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全
- 作品数:15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土地非农化控制低效原因探析被引量:3
- 2005年
- 工业化、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最重要特征.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处在中期发展阶段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互相推动,互相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急剧增加,而这一般是通过土地农转非,即土地非农化,改变土地使用用途性质来进行的.因此,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也是大量土地农转非的过程.据测算,我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要相应减少41万公顷耕地.
- 王海全龚晓
- 关键词:土地非农化现代文明社会城市化建设用地
- 我国农地制度改革路向的产权经济学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我国农村土地分别由国家(政府)、村集体组织、农民等产权主体占有不同层次的产权,形成了我国特殊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结构。就其中的单个产权主体而言,都不享有完整的土地产权,从而造成了农村土地的产权“残缺”状况。这种产权结构造成在土地非农化进程中各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占有格局。
- 王海全
- 关键词:产权
- 我国农地制度改革路向的产权经济学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现行农地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求必须对现行农地制度在适度稳定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革。根据对土地产权界定的成本收益分析,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应遵循层次性和渐进性的基本原则。
- 王海全龚晓
- 关键词:农地制度改革产权经济学分析路向成本收益分析产权界定渐进性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制度约束研究
- 本文旨在引入制度变量,从经济学视角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大致包括对这样几个问题的解释:限制和影响劳动力乡城转移的一系列制度(本文称为制度束)何来?这些制度束之间如何...
- 王海全
-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
- 文献传递
- 转型与社会资本理论综述被引量:8
- 2006年
- 一、研究转型社会资本视角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转型持续影响着世界上四分之一人口的生活,它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社会经济事件之一,也因此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 龚晓王海全
- 关键词:社会资本经济事件人类历史经济学
- 我国粮食生产增长潜力及激励措施被引量:6
- 2006年
- 1999-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减少,粮食供求矛盾突显。近两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使粮食产量有恢复性增长,但供给短缺问题依然存在。从长期趋势看,我国粮食增产受耕地等资源不断减少的约束日益突出。本文在对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增长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促进粮食生产提出了一些比较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
- 王海全
- 粮食生产增长潜力分析及激励措施研究(下)
- 2006年
- 针对粮食保护价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应对WTO农业贸易谈判的压力及借鉴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转向对农民实行收入补贴的政策,为提高粮食补贴效率,我国开始探索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 王海全
- 关键词:粮食保护价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 我国粮食供给问题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05年
-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粮食供给问题对我国来说至关重要,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近几年来粮食生产滑坡、供求矛盾加剧这一比较严峻问题,2005年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指出:农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要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善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提高单产,努力保持粮食供求总量大体平衡。要稳定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改革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要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带建设。要加强粮食生产技术、农机、信息和产销等服务,搞好良种培育和供应,促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要保证必要的粮食储备,维护粮食市场的稳定。关于我国粮食供给问题的现有研究文献十分庞杂,限于篇幅和笔者掌握的研究资料,本文拟对之进行大致的概述。
- 王海全
- 关键词:粮食安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播种面积产业带建设
- 粮食生产增长潜力分析及激励措施研究(上)
- 2006年
- 一、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变动情况分析
1998年我国粮食产量为51229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1999-2003年间,粮食产量逐年下降(见表1)。200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43067万吨,相当于1991年的产量水平,仅约为1998年的84%。另一方面,同期我国总人口逐年增加。粮食总产量和人口两方面因素的相反方向变动,使得人均粮食占有量不断减少。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98年的412千克降到2003年的333千克,为1982年以来的最低点(见表2)。
- 王海全
- 关键词: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产量总人口
-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变动及未来增长潜力预测被引量:1
- 2006年
- 1999-2003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使得供求关系不断趋于紧张。2004和2005年,在市场机制和有利政策的共同作用下,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有恢复性增长。本文在对未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对未来粮食增长潜力做出了预测。
- 王海全龚晓
- 关键词:粮食产量播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