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霞
- 作品数:27 被引量:135H指数:7
- 供职机构: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孕妇乙肝病毒携带﹙AsC﹚状况、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对采用乙肝高效人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HB疫苗)联合注射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及婴儿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孕妇分为HBsAg阳性组和HBeAg阳性组,两组新生儿产后12h内注射HBIG和HB疫苗,产后1个月和6个月接受HB疫苗注射。产后12-15个月抽一次婴儿血查抗HBs和HBsAg,共随访257例,对两组婴儿及不同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婴儿的抗HBs和HBsAg阳性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母亲HBsAg阳性组和HBeAg阳性组的婴儿免疫应答率及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婴幼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母亲HBsAg阳性组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婴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母亲HBeAg阳性组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的婴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相同的HBIG和HB疫苗制剂及规范的注射条件下,母亲HBeAg阳性增加婴幼儿乙肝病毒携带及免疫无﹙低﹚应答,分娩方式对此无影响,母乳喂养有一定影响。
- 胡美霞王小兰胡芸
- 关键词: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免疫应答分娩方式母乳喂养
- 剖宫产瘢痕妊娠经不同手术方式处理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经不同手术方式处理的临床效果,探讨CSP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手术治疗的362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三组:B超引导下刮宫术121例(A组)、腹腔镜下或经阴道CSP清除术+子宫下段缺陷修补术78例(B组)和宫腔镜下CSP清除术163例(C组)。比较分析各组CSP的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胚物残留情况。结果三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胚物残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B组[(142.8±9.6)mL]>A组[(73.4±3.6)mL]>C组[(63.6±7.5)m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术中并发症的发生(0/78)与A组(10/1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CSP术中出血量A组[(98.6±5.6)mL]>B组[(89.5±6.2)mL]>C组[(73.6±5.7)m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和手术成功率三项指标B组分别与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治疗CSP具有安全、有效和微创的特点,但对不同类型CSP安全和疗效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治疗前应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和CSP分型,采用适宜手术方式,达到减少出血和提高治愈率的目的。
- 胡美霞张莹胡泊
-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腹腔镜宫腔镜刮宫术
- 穿透性胎盘植入并子宫破裂3例诊治分析
- 2015年
- 穿透性胎盘是指绒毛侵入子宫肌层,且穿透子宫壁达浆膜层,可导致子宫破裂者.Lemercie等[1]报道平均发病率为1:7000,近年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穿透性胎盘植入致子宫破裂者往往术前难以及时诊断,处理不当可能危及母婴生命.现将本院救治的3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病例1,33岁,因停经29周,下腹隐痛20余天,加重2天入本院.入院前2天当地医院诊断“先兆早产”予硫酸镁治疗,症状稍缓解后再次出现腹痛,以右下腹为主.G6P2,顺产2次.体检:T 36.5℃,P88次/分,R 20次/分,BP 129/80 mmHg.腹部妊娠隆起,软,脐平面偏右5 cm处压痛(+),反跳痛(±);子宫轮廓清,胎心145次/分,刺激有弱宫缩。
- 周世琼胡美霞杜玉丹
- 关键词:穿透性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平均发病率医院诊断子宫肌层下腹隐痛
- 胎盘植入致子宫自发性破裂三例报告分析
-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致子宫自发性破裂的高危因素和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医院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例胎盘植入穿透子宫致子宫自发性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患者术前误诊为阑尾炎,1例术前诊断为胎盘...
- 易鹏胡美霞
- 关键词:子宫破裂病理机制胎盘植入子宫手术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手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s)患者宫腔镜手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80例EPs患者临床资料。80例EPs患者均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收集患者资料,术后随访12个月,依据超声或C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未复发组及复发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构建宫腔镜手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结果:80例EPs患者宫腔镜术后复发17例,复发率为21.25%(17/80)。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息肉数量和手术切除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息肉数量、手术切除方式是影响EPs患者宫腔镜手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最终建立EPs患者宫腔镜手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为P=e^(x)/(1+e^(x)),其中e为自然对数,X=-3.791+1.329×息肉数量的赋值+1.436×手术切除方式的赋值;EPs患者宫腔镜手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8,95%CI为(0.695,0.927)。EPs患者宫腔镜手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的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09,将息肉数量、手术切除方式代入风险预测模型中,计算得出P值,其中P≥0.127时,认为EPs患者宫腔镜手术后复发风险较高。结论:EPs患者宫腔镜手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息肉数量、手术切除方式,构建EPs患者宫腔镜手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可对EPs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进行评估,为临床及时制订干预措施提供指导。
- 庞宁宁余晓芳吴谋平胡美霞蔡婕
-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复发
- 脐动脉血流S/D值异常对围产儿结局影响的探讨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导致脐动脉血流S/D值?脐动脉S/D值?异常的相关因素及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806例妊娠晚期经彩超检测脐动脉S/D值异常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导致脐动脉S/D值异常的相关因素及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结果导致脐动脉S/D值异常的原因主要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缠绕或扭转、胎盘因素等,上述各种原因导致脐动脉S/D值异常程度不同,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盘因素更为明显,脐动脉S/D值(4以上者分别为47.65%、43.75%。脐动脉S/D值越高,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增加越明显(P(0.05)。结论围产儿结局不仅与脐动脉S/D值有相关性,更与导致脐动脉S/D值异常的原因有关,其可作为判断胎儿安危的可靠指标。如能尽早监测到脐动脉S/D异常及其相关因素,予对症治疗,加强胎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胎儿预后则得以改善。
- 胡美霞李承华李静熊姗姗
- 关键词:脐动脉S/D值
- 妊娠期贫血病因及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针对本地区妊娠期贫血的原因,制定具体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99例研究组贫血孕妇进行病因诊断,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同期304例贫血孕妇为对照组,采取经验治疗。对2组孕妇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中缺铁性贫血达95.3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34%。分娩前贫血状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在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妊娠期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针对贫血原因制定具体治疗方案可有效纠正贫血状况,显著改善母儿结局。
- 陈丽华胡美霞彭群英管建粉王宁宁杨舟
- 关键词:贫血妊娠期病因
- 双侧子宫动脉结扎处理剖宫产术中大出血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共22例行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处理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例中20例患者行子宫动脉结扎术后出血明显减少及停止,保留子宫成功,无晚期产后出血,恶露10-40d干净,产后4个月随访组中母乳喂养率89.5%。结论子宫动脉结扎术是处理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一种有效、快捷、安全的止血措施,尤为适合子宫创面广泛出血且止血困难的产妇。
- 王小兰杨敏岳涛胡美霞王宁宁
- 关键词:子宫动脉结扎剖宫产产后出血
- 九江市危重孕产妇转运及抢救状况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了解近五年九江市危重孕产妇转运及抢救的状况,探讨更加有效的危重孕产妇转运及救治的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07年6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五年救治的由外院转运来的危重孕产妇临床资料275份,统计资料包括孕产妇一般信息、转运前后诊治过程、孕产妇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危重孕产妇转运医院主要为一、二级医院。危重孕产妇的主要病种为产科出血、重度子痫前期及其并发症、妊娠合并心脏病和血液系统疾病。产科出血及失血性休克共115例,占41.8%,其次重度子痫前期及其并发症87例,占31.6%。结论提高民众围生期保健的意识,加强基层医院产科建设、建立健全产科急危重症抢救常规和孕产妇急救转诊管理体系是控制孕产妇死亡和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关键。
- 王卫星胡美霞陈丽华胡泊余伟根
- 关键词:危重孕产妇转运
-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41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和内分泌特征,寻求早期诊断和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证据。方法回顾41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内分泌特征。结果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以月经稀发、闭经、高雄激素血症、黄体生成素(LH)升高及LH/卵泡刺激素(FSH)增大为主要特点。结论月经稀发、闭经、高雄激素血症及多囊卵巢是诊断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依据,LH升高,LH/FSH增大是其重要的内分泌特征,降低血清T、LH水平可发展有规律的排卵功能。
- 胡美霞梅园园
- 关键词: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