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生彬
- 作品数:12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西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项目"对村级卫生机构卫生服务行为的影响
- 肖生彬
- 西部农村居民就诊单位选择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4
- 2005年
- 肖生彬颜虹党少农李强康轶君谢红
- 关键词:就诊单位选择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村卫生室西部农村地区卫生发展
- 运用人体测量法评估中国西部40个县农村3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被引量:21
- 2005年
- 目的运用人体测量法评估中国西部40个县3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和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获得7252名3岁以下儿童,以身长和体重作为衡量儿童营养状况的指标,采用Z值法以WHO/NCHS参考人群为标准评估该儿童群体的营养状况.结果年龄别身高(HA)Z值的标准差波动在1.10~1.30,年龄别体重(WA)Z值的标准差波动范围较大在1.06~1.40,特别是对1岁以内的儿童.与WHO/NCHS参考分布相比,该儿童群体的HAZ值和WAZ值显著左移约1个单位,身高别体重(WH)Z值左移约0.4个单位,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的总患病率分别为23.0%、22.6%和7.5%,各地区县儿童的营养不良患病情况差异较大.营养不良患病情况在出生后3月龄内较低,其生长迟缓的患病率为5.9%~9.0%,低体重患病率为1.1%~3.5%,6月龄后患病率迅速上升,在15月龄左右达到20%~30%,此后有所下降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低体重与生长迟缓和消瘦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15和0.636(P<0.01),发育迟缓与消瘦间没有发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40个县儿童的整体营养状况受到了不良影响,意味着该地区儿童的营养不良不仅仅是个别或部分儿童的健康问题,相对于WHO/NCHS参考人群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低的HA可能是该地区儿童的主要问题.单独使用WA时解释要谨慎,因为它无法区分生长迟缓或低体重.准确收集年龄数据和准确测量身长体重是运用人体测量法评估儿童营养状况的关键.
- 党少农颜虹曾令霞王全丽李强谢红肖生彬康轶军
- 关键词:儿童营养状况低体重营养不良月龄分生
- HBV Pre S1蛋白在酵母细胞中的转录激活功能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索应用双杂交体系统克隆与乙型肝炎病毒 (HBV)PreS1蛋白结合的肝细胞受体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编码HBVPreS1全序列或部分序列与酵母蛋白GAL 4DNA结合区域融合蛋白的酵母表达质粒 ,应用这些质粒转化酵母报道菌株SFY52 6 ,检测 β 半乳糖苷酶活性作为酵母中转录激活的指标。构建编码PreS1全序列与GAL4DNA结合区域融合蛋白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质粒 ,与CAT报道质粒共转染肝癌细胞系Huh 7,使用薄层层析法检测细胞提取物的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活性。结果 全序列PreS1蛋白与GAL4DNA结合区域的融合蛋白在酵母细胞中呈现转录激活功能 ,其转录激活序列被定位于PreS1第 2 1~ 47氨基酸之间。全序列PreS1蛋白与GAL 4DNA结合区域的融合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未呈现转录激活功能。结论 HBVPreS1蛋白在酵母细胞中的转录激活功能 ,限制了研究人员应用酵母双杂交体系统克隆与PreS1结合的HBV受体。然而 ,PreS1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未呈现转录激活功能。
- 肖生祥吴艳红曹振平楚雍烈王翠玲肖生彬彭宣宪
- 关键词:HBV转录因子酵母
- 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一次加样法检测血液HBV DNA
- 2002年
- 目的 消除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BV)实验中 2次加样带来交叉污染的机会 ,提高PCR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 通过设计内部、外部引物的不同长度和不同反应浓度 ,改变退火温度 ,建立半巢式PCR一次加样法检测HBVDNA。 3个PCR引物同时加入反应管进行 2次PCR反应 ,在一个反应管内完成巢式PCR。结果 该法可检出 4个分子的目的基因片段。在 16例ELISA和常规PCR检测HBV阴性的血清标本中 ,半巢式PCR一次加样法检出 2例阳性。结论 该方法简便、敏感、特异。与ELISA同时应用 ,可提高临床标本HBV阳性检出率 ,减少假阴性 。
- 肖生祥闰呼玲吴艳红肖生彬
- 关键词:乙型肝炎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血液HBV
- 陕西关中农村地区两所中学学生贫血原因的探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索陕西关中农村地区中学生贫血发生的原因。方法对陕西关中农村地区两所中学1 135名学生进行膳食调查和贫血筛检,筛检出贫血者,作为贫血组,并在非贫血者中选取与贫血者同年龄、同性别的个体作为非贫血组,测定两组平均红细胞体积、血清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的含量,并留取粪便进行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的检测。结果贫血检出率为25.5%;在贫血检出者中,MCV>100 fL、100-80 fL、<80 fL者的构成比分别为45.2%、51.6%、3.2%,同时贫血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率高于非贫血组(P<0.05),两组血清铁蛋白缺乏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群体学生谷类摄入量足够,蔬菜、水果、豆类、蛋类、肉禽类、鱼虾类、奶类摄入量不足,两组之间粪检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调查人群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膳食结构不合理,造成机体叶酸、维生素B12缺乏。
- 王小娟王振林肖生彬张敬华雷义明
- 关键词: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铁蛋白
- 中国西部45县农村2005年3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现状调查被引量:24
- 2007年
- 目的了解中国西部10省45县农村〈3岁儿童母乳喂养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和人口比例抽样法(PPS),于2005年调查了45县获得14077对母子,通过母亲回顾调查了儿童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西部地区农村〈3岁儿童母乳喂养率为96.5%。然而,〈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只有11.4%,优势母乳喂养率为22.o%,完全母乳喂养率为33.4%;及时开奶率为43.5%;母乳持续喂养≥1年的比例是64.9%,母乳持续喂养≥2年的比例仅为9.7%。“应该断奶”和“母亲要参加劳动”是母亲自觉断奶的主要原因。〈6个月纯母乳喂养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可以降低儿童的2周腹泻患病率。〈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母亲受教育程度高、调查地区经济状况差和母亲为少数民族。结论西部地区儿童普遍接受母乳喂养,儿童出生后开奶早,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不长,〈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一直在较低的水平,尤其是经济状况较差的四类农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
- 康轶君颜虹王全丽李强肖生彬毕育学谢红
- 关键词: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
- 2005年中国西部34县农村婴幼儿辅食添加状况分析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了解中国西部9省市34县农村3岁以下儿童辅食添加的状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和人口比例抽样法,2005年调查34县获得10655对母与子,通过母亲回顾调查了儿童的辅食添加情况,并与2001年相同的34县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05年儿童平均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2005、2001年4个月以前添加任何辅食的比例分别是29.7%、42.6%,到6月龄时未添加任何辅食的比例分别是9.0%、17.1%。4-6个月开始添加下列辅食的比例分别是谷类59.2%、蛋类54.8%、鲜奶类11.7%、豆制品24.0%、肉类34.1%和蔬菜水果类45.4%。到9 个月时,未添加下列各种辅食的儿童的比例分别是谷类10.1%、蛋类23.2%、鲜奶类71.3%、豆制品49.5%、肉类34.1%和蔬菜水果类24.8%。2005年辅食添加的时间、比例和频率明显优于2001年。[结论]谷类和蛋类是西部农村儿童普遍添加的辅食,其次为蔬菜水果类、肉类和豆制品;鲜奶类不是儿童普遍添加的辅食。可通过发展经济、营养健康教育, 提高母亲的文化水平以及住院分娩来提高适时辅食添加率。适时足量添加豆制品和动物性食品可有效降低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
- 康轶君颜虹王全丽肖生彬李强周小彦曾令霞党少农
- 关键词:辅食添加影响因素
- 西部农村2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两周患病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2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病情况并找出相关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2岁以下儿童进行疾病状况询问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急性呼吸道感染两周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急性呼吸道感染两周总患病率为306.09‰。不同的省份、民族和年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有影响的因素有母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对养育知识是否满意、孕期是否接受过保健指导、添加鸡蛋的频率。两周患病就诊率为95.21%。选择村卫生室和乡卫生院就诊占70.46%。【结论】通过加强母亲科学养育知识的教育、提高对母亲孕期保健的指导、开展乡村医生防治知识的培训,可望降低2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 王全丽颜虹李强肖生彬康轶君党少农曾令霞
-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贫困地区影响因素
- 中国西部2005年3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初析
- 中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地域广、民族多、居住分散、经济欠发达、贫困人口多,农村地区儿童营养不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农村地区儿童营养不良状况是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西部地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所关心的重要问题。...
- 颜虹王全丽李强党少农曾令霞康轶君肖生彬
- 关键词:西部农村地区儿童营养不良贫血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