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明玉
- 作品数:7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9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分层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对照组进行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训练各45min,共90min,每天1次,每周5次,6周共30次。治疗组同样进行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训练各30min,同时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30min,每天1次,每周5次,6周共30次。采用Brunnstor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及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在Brunnstor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比较、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具有可比性。治疗后,Brunnstor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比较:治疗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也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均更明显(P<0.01);两组Fugl-Meyer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 梁天佳吴小平莫明玉
- 关键词:偏瘫上肢功能上肢康复机器人
- 电子生物反馈治疗配合咽部冰刺激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配合咽部冰刺激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电子生物反馈配合冰刺激(咽部、口腔)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64.27%(P〈0.05)。结论:电子生物反馈治疗配合咽部冰刺激可有效改善早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咽部、口部肌肉群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莫明玉吴小平梁天佳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早期康复疗效
- 脑出血患者偏瘫急性期体位护理的循证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思维方法,探讨脑出血患者偏瘫急性期体位护理策略。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0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分为循证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循证组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运用循证护理理论,有效地解决患者的临床问题,包括:良肢位超早期介入、个体化的康复模式、规范的培训、鼓励患者家属的参与、持续质量监控、系统全面循证的康复护理工作指南;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结果:两组病人住院14 d时,特定康复知识知晓率循证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循证组病人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见并发症压疮、关节挛缩、肩关节脱位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指导偏瘫急性期患者体位护理,以最佳证据的护理措施运用于临床,可提高护理干预的有效性,确保了病人的整体护理质量。
- 卢桂花赖海燕莫明玉刘海华卓新凤
- 关键词:循证护理脑出血
- 手抓握训练联合上肢机器人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观察手抓握训练联合上肢机器人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脑功能重组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机器人训练组及联合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抓握强化训练,每天训练120 min,机器人训练组患者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天训练120 min,联合治疗组患者则给予手抓握强化训练及上肢机器人训练各60 min.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Brunnstorm分期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采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检查各组患者脑功能重组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机器人训练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Brunnstorm分期评分[分别为(4.36±0.62)分、(4.43 ±0.45)分和(5.35 ±0.55)分]、上肢Fugl-Meyer评分[分别为(45.56±8.32)分、(46.64 ±7.16)分和(55.82 ±6.88)分]及MBI评分[分别为(58.71 ±7.56)分、(56.52±7.11)分和(82.62 ±8.58)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P<0.05).fMRI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后3组患者执行对指任务时其躯体感觉激活区体积、大脑总兴奋区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并以联合治疗组的脑区激活范围较显著(P<0.05).结论 手抓握强化训练及上肢机器人训练均能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上述两种疗法联用具有协同功效,能进一步促进脑梗死患者大脑皮质功能重组,显著提高患者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梁天佳吴小平龙耀斌周开斌黄盛才廖明珍莫明玉曹锡忠
- 关键词:上肢运动功能脑功能重组功能性磁共振
- 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功能性磁共振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经机器人辅助训练后其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及脑功能重组情况.方法 共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6例,均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天训练120 min,每周训练5d,共训练6周.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Brunnstorm分期评定、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于上述时间点采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观察患者脑功能重组情况.结果 治疗后入选患者Brunnstorm分期评分[(5.35±0.45)分]、Fugl-Meyer上肢评分[(55.85±8.16)分]及MBI评分[(82.71±7.80)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fMRI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后入选患者执行对指任务时其感觉运动激活区体积[(612.25土302.15)mm3]较治疗前激活体积[(380.36±154.11) mm3]明显增大(P<0.05);治疗后入选患者执行对指任务时脑总的激活区体积[(19 625.26±8453.37) mm3]亦显著大于治疗前激活体积[(9014.16±3278.41) mm3] (P <0.05).结论 上肢机器人辅助训练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大脑皮质功能重组,显著提高患者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梁天佳吴小平龙耀斌周开斌黄盛才廖明珍莫明玉曹锡忠
- 关键词:上肢运动功能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重组
- 上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康复中的作用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USN)患者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USN综合训练,观察组在接受上述治疗同时进行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USN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MBI、USN评定均有明显好转(P<0.01),且观察组3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可有效提高USN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USN程度。
- 梁天佳吴小平莫明玉
- 关键词: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上肢康复机器人
- 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90例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各30例,3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治疗1组同时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2组在进行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时加以功能性电刺激,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及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价,比较3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1组比对照组两项评分改善明显(P<0.05),治疗2组比对照组两项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2组比治疗1组两项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有效促进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同时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则康复疗效更显著。
- 梁天佳吴小平莫明玉
- 关键词:偏瘫上肢功能上肢康复机器人功能性电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