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春节
- 作品数:71 被引量:18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引入哑变量的广西尾巨桉人工林地位指数模型拟合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通过对广西中南部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人工林树高—林龄生长规律及其建模的研究,为广西尾巨桉人工林产量预估、间伐抚育培育大径材和林分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北回归线以南广西中南部地区118块尾巨桉人工林20 m×20 m的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地调查获取的基础数据,对不同立地环境优势木高-树龄生长曲线模型进行拟合,经引入哑变量对最优生长模型进行选择。根据基准年龄时优势木树高变化值,结合生长特性确定指数级间距并划分地位指数级。结果表明:树高生长的最优基础模型和引入哑变量的优化模型均为Richards方程,哑变量模型的R^(2)和RMSE分别为0.983和2.160;单形和多形生长方程的卡方值χ^(2)分别为7.465和5.699,精确度p分别为0.877和0.970;地位指数表编制时,确定基准年龄为6年,并将指数级确定成2 m为间距,划分为6个地位指数级(17、19、21、23、25、27 m)。Richards导向曲线方程和引入哑变量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精度检验、卡方检验及残差检验均表明:所选理查德生长方程与所编地位指数表适用于研究区域人工林,能客观反映该区域尾巨桉人工林的生长状况。同时,构建的立地质量等级哑变量模型有益于提高建模的精确度和适用性。
- 陆海飞徐建民刘望舒李光友范春节梁保智张磊
- 关键词:尾巨桉地位指数表
- 巨桉耐寒无性系井冈1号的选育被引量:3
- 2014年
- 采集抗寒巨桉单株的萌芽条,通过组培方式繁殖试验苗,以邓恩桉、赤桉、巨桉无性系Eg5、广林九、巨赤桉无性系DH201-2、尾巨桉无性系DH3229等品系作对照,经过多点对比试验的生长观测、抗寒性调查、抗雪压调查以及主要病虫害抗性的测定与调查,综合评价了井冈1号的生长与适应性,并讨论了井冈1号的适宜栽培区域和发展前景。结果表明:井冈1号的抗寒性与邓恩桉、赤桉接近,但抗雪压能力较邓恩桉、DH3229好,井冈1号的保存率、高生长和胸径生长均比邓恩桉、赤桉、Eg5等抗寒品系好。
- 曾炳山裘珍飞刘英李湘阳范春节周国华葛明亮赖伟鹏
- 关键词:耐寒巨桉无性系
- 培养基调节对黑木相思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以增殖率较低的21号黑木相思无性系继代苗为材料,希望通过培养基调节,提高生产效率,为推动规模化发展打下基础。通过单因子试验,以苗高、新芽数、愈伤质量和苗木生物量为衡量指标,筛选出最佳的大量元素、6-BA、IBA及糖用量。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含量对愈伤质量和生物量影响显著,以MS大量最好;6-BA含量对苗高、新芽数、愈伤质量都产生显著影响,以不加6-BA苗高最高,6-BA 0.5 mg/L获得最多5.4个新芽/苗,6-BA 1.0 mg/L愈伤质量最大,IBA浓度只对新芽数产生显著影响,以IBA 0.5 mg/L新芽数最多,糖对所有指标产生显著影响,当糖20 g/L时,苗木生长最高,糖20~30 mg/L时,新芽数、愈伤质量和生物量最大。
- 裘珍飞曾炳山李湘阳范春节刘英
- 关键词:黑木相思培养基增殖培养
- 巨桉AGO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解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中Argonaute (AGO)的功能,经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巨桉中存在14 个AGO 基因家族成员,基因长度为2676-3225 bp,编码的蛋白质具有保守的Piwi、PAZ、DUF1785 结构域.巨桉EgrAGOs 基因可分为3 组,内含子和外显子结构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组内成员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保守性较高,同源性分别达到88.14% 和82.97%.EgrAGO 基因分布于第2、4、7、8、10、11 条染色体上,在进化过程中存在着串联复制和大片段基因复制机制.预测巨桉的大部分AGO 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和胞质中,表现出偏碱性和亲水性,具有较高的脂溶指数.基因表达分析表明,桉树EgrAGO成员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与木材形成相关的组织/ 器官中有较高的表达.这些为深入研究EgrAGO 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范春节闫慧芳裘珍飞曾炳山刘英李湘阳王象军郭光生
- 关键词:桉树基因家族生物信息
- 越南奇楠沉香组织培养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越南奇楠沉香组织培养的方法。该方法为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至丛芽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出丛芽;再将丛芽接种到继代增殖培养基继续培养;然后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生根后进行炼苗和田间栽培管理。本发明方法获得越南...
- 李湘阳曾炳山裘珍飞刘英范春节徐大平
- 热带木本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中细菌污染的处理方法
- 热带木本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中细菌污染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抗生素,过滤灭菌后加入到增殖培养基中配制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培养热带木本植物的增殖苗,植株生长状态相对良好,挑选可见细菌菌落相对较少的增殖苗进行试验;在...
- 范春节曾炳山裘珍飞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桉树转基因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桉树转基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无菌桉树增殖芽苗的准备,S2、发根农杆菌的活化和培养,S3、外植体的浸染,S4、共培养,S5、发根诱导和培养,S6、组织化学或荧光检测,S7、PCR检...
- 范春节徐建民罗萍裘珍飞曾炳山
- 文献传递
- 伐桩高度对猴耳环人工药材林萌芽更新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不同伐桩高度对猴耳环人工林萌芽更新与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于2016年惠州市惠阳区良井镇前锋村,以480 d的猴耳环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30、60、90、120 cm的伐桩高度进行采伐,以去枝留顶和去枝截顶2种方式为对照,分析不同伐桩高度对伐桩萌芽率、存活率、萌条数、萌条生长和生物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伐桩高度120 cm的萌芽点数和萌条数量最多,伐桩高度90 cm的萌条长度和萌条生物量最大,与对照相比,伐桩高度对萌芽率和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萌芽点数、萌条数、萌条基径、长度和生物量影响显著;伐桩的萌条数、基径、长度和生物量均随伐桩高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总体而言,4种伐桩高度中,90、120 cm的伐桩在萌条数量、基径、长度和生物量方面萌芽更新效果最好。伐桩高度90~120 cm是猴耳环人工药材林适宜的采伐高度,可获得较大的萌芽林生物量。
- 闫晶晶王雪鑫李梅金文云陈祖旭范春节黄世能
- 关键词:猴耳环萌芽更新生物量
- 南洋楹5个无性系苗木光合作用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南洋楹(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A1、A8、B7、B8、D1共5个无性系苗木进行光合生理特征测定,探究其日净光合速率、日蒸腾速率特性及叶片位置与日平均净光合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洋楹日净光合速率曲线与日蒸腾速率曲线在多云条件下均呈现单峰式,最高峰出现在10:00—12:00时;不同无性系苗木叶片位置对日平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同,A1、A8、B7、B8无性系的上层叶片与中层叶片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下层叶片,而D1无性系苗木不同位置叶片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
- 徐双刘英曾炳山范春节
- 关键词:光合作用
- 桉树草甘膦耐性浓度的筛选及其生理代谢的影响
- 2025年
- 以尾巨桉DH3229为材料,使用不同浓度草甘膦进行喷施处理,观察其生长,并对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脯氨酸、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喷施稀释200倍的草甘膦(2.4 g/L)导致桉树叶片枯死,整株死亡,为尾巨桉DH32-29的致死浓度。在此过程中CAT、POD、SOD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急剧降低,其中稀释600倍草甘膦(0.8 g/L)处理时CAT、POD活性最高,而在稀释400倍草甘膦(1.2 g/L)处理时SOD活性最高。MDA和脯氨酸含量则随着草甘膦浓度升高而增加,说明高浓度草甘膦对桉树幼苗伤害较大。为进一步明确草甘膦对桉树生长的影响,使用稀释200倍的草甘膦进行喷施处理,观察和分析处理不同时间对桉树生长和生理的影响,发现桉树幼苗经过16 d处理整株完全枯死。与不同浓度处理相似,随着处理时间增加,CAT、SOD、POD活性缓慢升高后急剧下降,其中CAT、SOD活性在处理8 d时最高,POD活性在处理6 d时活性最高。而叶绿素含量也随着处理时间延长不断降低。
- 王学君庞贞武张双张双刘关君范春节
- 关键词:尾巨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丙二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