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福惠
- 作品数:81 被引量:19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需要怎样的抗战认知和历史记忆
- 2015年
- 本文尝试着从三个层面构建正确的抗日战争认知和持久的历史记忆,凸显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牺牲与贡献,认为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经历了苦难也取得了胜利,而取得胜利的根本的原因是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实现了国共合作和全民抗战。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但是中国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强盛,维护世界和平与全人类的福祉。
- 罗福惠
- 关键词:历史记忆
- 日中两国的传统文化与早期现代化的成败被引量:4
- 1995年
- 日中两国的传统文化与早期现代化的成败罗福惠日中两国同时在19世纪中期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自此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到19世纪末,日本的早期现代化已取得长足的进展,成为亚洲唯一能与欧美列强抗衡的强国;而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难以启动,且在世纪之...
- 罗福惠
- 关键词:传统文化日本社会福泽谕吉黄遵宪《日本国志》
- 辛亥革命“现代性”的再思考
- 2015年
- 辛亥革命是一场具有现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它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革命主体已不再是蒙昧的造反农民,而是以华侨、留学生、会党等精英为主的"中等智识阶层";以"城市文明革命"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摆脱了先前大规模流血的野蛮、暴力革命模式;按照民族认同、国家民主的构图,通过革命实现了汉、满、蒙、回、藏的五族共和。这种思考将问题的视角放置于现代性的坐标之上,以衡量辛亥革命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摆脱了传统的定势思维。
- 罗福惠张远波
- 关键词:辛亥革命民族认同
- 中国传统民族观念的性格特征及其近现代转变被引量:6
- 1996年
- 罗福惠
- 关键词:民族主义思想性格特征民族观念文化民族主义《春秋公羊传》
- 中国历史分期与秦至清社会形态命名被引量:7
- 2006年
- 历史分期是从总体上把握历史体系的有效方法,近代以来史学界围绕中国历史分期作过长期探讨,而至今仍聚讼纷纭。当下流行的历史分期,将以君主集权为特征的秦至清两千余年称“封建社会”,有悖“封建”本义,且与社会性状全然不同的西欧中世纪封建制、日本中世及近世幕藩制混为一谈。而在此种泛化封建观出现以前及之后,曾有中国学人将这一历史阶段称“君主专制全盛之时代”、“霸朝”、“统一的郡县帝国时期”等等;欧美日本学者也多将先秦称“封建社会”,将秦至清称“家产官僚制”社会、“官僚主义”社会等,均不赞成以“封建社会”指称秦至清两千多年。其实,秦汉至明清去封建渐远,称“封建社会”名不副实。这两千年间贯穿性三制度是:宗法制、地主制、专制帝制。故宜以“宗法地主专制社会”称之。
- 冯天瑜罗福惠
- 关键词:历史分期社会形态封建社会
- 略论武汉抗战时期的民众动员被引量:11
- 1998年
- 罗福惠
- 关键词:《新华日报》武汉抗战武汉会战抗战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
- 江汉文化精英的草根特色—对19世纪前半期四部文集的发掘与分析
- <正>18世纪末的川、楚白莲教大起义,彻底结束了乾隆盛世的太平景象。在此后直到鸦片战争爆发的近半个世纪中,由于战乱造成的巨大损失;由于人口增加、对山地和湖区的过度开发而造成环境破坏,水旱灾害频生:尤其因为腐朽的王朝政府的...
- 罗福惠
- 文献传递
- 江南经学家的学派家法与地缘被引量:1
- 2006年
- 家法之说始自汉代,且与学派、地缘的因素交织,中经魏晋、唐宋,至清代而大盛。清代乾嘉以后讲家法,既包括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区分,也包含吴派、皖派、扬州学派的地缘关系,还包括师承、治学精神、态度、方法上一以贯之的某种主张。家法重根底、别门户、开风气的传统,使得学脉绵延,学术因争鸣而繁荣,研究趋于精密,但谨遵传统、严守门户又会妨碍学术的会通与发展,并使门派内的研究趋于僵化或繁琐。
- 罗福惠
- 关键词:经学学派家法地缘
- 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评价的多样范式被引量:1
- 2006年
- 评价近代中国的人物和事件不宜因范式、标准的单一而削足适履,根本方法还是依据史实作客观评析。洪秀全是一个有严重缺陷的农民领袖,亦不足以划入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中国人行列。《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不仅有重大缺陷,而且太平天国领袖并未视其为纲领。缺乏符合历史潮流的思想理论指导的农民运动和农民战争不可能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
- 罗福惠
- 关键词: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
- 一百年前由译介西书产生的一场歧见——关于严复译《社会通诠》所引发的《民报》上的批评被引量:5
- 2005年
- 严复译英人甄克思《政治史》,划分人类社会为图腾社会、宗法社会、军国社会(亦称国家社会)三种主要形式。严复称,中国社会自秦迄清为“宗法居其七,而军国居其三”;并借原著着重指出,“宗法社会”有“组织个体以血缘种族而不以居地”、“排外而锄非种”、“统于所尊”、“不为物竞”四大缺陷,尤其批评当时的民主革命派宣传的民族主义为不脱宗法思想。对此,汪精卫、胡汉民、章太炎曾在《民报》刊文批驳,认为《社会通诠》中对历史阶段的划分和所总结的宗法社会的特征不合中国历史实际,并指出古今不同的民族的民族主义更有差别。这场论争的意义,除显示当时“排满”革命与“君主立宪”两派斗争的政治内容之外,在学术上更显示出引进西学如何“考迹异同”、相互参照,进而比较和评判的问题,也涉及宏观之学和微观之学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地位问题。
- 罗福惠袁咏红
- 关键词:《社会通诠》《民报》翻译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