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元翎

作品数:39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文学
  • 6篇曲化
  • 4篇小说
  • 4篇草堂
  • 3篇代文
  • 3篇艺术
  • 3篇诗余
  • 3篇拟话本
  • 3篇明词
  • 3篇话本
  • 3篇古代文学
  • 3篇《草堂诗余》
  • 3篇草堂诗
  • 3篇词曲
  • 3篇词坛
  • 2篇性文学
  • 2篇选本
  • 2篇音乐
  • 2篇英雄情怀
  • 2篇中国古代文学

机构

  • 36篇黑龙江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哈尔滨金融学...

作者

  • 38篇胡元翎
  • 2篇张彤彤
  • 2篇梁雪
  • 1篇刘雪莲
  • 1篇丁立云
  • 1篇宋学达
  • 1篇张笑雷
  • 1篇霍洪波

传媒

  • 5篇学术交流
  • 4篇文学遗产
  • 3篇文学评论
  • 2篇黑龙江教育学...
  • 2篇求是学刊
  • 2篇北方论丛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红楼梦学刊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文史知识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天中学刊
  • 1篇厦门教育学院...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韵文学刊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8
  • 1篇199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李渔拟话本篇首诗词浅探被引量:3
2003年
李渔拟话本的篇首诗 ,较之话本及早期拟话本 ,其随意性不见了 ,而代之以功能性的明确———概括主题 ;较之话本及早期拟话本 ,篇首诗被作者忽略的情况不见了 ,而代之以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 ,成为全篇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胡元翎
关键词:拟话本功能性
漫说李纨被引量:6
1997年
漫说李纨胡元翎在人们头脑中,李纨的形象似乎再清楚不过也简单不过。她就是“槁木死灰”,她就是妇德妇功的化身。俞平伯先生曾说过:“谈《红楼梦》尽可以撇开李纨、巧姐等”①。难道真是这样的吗?如果我们不把李纨简单地看作是一种思想的传声筒,而是耐心地追循她的心...
胡元翎
关键词:李纨《红楼梦》《儒林外史》文化艺术悲剧意蕴王夫人
曲兴词未亡--明拟话本所用词调与明部分词调曲化之关系考察
2016年
本文通过考察明拟话本小说中《西江月》《如梦令》等常用词调,认为从话本发展而来的明代拟话本仍部分地葆有话本说唱文学的特质,特别是在词调运用方面已形成说唱文学流行性、娱乐性、甚至应歌性的审美惯性。随着通俗文学的日渐兴盛,文人在转而为词时亦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本文发现恰是此类词调在明词中亦大多被称之为俗调,词家会不自觉地把时曲民歌风味融入其中,形成明词曲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胡元翎
关键词:拟话本词调
从“骨相仅存”到肌肤丰盈——李渔戏剧对小说重写的原则之二被引量:4
2003年
李渔“无声戏”与“稗官为传奇蓝本”的提法已明示在李渔意下小说与戏剧的密切关系 ,即异中之同。但小说与戏剧的同中之异也不可忽略 ,李渔的戏曲观念与小说观念绝不能混同。李渔戏剧对小说的重写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融入了他对戏剧、小说最基本的观念。在小说细节、情境叙写与人物描摹等方面 ,揭示两大体裁的不同景观。
胡元翎
关键词:重写
陆游词之缺失及原因探析被引量:7
2006年
检视陆游词会发现诸种缺失:与苏轼词比欠气象,与辛弃疾词比欠气韵,与秦观词比欠情韵。我们遗憾地说:陆游没能成为一流词家。归结其原因,不仅关涉作者自身,亦应关涉诗词这两种文体的不同特质。从词之为词的本体论角度看,陆游对词之为词特质不甚明了,对词的认识时有矛盾。其词之创作亦始于交际之功用,导致词之特质之一,即私人化写作这一效应未发挥出来。再从作家生命情感体验的独特性方面来看,其疏放之性情又较“词心”有一段距离。
胡元翎
关键词:情韵文学评论
论朱淑真诗词的女性特色被引量:33
1998年
胡元翎
关键词:女性特色中国古代文学诗词女性文学
李渔《蜃中楼》对“柳毅”故事的重写被引量:10
2002年
本文联系“柳毅”故事的缘起及流变,仔细挖掘李渔《蜃中楼》对“柳毅”故事重写过程中的主要变化因素:故事类型、柳毅形象、人与龙关系的嬗变,由此发现李渔不同于前人的创作心态:求俗求实,求新求奇。据此还可肯定,“柳毅”故事的沿革过程是从基于宗教文学、贵族文学的重教义、礼法向基于平民文学的重世俗人情、个体价值的渐变过程。
胡元翎
关键词:故事类型重写贵族文学平民文学宗教文学礼法
晚明嘉兴布衣词人王屋之交游及交游词考论
王屋虽是晚明嘉兴一位布衣词人,然存词量位居明代词人第二位,而且其交游十分广泛,可贵及名门望族。其丰富的交游活动,如雅集唱和,如围绕其词集之评价,不仅对王屋的生活、性情及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柳州词派的形成,对晚明...
胡元翎张彤彤
关键词:交游
文献传递
高濂词、曲、剧之融通及其研究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明代词曲家高濂的词、曲、剧创作表现出相互融通之特点:高濂词中77%为联章体,作为曲家,他更多接受的是联章与曲的承接链,以曲式的铺排来展现词中的闲逸之趣;高濂对散曲投入颇深,故形成惯性而间接影响到其艳情词的曲化元素的融入,既细腻入情又直陈流利;高濂《玉簪记》的形成和曲词风格皆与词体有着密切关联。对高濂进行文体融通之研究,既顺应了明代词曲统观的特殊背景,又在词曲文体互动研究方法论上具有启示意义,并为认识明代复杂的词曲互动现象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
胡元翎
论杨慎词曲的“互融”“互异”兼及“明词曲化”的研究理路被引量:1
2011年
一代词宗杨慎"以曲入词"现象关涉词、曲两大文体间的复杂渊源,关乎"明词曲化"的研究理路。因此不能不予以特别关注。本文通过考察,发现杨慎词曲存在"互融"与"互异"的现象。其互融是基于他对词曲同是流行音乐文学的认识,词的曲化既包涵了对《草堂》类词的承袭,也包涵对当时流行音乐的代表——明散曲的吸纳;其互异是基于他仍存有词曲之分的理性认识,或者说词曲的文体功能仍保存不同的态势。杨慎词曲的互融互异恰是明人在词曲关系方面不同认识的缩影,词的曲化或者说是词体的流行音乐化因素不时在其中起着作用。
胡元翎张笑雷
关键词:词曲关系曲化明词文体功能音乐文学《草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