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鹏
- 作品数:42 被引量:176H指数:8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用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PCI患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用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PCI患者疗效的影响,为国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理应用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手术患者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A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低剂量组,n=46)和B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高剂量组,n=46)三组.所有患者PCI术前给予阿司匹林300 mg/d,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A组PCI术前给予氯吡格雷300 mg/d,术后75 mg/d;B组PCI术前给予氯吡格雷300 mg/d,术后150 mg/d,口服.术后对患者血清指标等进行统计,随访一个月对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统计.结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用对STEMI患者行PCI术治疗安全有效,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和6 h STR≥50%,降低CK值、CK-MB值、hs-CRP、TNF-α和血小板聚集率,且高剂量组疗效更佳.结论:PCI术前给予阿司匹林300 mg/d和氯吡格雷300 mg/d,术后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150 mg/d对STEMI,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STEMI患者的有效手段.
- 石苗苗朱巧燕王贵鹏
-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PCI疗效
- 极短联律间距的多形性室速四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06年
- 游碧荣王贵鹏吴秀珍
- 关键词:多形性室速
- 立普妥对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干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及立普妥的干预作用。方法:48例冠心病患者按照病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HS-CRP、血脂各成分及一般生化指标,并对2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治疗前ACS组CRP浓度明显高于SA组(P<0.05),各组治疗后CRP浓度均较自身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HS-CRP可用于评价冠心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立普妥可通过降低CRP而加强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 任生生曹桂秋王贵鹏
- 关键词:C反应蛋白冠心病立普妥
- 临床药理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2013年
- 临床药理学以患者为对象,利用现代理论、技术研究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与人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探讨临床用药的安全陛、有效性,制定个体化剂量方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已成为一门医学与药学、药理学与治疗学紧密结合的现代新兴科学。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均已开设这门课程,但其教学内容及形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 沈静王贵鹏杨淑梅
-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临床药理学药物不良反应高等医学院校药源性疾病相互作用
- 安博维对老年高血压并糖耐量异常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 2006年
- 原发性高血压是导致老年人心功能异常的常见病,合并糖代谢紊乱后更加速了心脏疾患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GT往往与代谢综合征相关,从而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的试验方法。观察安博维治疗老年单纯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IGT患者12周后左室结构及功能的改变。
- 任生生曹桂秋王贵鹏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左室结构安博维糖耐量异常IGT患者心功能异常
-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高血压科门诊及住院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88例作为研究组(HF-PEF组),无心力衰竭的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NHF组)。记录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超声指标,并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HF-PEF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与NHF组相比,HF-PEF组IL-6、TNF-α、CRP明显升高(t=21.825、20.678、39.609,P均=0.000),且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IL-6、TNF-α、CRP水平逐渐升高(F=866.396、593.579、2 429.233,P均=0.000);IL-6、TNF-α、CR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917、0.911、0.904,P均=0.000)。HF-PEF组患者LA高于NHF组,LVEF低于NHF(t=5.019、6.651,P均=0.000)。结论血清IL-6、TNF-α、CRP水平与HF-PEF患者心力衰竭严重度相关,可作为HF-PEF患者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 郭衍楷徐洁曹桂秋王贵鹏骆小梅周莉莉
- 关键词:心力衰竭射血分数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
- 达比加群酯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
- 2021年
- 探讨达比加群酯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38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使用华法林抗凝,观察组使用达比加群酯抗凝。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小板(platelet,PL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抗凝血酶Ⅲ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尿素氮(blood urine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皮下瘀斑等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脑卒中、血栓栓塞等栓塞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痛、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能直接抑制凝血酶,发生出血及栓塞、不反应的风险小。
- 张雅玲张熙王贵鹏
- 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达比加群酯抗凝有效性
-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分析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病历顺序号分对照组、培哚普利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培哚普利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培哚普利,联合组患者在培哚普利组的基础之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的左心室重塑情况(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患者活动能力(6 min的步行距离)以及血浆脑钠利肽(BN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胱抑素(Cys-C)水平。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培哚普利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9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但培哚普利组和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LVEDD、LVESD、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培哚普利组和联合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LVESD、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培哚普利组;三组患者的LVEF和6 min步行距离、血浆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培哚普利组和联合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组血浆IGF-1水平、LVEF和6 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培哚普利组(P<0.05);联合组和培哚普利组治疗后的Cys-C水平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和培哚普利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联合组血Cys-C水平较培哚普利组更低(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单药治疗显著改善患者左心室重构情况、心室射血功能和活动能力,可能与协同调节患者血浆BNP、IGF-1、Cys-C水平有关。
- 王贵鹏吕忠英向阳张丽丽马燕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环磷腺苷葡胺培哚普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胱抑素
-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社区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病率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社区60岁以上人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新市区某社区,采用汞柱式血压计对该社区1046例60岁及其以上人群进行血压测量计算踝肱指数,并调查其年龄...
- 王贵鹏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病率
- 文献传递
- 倍博特对高血压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的干预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倍博特对高血压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血压合并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A组)和倍博特组(B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24w时血压、微量蛋白尿(MAU)、24h尿蛋白定量、血脂等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2、24w时两组血糖、血脂等一般生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w时两组血压、MAU、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U及尿蛋白定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w时,两组血压及MAU、24h尿蛋白定量进一步降低,B组较A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博特在有效降低高血压合并早期DN患者血压的同时可控制尿微量蛋白排泄量,保护肾功能。
- 沈静曹桂秋王贵鹏
-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