜向逆冲特点。成矿母岩为晚侏罗纪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同熔型。燕山时期,江南陆内造山带形成于壳―幔相互作用等深部过程,随着祁门深大断裂伸展、冲断等转变,岩石圈减薄发生减压熔融,基性岩浆底侵在壳幔边界并使下地壳局部熔融产生中酸性岩浆。岩浆演化分异,钼在岩浆热液中富集,最终演化为含矿热液。随着应力转变,矿质析出,沉淀成矿。
汪永辉曹诚支利赓朱瑞董会明
关键词:矿床特征
皖南东源含W、Mo花岗闪长斑岩及成矿年代学研究被引量:76
2011年
在详细野外观察、剖面测量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江南古陆"东段北缘的皖南祁门东源含W、Mo斑岩体进行了锆石U-Pb测年,重点讨论了成岩成矿关系和成矿物质来源。东源中细粒似斑状花岗闪长斑岩呈小岩株产出,SHR IMP锆石U-Pb测年结果为(146±1)M a,其内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为(146.4±2.3)M a,成矿与岩体形成同期,均形成于晚侏罗世。辉钼矿的Re含量(22.02×10^-6-98.09×10^-6)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源。
周翔余心起王德恩张德会李春麟傅建真董会明
关键词:花岗闪长斑岩SHRIMP锆石U-PB测年RE-OS测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