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志明

作品数:190 被引量:1,946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69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7篇石油与天然气...
  • 39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98篇页岩
  • 54篇页岩气
  • 34篇气藏
  • 30篇渗流
  • 27篇低渗
  • 27篇岩心
  • 23篇油藏
  • 22篇低渗透
  • 21篇储层
  • 14篇压裂
  • 14篇岩心夹持器
  • 13篇气井
  • 13篇孔隙
  • 13篇核磁共振
  • 12篇砂岩
  • 12篇核磁
  • 11篇解吸
  • 9篇砂岩气藏
  • 9篇渗透率
  • 8篇盐岩

机构

  • 162篇中国石油天然...
  • 57篇中国科学院
  • 26篇中国科学院大...
  • 22篇中国石油
  • 11篇中国石油勘探...
  • 5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西南...
  • 3篇中国工程院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90篇胡志明
  • 80篇端祥刚
  • 77篇高树生
  • 58篇熊伟
  • 35篇郭为
  • 27篇常进
  • 25篇沈瑞
  • 25篇刘华勋
  • 24篇于荣泽
  • 22篇张晓伟
  • 18篇孙玉平
  • 14篇周尚文
  • 13篇叶礼友
  • 13篇左罗
  • 11篇刘先贵
  • 11篇武瑾
  • 10篇李武广
  • 10篇薛惠
  • 9篇刘华林
  • 8篇郭和坤

传媒

  • 17篇天然气工业
  • 8篇特种油气藏
  • 7篇石油学报
  • 7篇天然气与石油
  • 7篇科学技术与工...
  • 6篇天然气地球科...
  • 5篇大庆石油地质...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断块油气田
  • 3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煤炭学报
  • 2篇石油钻探技术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渗流力学进展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物理学报

年份

  • 7篇2025
  • 22篇2024
  • 8篇2023
  • 19篇2022
  • 11篇2021
  • 14篇2020
  • 8篇2019
  • 14篇2018
  • 13篇2017
  • 8篇2016
  • 14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1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页岩有机质含量确定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页岩有机质含量确定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确定待测页岩样品中黏土矿物中的各矿物的质量百分比;确定待测页岩样品的单位质量信号量;根据确定的黏土矿物中各矿物的质量百分比,待测页岩样品的单位质量信号量及预先确定的单位...
端祥刚胡志明常进顾兆斌沈瑞陈学科
改进的页岩气五区复合产能模型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21年
产能是评价页岩气田开发效果的核心指标,其中页岩气高压物性、超临界解吸、多重微观流动机理以及应力敏感性的综合非线性效应对产能的贡献程度不可忽略。由于前人提出的产能模型考虑的非线性影响较为单一,关于综合研究非线性因素对产能贡献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基于常规五区复合线性流模型,耦合了气体的非线性效应和缝网应力敏感性,建立了改进的复合线性流模型并得到产能半解析解,通过实例验证产能解的可靠性和明确优化了影响产能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①该模型综合考虑气体产出过程中非线性效应对产量的影响,计算精度大幅提高,可合理评价预测气井中长期的产能大小;②裂缝半长越大,产能越大,应尽可能造长缝;主裂缝簇间距和导流能力过高或者过低,储层的动用程度变化不明显,主裂缝簇间距和导流能力取值可分别优选在10 m左右和4.0×10^(−15) m^(3)左右。应力敏感系数越大,产能越低,压裂过程应优选性能优良的支撑剂或设计裂缝面滑移以提高裂缝导流能力;③水平井巷道间距和水平段长度对于提高储层动用程度效果是可观的,在实际生产中巷道间距可优选500 m,同时建议可适量部署长度2000~3000 m的水平井进行技术攻关。研究成果可紧密联系现场开发,合理评价预测产能及指导优化压裂设计参数以最大限度提高页岩气采收率,具备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许莹莹胡志明端祥刚端祥刚常进
关键词:页岩气线性流产能预测影响因素
测试中、高渗岩心液测渗透率的非稳态滴定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中、高渗岩心液测渗透率的非稳态滴定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标准容器、岩心夹持器、ISCO泵、压力传感器及接液管;其中,所述标准容器经由入口阀门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上游端入口相连,该岩心夹持器的出...
刘华勋熊伟高树生叶礼友安为国胡志明朱文卿张春薛蕙
文献传递
页岩基质供给能力的物理模拟和产气规律被引量:2
2018年
页岩基质供给是页岩气井生产后期稳产的关键。为研究基质到缝面的供给机理和规律,建立了龙马溪组样品基质到缝面一维流动的物理模拟方法,应用修正后的Langmuir模型,进行了产气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页岩生产初期递减快,中后期递减慢并保持长期稳产;页岩基质压力传递慢,吸附气解吸导致动边界内压降漏斗形状反转;结合修正的Langmuir模型计算结果和等温吸附曲线认为,龙马溪组页岩的临界解吸压力为15 MPa,当储层压力低于临界解吸压力时,吸附气动用程度大幅度增加;页岩生产以游离气为主,基质内的吸附气动用程度低。
王霖胡志明胡志明高树生熊伟陈学科
关键词:页岩气基质裂缝物理模拟产气规律
一种利用甲烷气测定页岩孔隙体积的核磁共振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甲烷气测定页岩孔隙体积的核磁共振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待测页岩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扫描,获得岩心T<Sub>2</Sub>谱;向所述待测页岩岩心中注入预定压力的甲烷气体,并同时进行核磁共振的持...
顾兆斌端祥刚沈瑞周广照胡志明孙威孙佃庆常进
一种页岩储层黏土矿物导电性测量及模型构建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储层黏土矿物导电性测量及模型构建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黏土矿物中包括的纯物质,制备纯物质样品,分别测量得到各纯物质样品的实测导电性参数;将获取的各纯物质按选定比例混合得到黏土矿物样品,测量得到...
端祥刚王红岩李嫣然胡志明常进申卫兵陈学科
一种页岩气单井首年生产状态的自动识别方法及模型
本发明涉及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页岩气单井首年生产状态的自动识别方法及模型。本发明以数据为驱动的深度学习算法为基础,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页岩气单井首年生产状态的自动识别方法。本发明完全根据页岩气井开采...
于荣泽董大忠张晓伟胡志明郭为孙玉平李俏静康莉霞王玫珠刘钰洋
一种测量页岩吸附气量与游离气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页岩吸附气量与游离气量的方法,该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页岩岩心样品,测得基本物性参数;2)进行衰竭开发实验,绘制生产时间和实验总产气量关系曲线;3)根据校正的游离气量计算公式和校正的兰格缪尔吸...
端祥刚胡志明常进沈瑞顾兆斌陈学科张彦从
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剩余油微观分布被引量:23
2011年
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下克拉玛依组砾岩油藏已投入开发50多年,现处于中高含水期,采收率低。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储层目前含油饱和度,建立孔隙半径与横向弛豫时间的转换关系,定量分析剩余油在微观孔隙中的分布规律,进而确定相应提高采收率措施。实验结果表明:目前剩余油主要分布于中小孔隙之中,其中可动用油藏储量占目前剩余油储量38%。实验结果对制订油藏剩余油挖潜措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刘红现许长福胡志明
关键词:核磁共振砾岩储层剩余油孔隙结构
川南海相深层页岩气“极限动用”开发实践被引量:14
2022年
为高效开发川南海相深层页岩气,在“极限动用”开发理论指导下提出深层页岩气开发的基本思路和解决方案,并开展具体应用实践。针对页岩气开发影响因素多、单井产量偏低、多处于效益边际等问题,建立“透明地质体”,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多因素评价、全生命周期持续优化,最大限度平衡生产目标与开发成本的关系。提出“极限动用”开发方案为:①计算“黄金靶体”指数,精准确定水平井钻井靶体位置,通过地球物理等多手段精准刻画页岩储集层,构建地下“透明地质体”;②优化钻完井工艺,通过降温、降密度、优化钻井液性能提升关键工具适用性,建好开发井,综合考虑地应力、裂缝等特征,有效构建“人造气藏”;③通过高效管理、建立学习曲线和优化排采制度,全生命周期提质提效,实现“极限动用”开发。实践表明,川南深层页岩气单井预测最终可采储量(EUR)比上一年提高10%~20%。
马新华王红岩王红岩刘勇赵群胡志明刘勇
关键词:页岩气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