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虎

作品数:30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脑梗
  • 13篇脑梗死
  • 13篇急性
  • 13篇梗死
  • 8篇急性脑梗死
  • 6篇预后
  • 6篇缺血
  • 6篇卒中
  • 6篇脑梗死患者
  • 5篇血性
  • 4篇动脉
  • 4篇血管
  • 4篇同型半胱氨酸
  • 4篇氨酸
  • 4篇半胱氨酸
  • 3篇血管病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脑血管病
  • 3篇急性缺血

机构

  • 30篇徐州医学院第...
  • 2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30篇王虎
  • 25篇杨森
  • 24篇朱本亮
  • 21篇荣良群
  • 17篇魏秀娥
  • 13篇袁勇
  • 8篇王琦
  • 7篇陈保健
  • 6篇王兰琴
  • 6篇杨华
  • 5篇龚爱平
  • 5篇陶中海
  • 3篇肖利杰
  • 3篇刘海艳
  • 2篇许静
  • 2篇王凯
  • 2篇胡玉婷
  • 2篇付家亮
  • 1篇吕尤
  • 1篇张清秀

传媒

  • 6篇实用心脑肺血...
  • 5篇中国实用神经...
  • 3篇临床医学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工企医刊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江苏省第十七...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方法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48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急性脑梗死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步长脑心通胶囊配合脑梗死常规治疗和单用脑梗死常规治疗。于入院时和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动态监测2组患者血脂水平,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测,评估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性积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C均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颈动脉斑块Crous积分降低;对照组TC、TG、LDL-C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颈动脉斑块Crous积分无明显变化。结论:脑心通胶囊具有调脂作用,且疗效确切,可改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具有稳定斑块作用,未见明显肝脏损害等副作用。
杨森王虎杨华王琦朱本亮袁勇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脑心通胶囊中西医结合疗法血脂
Epley手法复位联合眩晕宁治疗青年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观察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 评估用Epley手法复位联合眩晕宁治疗青年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择青年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258例(18岁≤年龄≤5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单纯手法复位组86例、甲磺酸倍他司汀组86例、眩晕宁组86例.单纯手法复位组采用Epley手法复位加安慰剂,2片/次,3次/d,疗程为1个月,随访1个月.倍他司汀组和眩晕宁组在Epley手法复位的基础上分别联用倍他司汀片(12 mg/次,3次/d)或眩晕宁片(2片/次,3次/d),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258例患者经过1次治疗,治愈199例,其中单纯手法复位组治愈68例,倍他司汀组治愈66例,眩晕宁组治愈65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08,P>0.05).治疗并随访1个月后,单纯手法复位组治愈72例,有效3例,无效11例;倍他司汀组治愈74例,有效3例,无效9例;眩晕宁组治愈81例,有效4例,无效1例;倍他司汀组、单纯手法复位组、眩晕宁组有效率分别为89.5%、87.2%、98.8%,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65,P<0.05),眩晕宁组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而倍他司汀组和单纯手法复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ley手法复位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眩晕宁治疗青年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优于单纯Epley手法复位及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而Epley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的效果并不优于单纯手法复位.
王凯荣良群朱本亮王虎肖利杰
关键词:眩晕宁甲磺酸倍他司汀青年人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急性脑梗死合并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尿潴留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无尿潴留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对比。结果治愈38例,好转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54%。尿潴留与无尿潴留患者预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体应激反应、排尿高级中枢受损、心理因素、药物副作用、尿道因素是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尿潴留的主要原因。
王虎杨森陈保健
关键词: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急性脑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意识障碍的患者发病率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较高,临床上多在病程7 d以内出现出血,NIHSS评分及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预后不良,早期应采取措施,积极预防。
杨华杨森王虎朱本亮魏秀娥
关键词:脑梗死上消化道出血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报告
2006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5例脑供血动脉狭窄分别为:颈动脉起始部狭窄1例、优势椎动脉开口部狭窄1例、优势椎动脉颅内段狭窄3例。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1例颅内段椎动脉狭窄的病例由于手术径路差,支架无法到位而中止手术,其余4例均获得技术上的成功,残余狭窄率小于10%。术中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出现一过性心率减慢,经使用阿托品后恢复正常,术后该患者48 h内出现血压下降,经使用多巴胺后血压逐渐恢复正常。1例椎动脉支架患者术后穿刺点部位出现假性动脉瘤,经局部压迫而治愈。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出现。手术成功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无症状复发。结论对存在严重血管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可能是有效的、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
陶中海荣良群魏秀娥袁勇朱本亮杨森王虎龚爱平
关键词:动脉血管成形术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200mg,每日3次,20d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和3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4周、3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杨森王虎王琦朱本亮袁勇荣良群陈保健
关键词:丁苯酞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王虎杨森王琦朱本亮袁勇荣良群陈保健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急性脑梗死
青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转归的预测因素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青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转归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连续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青年(年龄18~45岁)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发病后90d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分为转归不良组(≥2分)和转归良好组(0~1分),比较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特征,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青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57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青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转归良好41例(71.93%),转归不良16例(28.07%)。转归不良组与转归良好组间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 chemic attack,TIA)史(25.00%对4.88%;P=0.046)、吸烟(56.25%对19.51%;P=0.010)、心房颤动(31.25%对7.32%;P=0.032)、糖尿病(62.50%对21.95%;,χ^2=8.515,P=0.004)、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68.75%对21.95%;χ^2=11.067,P=0.001)以及发病前接受抗血小板治疗(6.25%对34.15%;P=0.044)的患者构成比以及年龄(Z=2.396,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dds ratio,OR)2.6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8~5.36;P=0.038]、既往卒中或TIA史(OR2.25,95%CI1.22~4.31;P=0.042)、心房颤动(OR5.12,95%CI1.58~19.23;P=0.032)、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OR5.89,95%CI1.78~19.92;P=0.002)是青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既往卒中或TIA史、心房颤动以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是青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90d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王凯荣良群魏秀娥朱本亮王虎肖利杰
关键词:卒中血栓溶解疗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DPND)的疗效。方法 将 56例DPND患者随机分成 2组 ,各 2 8例 ,对照组采用DPND的常规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 ,每日静滴 2 0ml,治疗并在治疗 1 6周后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肝肾功能、血糖以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 1 6周后 ,银杏达莫治疗组对改善DPND患者的肢体疼痛、麻木、发凉、感觉异常和 或减退等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 75 .0 % ,较对照组 53 .6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率 53 .6 % ,较对照组 2 1 .4%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而银杏达莫对肝肾功能、血糖等无影响。结论 银杏达莫对改善DPND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 ,且可以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
杨森荣良群王琦朱本亮王虎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银杏达莫疗效
溶血磷脂酸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性分析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的关系
2006年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二者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变化,揭示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的预警作用。方法随机选择62例患者,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急性脑梗死早期(CI)组3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组(TIA)32例,并选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用ELISA法测定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用有机溶剂抽提法测定溶血磷脂酸(LPA)。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早期组和短暂脑缺血发作组血浆中LPA和ox-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短暂脑缺血发作组与急性脑梗死早期组相比,短暂脑缺血发作组血浆中LPA水平较高(P<0.05)。急性脑梗死早期组和短暂脑缺血发作组血浆中LPA和ox-LDL之间比较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血浆中LPA和ox-LDL活性增高,且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短暂脑缺血发作组血浆中LPA水平较急性脑梗死早期组增高,LPA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子标记物,在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及指导合理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方面可能有一定应用前景,ox-LDL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也密切相关。
龚爱平荣良群陈新军魏秀娥董申琴张亚萍朱本亮杨森袁勇王虎
关键词:溶血磷脂酸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预警缺血性脑血管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