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静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储层
  • 1篇溶蚀
  • 1篇溶蚀作用
  • 1篇砂岩
  • 1篇四川盆地
  • 1篇盆地
  • 1篇坡高
  • 1篇鲕滩储层
  • 1篇尾砂
  • 1篇物性
  • 1篇物性特征
  • 1篇西北部
  • 1篇下二叠统
  • 1篇茅口组
  • 1篇海槽
  • 1篇二叠统
  • 1篇飞仙关组
  • 1篇北部
  • 1篇沉积相
  • 1篇储层特征

机构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篇罗静
  • 3篇胡红
  • 3篇夏青松
  • 2篇朱遂珲
  • 2篇王剑波
  • 1篇李辉
  • 1篇曾恒英
  • 1篇倪帅
  • 1篇谢磊
  • 1篇李鸿明

传媒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开江—梁平海槽南段飞仙关组二段沉积相特征研究
2013年
通过野外露头和岩芯的精细观察描述,分析开江—梁平海槽南段飞仙关组二段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认为该区飞仙关组二段处于海退时期,以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和台地边缘为主,且鲕粒灰岩与泥晶灰岩互层出现,鲕滩在海槽的西南部开阔台地和台地边缘相带发育充分,向台地内部鲕滩的数量与规模缩减,其中台缘滩分布较广且厚度较大,局部可见台内滩。
罗静胡红夏青松朱遂珲王剑波
关键词:沉积相
川西北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储层特征被引量:20
2013年
对川西北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等资料的分析表明,储层段主要为茅口组三段,孔隙度平均为0.895%,渗透率平均为1.696×10-3μm2,总体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集岩的类型可分为白云岩、生物碎屑灰岩及泥—粉晶灰岩三类,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晶间溶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和裂缝(主要为构造缝)。将储集空间划分为孔隙(直径小于2 mm)、孔洞(直径大于或等于2 mm)及裂缝三大类,其中溶蚀孔洞为茅口组最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是重要的渗滤通道。沉积相带和成岩作用是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台地高能生物滩最有利于储层发育,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解作用是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罗静胡红朱遂珲夏青松李鸿明谢磊
关键词:下二叠统茅口组储层特征四川盆地西北部
蠡县斜坡高106井区尾砂岩段油水倒置成因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蠡县斜坡高106井区尾砂岩段油藏位于一个向东南倾伏的鼻状构造上,具有典型的油水倒置特征。以岩心的物性分析、构造特征和微相分析为基础,认为:高106井区尾砂岩段油藏构造简单,区域内无断层,因此不存在上倾方向的构造遮挡,油藏的油水倒置主要是因为构造高部位为河道边缘,物性较差,导致油气难以充注,并与地层坡度较缓和沉积微相的差异等因素有关。
王剑波罗静倪帅
开江-梁平海槽南段飞仙关组三段储层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运用矿物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结合岩心、薄片、物性分析以及测试分析等多种资料,对开江-梁平海槽南段飞仙关组三段储层岩石学特征、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等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区飞仙关组三段储层为鲕滩相沉积,岩性主要为鲕粒灰岩、鲕粒云岩,储集岩大部分表现出渗透率低的特征,鲕粒云岩的孔隙度相对较高;并分析了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认为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解破裂作用是影响储层发育的重要因素。
罗静胡红朱遂珲夏青松李辉曾恒英
关键词:鲕滩储层物性特征溶蚀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