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艳

作品数:126 被引量:1,287H指数:20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经济管理
  • 28篇农业科学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天文地球
  • 5篇建筑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历史地理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2篇耕地
  • 20篇农用
  • 20篇农用地
  • 18篇土壤
  • 14篇信息系统
  • 11篇生态
  • 11篇基于GIS
  • 11篇城市
  • 10篇土地利用
  • 10篇江汉平原
  • 9篇地理信息
  • 9篇地理信息系统
  • 9篇集约利用
  • 9篇GIS
  • 8篇土地集约利用
  • 8篇城市土地
  • 7篇有机质
  • 7篇土壤有机
  • 7篇土壤有机质
  • 7篇农田

机构

  • 105篇华中师范大学
  • 34篇湖北大学
  • 18篇华中农业大学
  • 14篇湖北省国土资...
  • 10篇国土资源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城市规划...
  • 2篇湖北省国土资...
  • 2篇武汉市园林科...
  • 1篇桂林工学院
  • 1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武汉轻工大学
  • 1篇喀什大学
  • 1篇湖南惟创环境...

作者

  • 121篇聂艳
  • 56篇周勇
  • 32篇于婧
  • 19篇于雷
  • 7篇洪永胜
  • 7篇吴红霞
  • 5篇陈平
  • 5篇罗毅
  • 4篇汪善勤
  • 4篇朱亚星
  • 4篇彭雅婷
  • 3篇黄建武
  • 3篇罗静
  • 3篇李冀云
  • 3篇陈世水
  • 3篇戴维斌
  • 3篇崔灿
  • 3篇姜艳
  • 2篇曾菊新
  • 2篇朱强

传媒

  • 9篇湖北大学学报...
  • 8篇长江流域资源...
  • 5篇土壤学报
  • 5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资源科学
  • 4篇生态学报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湖北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土地科学
  • 4篇2015’全...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地域研究与开...
  • 3篇长江科学院院...
  • 3篇国土资源信息...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国土资源科技...
  • 2篇农机化研究
  • 2篇科技经济市场
  • 2篇江汉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1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0篇2009
  • 13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光谱估算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波长变量筛选方法被引量:86
2016年
土壤高光谱数据量大、波段维数高,存在光谱信息无效、冗余和重叠现象,导致基于全波段构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模型不稳定、精度难以提升。因此,探寻筛选关键波长变量的方法,通过滤除干扰、冗余、共线信息,提高模型预测性能,是目前土壤高光谱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对江汉平原公安县的土壤样本进行室内理化分析、光谱测量与处理等工作获取了实证数据,采用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ninformative variables elimination,UVE)剔除无效变量,利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滤除冗余变量,运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消除共线变量,并尝试将不同类型的筛选方法进行耦合筛选关键波长变量,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别建立土壤有机质含量估算模型,对比各种变量筛选方法的优缺点,最终,构建筛选土壤高光谱数据关键变量的方法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除SPA方法的模型精度低于全波段外,其他6种变量筛选方法的建模效果均优于全波段;在3种单个变量筛选方法中,CARS方法优于UVE、SPA变量筛选方法,能有效地筛选出重要波长变量,其预测集相对分析误差RPD值为2.84;综合比较各种变量筛选方法,发现CARS-SPA方法从全波段2 001个波长中筛选出37个特征波长建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PLSR模型效果最好,其模型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2和相对分析误差RPD值分别为0.92、3.60,所选波段仅为全波段的1.85%。CARS-SPA-PLSR模型简单、预测效果好,可作为该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估测的重要方法,对今后土壤近地传感器设备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于雷洪永胜周勇朱强徐良李冀云聂艳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波长江汉平原
阿克苏灌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谱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利用地学信息图谱方法,以阿克苏灌区3期遥感影像(2006年、2010年、2015年)为基础,合成系列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规律,并对阿克苏灌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1)2006—2010年,研究区耕地、园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林地、草地、水域和其他土地面积减少,其中耕地图谱单元增长最多,增加了149 868.54 hm2,主要来源于园地和其他土地;园地的增长速率最快,增长率高达43.08%;(2)2010—2015年,研究区园地和建设用地呈快速增加趋势,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其他土地面积呈缩减态势,其中园地图谱单元增长最多,增加了59 705.55 hm2,主要来源于耕地;建设用地增长速度最快,增长率高达300.50%;(3)经济、交通以及人口因素是引起阿克苏灌区建设用地规模快速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吴红霞木合塔尔.艾买提张辉聂艳贾付生
关键词:驱动力
耦合风险概率与生态损失的襄十随神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2024年
开展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是平衡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必要措施。以“襄十随神”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风险=概率×损失度”评价模型对近20年来的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系统诊断。结果表明:(1)充分考虑研究区外部多源胁迫与内部系统损失,构建的14个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表征生态风险来源和生态系统损失;(2)研究区20年来生态风险概率增长8.65%,以Ⅰ级、Ⅱ级为主,生态风险概率较低但呈上升趋势;(3)研究区以低级生态系统损失区为主,20年来生态系统损失增长6.66%,尤其是中部及东部地区Ⅳ、Ⅴ级生态系统损失占比持续上升,分布面积逐渐增大;(4)耦合风险概率与生态损失的综合生态风险结果显示,研究区以低生态风险为主,20年来综合生态风险下降了1.90%,等级变化上呈现“以不变区为主,核心城区外围升高、边缘山区降低”的空间格局,等级变化面积达10006.36 km^(2),风险等级升高区不断扩张。研究结果对完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体系、防控区域生态风险等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聂艳李怡敏李鑫张蕾陈朝霞于婧
关键词:时空分异
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在提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态处于中等集约利用水平。在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市今后土地集约利用的几点建议。
罗雄飞周勇聂艳于雷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两型社会”背景下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策探讨
我国经济正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的转轨时期,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和城市规模超常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由低效益、粗放式向高效益、集约化转变已刻不容缓。在回顾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提...
聂艳周勇周繁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耕地质量评价的模型方法与信息系统集成及应用研究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数量和质量的演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生态退耕政策的实施,使我国耕地整体数量呈持续下降趋势;机械、化肥、农药等高能耗工业产品的大量投入,...
聂艳
关键词:分等定级数字地价模型土地利用生态风险COMGIS
基于GWR的武陵山片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21年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产物和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分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和影响因素,可为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和发展特色村庄旅游提供借鉴.以武陵山国家级连片特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武陵山片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特征;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武陵山片区传统村落分布广泛,局部地区明显集中,形成了“多核集聚-带状发展”的分布特征,武陵山片区的中部、西南部是传统村落的主要聚集区.2)Moran I为0.305,表明其传统村落存在正自相关性,且局部地区空间异质性明显.3)城镇化率、平均海拔、人均GDP、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5个因素是影响传统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力均大于单独作用的影响力,交互作用类型有双因子增强型和非线性增强型.
于婧汤昪陈艳红聂艳
关键词:传统村落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
湖北省县域耕地多功能时空演变及耦合协调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日益紧缺的耕地资源推动着耕地功能的变化。国内耕地多功能评价在空间尺度上多以省、市为研究单元,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分析较大区域耕地多功能演变的研究较少见,不利于较小区域耕地功能差异的探究与针对性保护管理意见的提出。本文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在解析识别耕地多功能表征因子的基础上,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冷热点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湖北省85个县域耕地多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和耦合协调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17年湖北省县域耕地生产功能显著增强,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呈减弱趋势但幅度小;(2)湖北省县域耕地多功能冷热点格局变动大,鄂西各功能冷热点转变最显著;(3)湖北省县域耕地“生产—社会—生态”功能耦合协调度水平提高,耕地各功能趋于更高水平协调发展。研究结果可为区域耕地多功能管理、耕地多功能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姜艳杨淳棉聂艳汪瑞吴幼娥
关键词:耦合协调度
阿克苏河流域自然植被时空变化及对生态输水的响应被引量:2
2022年
为掌握干旱半干旱区自然植被的变化趋势及对生态输水过程的响应过程,结合新疆阿克苏河流域高分影像和生态输水监测数据,对流域自然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生态输水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5—2020年流域内自然植被逐步增加,胡杨林和灌木的面积分别增加237.65 km^(2)和784.36 km^(2),逐年转移矩阵结果显示稳定胡杨林和灌木面积也逐步增加,自然植被生态系统存在稳定态势;2015—2020年4个自然植被重点区域的年植被指数增长明显,尤其是艾希曼湖区和第一师边缘区,增加0.12~0.15左右,生态输水效果初步显现。自然植被面积和植被指数的季节变化显示自然植被对生态输水响应的滞后时间为1个月左右,不同的自然植被对生态输水的响应存在年际、季节以及空间的差异,胡杨林对生态输水的响应明显,响应滞后时间也最短。研究结果对阿克苏河流域天然植被恢复、区域水资源调配、生态需水调度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聂艳何新莹谭盈蒋军新刘新华
关键词:自然植被生态输水阿克苏河流域
基于CVM的荆州市城乡结合部农地非市场价值评估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采用CVM评估法,以荆州市城乡结合部为研究对象,以支付卡方式设计收集了125份有效调查问卷,对研究区农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荆州市城乡结合部87.2%的居民家庭对农地非市场价值有正的支付意愿,在现有家庭数的基础上测算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和农地总非市场价值分别为546.28万元,227.93万元,229.46万元,263.60万元和1285.27万元。单位公顷非市场价值以林地最高,达74763.15元;水田最低,只有19550.15元。家庭人口、支付方式和教育程度对农地非市场价值支付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聂艳高崇辉黄建武
关键词:农地条件价值评估法城乡结合部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