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珍
- 作品数:13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导引导丝在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导引导丝对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成功行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38例,按照采用不同导引导丝分为两组:A组(119例)采用普通J型交换导丝,B组(119例)采用泥鳅交换导丝。比较上述两种导丝的通过性、支撑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泥鳅交换导丝通过性明显好于普通 J 型交换导丝,肘关节通过率(98.3%比87.4%)、头臂干通过率(100%比96.2%)明显高于普通J型交换导丝(P<0.01或<0.05)。普通 J 型交换导丝的导丝支撑转动导管力明显优于泥鳅交换导丝,左冠脉造影成功率明显高于泥鳅交换导丝(98.3%比89.1%,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冠脉造影导丝应首选普通J型交换导丝,不能通过时改用择泥鳅导丝。
- 刘国栋伍万仕江庆许允王海珍汪怀立
-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桡动脉导丝
- 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关闭术1例
- 2004年
- 江庆徐岩严卫国蔡烈火王海珍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适应证
-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择期PCI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因素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分析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行择期PCI的老年UAP患者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心力衰竭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心力衰竭患者纳入未发生组。统计两组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老年UAP患者择期PCI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108例老年UAP患者,22例(20.37%)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两组年龄、冠心病程、血浆D-二聚体(D-D)、血清C反应蛋白(CRP)、尿酸(UA)表达、性别、住院次数、病变支数、家族遗传史、合并糖尿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脑钠肽(BN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8表达、合并高血脂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BNP、血清Hcy、TNF-α、IL-18高表达,合并高血脂是老年UAP患者择期PCI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P<0.001)。结论血浆BNP、血清Hcy、TNF-α、IL-18高表达,合并高血脂是老年UAP患者择期PCI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因素。
- 王海珍朱小宇严卫国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力衰竭
- 球囊后扩张PCI术中应用
- 2014年
- 目的:研究球囊后扩张技术在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行PCI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66例患者PCI手术均成功且未发生(亚)急性血栓及其他心血管事件。术后观察组血管支架处血管膨胀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PCI术中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支架内血栓及再狭窄、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扩张技术应用于PCI手术(DES材料)中,能够有效提升支架的扩张效果,降低血栓、再狭窄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
- 王海珍
- 关键词:PCI
-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中部间隔面起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右室中部间隔面起搏定位方法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8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中部间隔组(18例)和右室心尖部(RVA)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的心电图、心脏彩超EF值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变化。并将行右室间隔面起搏18例患者心室电极植入不同部位定位比较,在X线后前位结合脊柱影分为高、中(距心影下缘1.5-2个椎体影)、低三部分,右前斜位时将心影纵向均分为4区,并分析左前斜位下电极的指向,不同部位起搏术中测试起搏后QRS波形态,电轴,时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RVOT组QRS波时限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RV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部所有电极左前斜位投照时均指向脊柱侧,右前斜位投照时电极头端位于心影3区或4区,后前位下中部间隔组起搏后QRS波时限明显窄于高位和低位组,电轴也较其他两组更接近于正常(P<0.05)。结论 RVOT中部间隔起搏较RVA起搏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特点,对心功能及心电的不良影响也小于RVA起搏。在右室中部间隔面起搏,电极距心影下缘1.5-2个椎体影高度处且右前斜位时头端位于3区者起搏后QRS波时限较窄,电轴较正常。
- 江庆伍万仕程辉王海珍刘国栋许允王海燕
- 关键词:起搏右室主动电极间隔部QRS时限
-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临床应用观察
- 2010年
- 目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有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或高度临床怀疑冠心病的病人,Allen试验阳性者给予冠脉造影检查,冠脉造影阳性病人给以支架植入术或者冠脉搭桥手术。研究经桡动脉手术病人的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情况,手术后观测事件发生率等,评价经桡动脉介入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结果:180例病人有176例行桡动脉穿刺手术诊疗,174例病人造影成功,75例需行介入治疗,73例经桡动脉介入手术成功,仅1例出现术后穿刺点渗血。结论:经桡动脉途径造影创伤小,局部血管出血及并发症少,术后无体位限制。
- 伍万仕江庆王海珍汪怀立陈玲许允
- 关键词: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 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116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资料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69例)及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4例);另选33例非冠心病患者作对照组。分别检测入选者的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水平;同时检测患者空腹血糖、TG、TC、LDL、HDL等。结果①CysC、Hcy、LP(a)水平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逐渐升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CysC水平不同病变支数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LP(a)水平不同病变支数组及对照组比较,部分有差异性(P<0.05),无明显临床意义。结论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水平与冠心病有一定的相关性,与斑块的稳定性有密切的关系。
- 刘国栋江庆汪怀立伍万仕许允王海珍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诊治中应用的认识
- 2004年
-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初步经验。方法:选择2003年9月~2004年3月收治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16例,采用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狭窄≥50%为冠状动脉病变。狭窄≥75%者施行PTCA和支架术。术后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生活质量改善。结果:16例中管腔狭窄≥50%病变者10例,其中1支病变者5例,2支病变者3例,3支病变者2例。5例施行PTCA和支架术,1例支架置入后3个月再发胸痛,为支架内再狭窄行切割球囊术后症状好转。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4例无心血管事件发生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选择性冠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可靠的方法,PTCA和支架术后患者胸痛复发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江庆严卫国伍万仕王海珍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 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初步经验及随访观察。方法选择2003年9 月至2005年2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24例,采用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狭窄≥50%为冠状动脉病变。狭窄≥75%者施行PTCA和支架术。术后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生活质量改善。结果24例中管腔狭窄≥50%病变者18例,其中1支病变者8例,2支病变者7例,3支病变者3例。9例施行PTCA和支架术,2例于术后1个月、14个月猝死,1例支架置入后3个月再发心绞痛,为支架内再狭窄行切割球囊术后症状好转,6例无心血管事件发生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9例未行PCI者中6例再发心绞痛住院,其中1例再发心肌梗死,1例猝死。结论选择性冠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可靠的方法,PTCA和支架术后患者胸痛复发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江庆严卫国伍万仕王海珍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冠心病诊断介入治疗患者再发心绞痛
-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雷贝拉唑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雷贝拉唑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1月在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雷贝拉唑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PCI,并于术前、术后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冠心病治疗药物,雷贝拉唑组患者在PCI术后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0 mg/d。观察两组患者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PCI术后3、6个月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率,PCI术后6个月、1年主要复合终点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无一例失访,无一例死亡。雷贝拉唑组患者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PCI术后3、6个月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PCI术后6个月、1年主要复合终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有助于减少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上消化道不良反应、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且不增加其不良临床结局的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 王海珍刘国栋江庆汪怀立伍万仕许允
-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雷贝拉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