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有才

作品数:9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颅内
  • 4篇出血
  • 3篇动脉瘤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外科
  • 2篇网膜
  • 2篇下腔出血
  • 2篇膜下
  • 2篇脑损伤
  • 2篇创伤
  • 2篇创伤性
  • 1篇弹簧圈
  • 1篇弹簧圈栓塞
  • 1篇弹簧圈栓塞术
  • 1篇地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性

机构

  • 9篇榆林市第二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方医院

作者

  • 9篇罗有才
  • 4篇马小红
  • 3篇刘鹏程
  • 3篇郝铭
  • 2篇鲍向阳
  • 1篇郝军
  • 1篇王玉梅
  • 1篇盛旻
  • 1篇郭俊
  • 1篇纪文军
  • 1篇白彩琴
  • 1篇李雪
  • 1篇史晓艳

传媒

  • 7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脑损伤后合并脑积水手术治疗68例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脑损伤后合并脑积水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积水分别采用单纯侧裂及脑池解剖释放脑脊液,疏通脑池、翼点入路改良Paine′s点穿刺脑室、显微镜下打开终板池造瘘、Ommaya囊植入脑室外引流术、侧脑室额角外引流进行治疗,对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进行治疗,对20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进行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结果:28例动脉瘤均顺利夹闭瘤颈,出院时按照格拉斯哥(GOS)评分4~5分20例,3分7例,2分1例。2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出院时GOS 4~5分15例,3分4例,2分1例。20例颅骨缺损患者治疗有效率90.0%。结论: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积水,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HuntHess分级、不同程度脑积水,有选择采用相应方式治疗,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采用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疗效。
罗有才
七叶皂甙钠联合甘露醇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的脱水效果及对患者颅内压、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七叶皂甙钠联合甘露醇治疗创伤性脑水肿患者脱水效果及对颅内压、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观察组给予七叶皂甙钠联合甘露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明显降低,脑水肿体积、中线移位明显减小,颅内压明显降低,GCS评分明显升高、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甙钠辅治创伤性脑水肿,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促进水肿消除,降低颅内压,减轻神经缺损症状。
郝铭马小红鲍向阳罗有才杜方雷郭子运
关键词:创伤性脑水肿炎症七叶皂甙钠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梗死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罗有才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57例病原学及抗生素使用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通过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情况分析,为抗生素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开颅术后颅内感染57例,对其脑脊液行常规细菌培养及分离菌株,体外药敏试验,分离致病菌,分析药物敏感性。结果:引起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中,革蓝阳性细菌居多,占60.1%(101株);革蓝阴性细菌占39.9%(67株)。对革蓝阳性细菌最敏感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革蓝阴性细菌最敏感的抗生素为美罗培南和亚安培南。结论: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以革蓝阳性细菌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革蓝阴性菌,抗生素的选择应以对革蓝染色阳性细菌为主,兼顾革蓝阴性细菌的联合用药。
罗有才史晓艳刘鹏程
关键词:颅内感染病原菌抗生素
立体定向-改良软通道微创介入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NSE、S100B、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2
2020年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改良软通道微创介入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HICH)血清NSE、S100B、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HICH患者55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行立体定向-改良软通道微创介入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硬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肿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14d进行NIHSS评分;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SE、S100B、IL-6水平;并以ADL评分分级法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血肿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7d、治疗后14d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82.47±6.81)%,并发症发生率为6.9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血肿清除率(65.47±6.77)%及并发症发生率26.9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NSE、S100B、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SE、S100B、IL-6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8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结论:对HICH患者行立体定向-改良软通道微创介入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NSE、S100B、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刘鹏程罗有才纪文军马小红史晓艳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颅内血肿清除术
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特征。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320例,均采取手术治疗并且已经脱离危险期,均符合CCMD-3中规定的器质性障碍中抑郁状态的诊断标准,且在手术治疗后2周病情稳定后对患者进行评估。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在出血性PSD患者和非出血性PSD(NPSD)患者组基线期、6周和12周后分别进行临床CSS、HAMD、MoCA和Barthel指数(BI)评估。结果:基线期PSD和NPSD患者MoCA和B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和12周后,PSD组MoCA和BI总分均低于N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在卒中的康复后期,PS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生活质量损害更严重。推测认知功能是PSD患者长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康复治疗中可以重点观察认知功能变化。
李雪郝铭罗有才申淑侠郝军盛旻王玉梅白彩琴郭俊
关键词:卒中认知功能障碍
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1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18例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手术治疗96例,非手术治疗22例;一侧改良翼点开颅83例,双侧额颞开颅13例;去骨瓣减压72例,骨瓣复位或漂浮复位24例;气管切开39例,亚低温治疗17例。结果:随访时间3月至2年,平均9个月;术后存活102例,依照COS功能恢复评定:恢复良好83例,中残12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16例。结论:临床结合CT动态监测,可更好地指导额颞对冲性脑损伤手术时机及方法的选择。大骨瓣减压联合亚低温治疗能显著提高重型额颞脑损伤抢救成功率。
马小红罗有才
尼莫地平预防脑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预防显微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98例大脑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静脉滴注尼莫地平,连续应用7 d,观察比较两组短期与长期预后。结果两组都顺利完成治疗,无死亡情况发生;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与对照脑动脉痉挛发生率分别为2.0%和16.3%,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短期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1.8%和75.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预后发生率分别为8.2%和26.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能有效预防显微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不仅提高了近期疗效,而且能降低远期不良预后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郝铭马小红鲍向阳罗有才杜方雷
关键词:尼莫地平大脑前循环脑动脉瘤血管痉挛
颅内自膨式支架系统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颅内自膨式支架系统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近期疗效。方法: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200例,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将使用颅内自膨式支架系统治疗和颅内自膨式支架系统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n=95)和联合组(n=105)。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情况以及支架植入成功率,近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不同评分。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7.62%和3.1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支架置入成功率100%,对照组支架置入成功率95.79%,两组患者之间置入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81%)显著低于对照组(14.7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I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联合组患者mRS评分和BI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颅内自膨式支架系统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近期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神经恢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显著,应用价值良好。
刘鹏程罗有才
关键词:弹簧圈栓塞术颅内宽颈动脉瘤近期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