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文娟

作品数:18 被引量:203H指数:9
供职机构: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身份
  • 3篇情感
  • 3篇非盟
  • 2篇东盟地区论坛
  • 2篇争端
  • 2篇中国与国际体...
  • 2篇人权
  • 2篇社会
  • 2篇南海问题
  • 2篇集体身份
  • 1篇地区安全机制
  • 1篇东盟宪章
  • 1篇对称性
  • 1篇宣言
  • 1篇政变
  • 1篇制度化
  • 1篇人权规范
  • 1篇人权机制
  • 1篇任期
  • 1篇弱者

机构

  • 18篇外交学院

作者

  • 18篇聂文娟
  • 3篇朱立群

传媒

  • 4篇世界经济与政...
  • 3篇当代亚太
  • 2篇亚非纵横
  • 2篇外交评论(外...
  • 1篇国际论坛
  • 1篇东南亚纵横
  • 1篇南洋问题研究
  • 1篇国际政治研究
  • 1篇江南社会学院...
  • 1篇国际关系研究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语言建构主义及“实践性”的缺失被引量:5
2010年
现代语言建构主义作为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施动者的言语行为如何建构了社会现象。尼古拉斯.奥努弗强调言语行为演绎出了规则,规则形成了制度,制度构建了社会。弗里德里克.克拉托赫维尔强调言语行为包含有规范的含义,规则规范已经渗透到社会性制度事实中。现代语言建构主义丰富了国际关系研究的人文特性,扩展了国际关系的研究视野,但其理论把语言看作分析的对象,而不是言说者的实践活动,对语言本质属性———"实践性"的忽视制约了其对语言其他问题的研究。
聂文娟
关键词:国际政治理论
东盟在南海岛礁主权争端上的立场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近年来随着南海地区形势的逐步升温,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各方的关注。东盟从1992年的集体和平呼吁,到2002年力促各方达成政治承诺,再到今天的走向法制规则约束,在南海问题上的卷入越来越深,越来越超越了东盟自身的能力所限,表现得与自身的身份定位极不相称。东盟的行为呈现出"空虚化"特征,也蕴含了一些潜在的风险。本文认为东盟目前的务实之举应是为争端各方提供平台,增强信任,促进合作;防止被个别成员国绑架,保证组织整体的利益;防止被大国间的争夺架空,维持自身的独立性。
聂文娟
关键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从结构—施动者角度看实践施动——兼论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动性问题被引量:21
2013年
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动性问题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问题,但是学术界对该问题的学理性分析一直较少。作者试图从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问题——结构---施动者关系入手,对结构和施动性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动性问题。作者首先讨论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三种结构观:关系结构观、规则结构观和实践结构观。前两者强调了体系结构的形态本质,后者则强调了体系结构的生成演变。其次,在梳理亚历山大·温特和科林·怀特对施动性概念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内含主体性、位置性和策略性三位一体的实践施动概念,突出以实践施动模式为基础实现施动性和结构的二元统一。最后考察了中国与国际体系互动过程中的实践施动情况。正是中国的参与实践能动地改造了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其中,主体性、位置性和策略性在实践中相互作用,策略性往往是能动性的关键。
朱立群聂文娟
关键词:中国与国际体系能动性策略性
历史怨恨情感和规范认同:非盟与东盟人权规范的比较研究
本文旨在于对历史怨恨情感和规范认同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论证。主要包括理论的逻辑演绎和经验的事实验证。在理论演绎环节,本文将沿着两条论证路径而展开:第一,历史怨恨情感影响了行为体的规范认知进程,从而影响了行为体的规范认同;第...
聂文娟
关键词:情感关系期望效用理论非盟社会认同理论集体身份
文献传递
中国与东盟地区论坛(ARF):从积极参与到创新实践被引量:5
2013年
近年来,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逐渐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参与融入阶段向改革创新的更高层次演变,本文以东盟地区论坛(ARF)为例,通过具体的数据来论证中国在其中的积极参与和创新实践的两个进程。
聂文娟
社会结构的实践演变模式--理解中国与国际体系互动的另一种思路被引量:18
2012年
关于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所涉及的学理问题,特别是结构与施动者如何互动进而推动国际体系演变的问题,现有研究只是侧重在对结构作用的分析上,忽视了结构的进程性以及这一动态演变过程的作用机制。通过转换研究视角,作者认为,从"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的视角,即从关注体系结构转向关注行为体和行为体的实践,突出了"实践"概念的本体地位。作为社会实践进程的国际体系结构演变,它受到惯习和危机这两种作用机制的影响,而这两种机制使得体系结构呈现出稳定中有变革、变革中有稳定的动态演变过程。在此期间,实践者发挥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朱立群聂文娟
关键词:社会实践惯习
大国因素与地区安全机制的制度化——以东盟与非盟的安全机制为例被引量:9
2013年
以东盟地区论坛为基础的东盟地区安全机制具有论坛机制的低制度化特征,而非盟以和平安全理事会为核心的地区安全治理架构具有高制度化特征。东盟和非盟之所以呈现出这种不同的制度设计特点,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二者地缘政治环境中大国因素的差异,即东盟在安全领域长期面临大国争夺形成的主权威胁,从而促使东盟形成并恪守"不干涉内政"的规范原则,而大国争夺因素在非洲的相对稀缺,以及非洲国家主要面临国内政府治理能力不足带来的主权威胁,促使非盟在安全领域越来越卷入成员国的国内事务,以至最终形成了"干涉内政"的规范原则。
聂文娟
关键词:东盟地区论坛地区安全机制
中国的身份认同与南海国家利益的认知被引量:10
2017年
近年来,随着南海地区紧张局势的不断升温,如何界定中国南海国家利益的问题愈发显得重要。身份认同的研究路径为分析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研究框架。身份认同是一国对"我是谁"的认知,这一认同影响了国家行为体的战略界定,并进而影响一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利益认知。目前,关于中国的身份认同存在"普通国家"与"体系大国"的双重认知,导致在国内产生有关中国南海国家利益的不同认知,同时,国际社会倾向于通过崛起国的身份来解读中国在南海的战略目标。未来中国崛起国的身份认同一旦在国内处于主导地位,将会导致南海政策的重大调整。
聂文娟
关键词:南海问题身份认同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向”被引量:41
2010年
近年来,国际关系研究出现了"实践转向",这一新的转向发生在国际关系研究社会学转向的基础之上,是对国际关系社会性因素进一步追问的产物。实践理论强调实践是人类在世存在的根本方式,实践决定了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国际关系实践产生了社会意义和包括身份、规范、文化等在内的社会因素。国际关系研究的首要对象应该是实践。作者从国际关系研究"实践转向"发生的背景、理论内涵和思想渊源、新的研究议程及其认识论变化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朱立群聂文娟
关键词:实用主义
非盟地区组织的新议程:反“非宪制更迭”被引量:1
2014年
自从90年代以来,非洲的民主化进程进入了"快车道",在非统/非盟的积极推动下,民主、人权、法治这些规范在非洲国家的政治话语体系中已经获得了高度的认同和普遍的合法性,而如何促进这些规范的真正践行是摆在非盟面前的重大历史课题。非盟在实践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其效果如何,本文将以政权更迭的规范原则为例,对非盟的努力与挑战做出分析。
聂文娟
关键词:非盟军事政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