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剑飞

作品数:5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绿僵菌
  • 4篇金龟
  • 3篇致病力
  • 3篇蛴螬
  • 3篇金龟子
  • 3篇金龟子绿僵菌
  • 2篇生物防治
  • 2篇物防
  • 2篇花生
  • 2篇花生蛴螬
  • 2篇高致病力
  • 1篇点滴法
  • 1篇毒力
  • 1篇制剂
  • 1篇田间
  • 1篇田间应用
  • 1篇田间应用技术
  • 1篇铜绿丽金龟
  • 1篇微粒剂
  • 1篇小菜蛾

机构

  • 5篇重庆大学

作者

  • 5篇申剑飞
  • 4篇王中康
  • 4篇殷幼平
  • 3篇张建伟
  • 1篇邵长文
  • 1篇谢宁

传媒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菌物学会...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的鉴定及其对鳞翅昆虫的毒力测评
以菜青虫、小菜蛾、夜蛾、螟蛾为代表的鳞翅目害虫是危害蔬菜的主要害虫,尤其威胁十字花科、豆科、茄瓜类、以及旋花科蔬菜的生长和品质。长期以来,人们为了防治这些害虫,连续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频繁地更换农药种类,甚至于使用高毒、...
谢宁殷幼平张建伟申剑飞王中康
关键词:鳞翅目昆虫金龟子绿僵菌生物防治点滴法
文献传递
两株绿僵菌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花生蛴螬的致病力被引量:16
2012年
从山东日照、青岛两地的花生生产示范大田采集得到天然罹病的花生蛴螬僵虫中,分离得到两株绿僵菌菌株(Metarhizium spp.)。对两株菌株的ITS1-5.8S rRNA-ITS2区域进行序列分析,并结合菌株的形态和培养特征,分别确定为平沙绿僵菌M.pingshaense(CQM132)和贵州绿僵菌M.guizhouense(CQM135)。筛选了菌株CQM132和CQM135的最适培养温度和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两个菌株均在28℃温度条件下,在P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最快且产孢时间显著最短。室内测定了菌株CQM132和CQM135对铜绿丽金龟和暗黑腮金龟幼虫(蛴螬)的致病力。结果表明,菌株CQM132和CQM135对铜绿丽金龟和暗黑腮金龟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毒力。菌株CQM132的高浓度孢悬液(1.1×107~1.1×108孢子mL-1)对两种金龟幼虫的累计死亡率均达到85%以上,致死中时LT50≤7.58 d。菌株CQM135的高浓度孢悬液(1.1×107~1.1×108孢子mL-1)对两种蛴螬的累计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致死中时LT50≤6.85 d。相比而言,菌株CQM135对两种蛴螬的致病力略优于菌株CQM132,可以作为优良菌株进一步研究。
申剑飞王中康张建伟殷幼平
关键词:绿僵菌花生蛴螬铜绿丽金龟
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新制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控效果被引量:20
2012年
为明确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微粒剂和乳粉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治效果,设计随机区组小区试验,采用绿僵菌微粒剂在花生播种期防治上一年的3龄蛴螬老熟幼虫;采用绿僵菌乳粉剂在花生幼果期防治当年的1~2龄蛴螬。同期调查绿僵菌新制剂的施用对蛴螬主要天敌臀钩土蜂的影响。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微粒剂(最适剂量375kg/hm2)施药后30~40d,平均校正防效为75.58%~80.03%;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乳粉剂(最适剂量7.5kg/hm2)施药后15~20d,平均校正防效为77.59%~86.46%。花生果荚收获期平均保果率达85.76%~87.13%,花生果荚鲜重平均增产量达832.5~916.4kg/hm2,控害保产效果显著。且绿僵菌新制剂的施用对臀钩土蜂的存活未见有明显不良影响。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新制剂能够对田间花生蛴螬进行持续有效的防控。
殷幼平申剑飞时玉娟刘美昌邵长文王中康
关键词:金龟子绿僵菌蛴螬微粒剂
小菜蛾高致病力绿僵菌的筛选、鉴定及培养特性研究被引量:24
2012年
为开发蔬菜害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高致病力真菌生物农药,以3龄小菜蛾幼虫为供试虫源,测定了25株虫生真菌菌株对小菜蛾的致病力,从中筛选出1株对小菜蛾幼虫有较高致病力的菌株CQM125。生测结果显示,在20℃、1.0×108孢子mL 1菌株CQM125菌液处理小菜蛾幼虫的LT50为3.97 d;25℃、5.0×107孢子mL 1菌液的LT50为2.44 d;在25℃下,第7 d的LC50为2.31×104孢子mL 1;接种处理后,20℃、8 d的小菜蛾死亡率为84.22%,对小菜蛾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效果。依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rDNA ITS序列分析将菌株CQM125鉴定为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该菌株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产孢培养基为PPDA,其中葡萄糖2%,蛋白胨0.5%;最适产孢温度30℃,最适产孢pH值为6.0;最适光照条件为前6 d黑暗,后8 d光照。
张建伟王中康申剑飞殷幼平
关键词:小菜蛾金龟子绿僵菌生物防治产孢条件
蛴螬高致病力绿僵菌菌株的鉴定筛选与新制剂的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金龟甲类害虫幼虫,俗称蛴螬,是一类重要的地下害虫,也是迄今为止研究认为防治较为困难的害虫之一。蛴螬类害虫主要是危害作物的地下营养器官,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粮食作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是近年来...
申剑飞
关键词:田间应用技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