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栩鸣
- 作品数:47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HPT-mCherry融合标签在水稻转基因筛选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利用HPT-mCherry融合标签加速转基因筛选过程。方法:构建HPT-mCherry融合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获得转基因植株,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基因愈伤和植株。结果:HPT-mCherry融合标签可用于转基因愈伤的筛选和转基因植株的鉴定;HPT与mCherry融合后互不影响,一方面可利用潮霉素抗性筛选愈伤,另一方面能通过观察mCherry红色荧光蛋白进行鉴定。结论:利用HPT-mCherry融合标签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定并得到转基因阳性植株。
- 陈娟周洁严成其王栩鸣杨勇余初浪程晔陈剑平
- 水稻OsWRKY7基因的表达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WRKY蛋白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不仅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还参与植物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本研究从水稻日本晴中分离OsWRKY7基因的编码序列(CDS),并克隆其启动子序列进行表达研究。首先通过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OsWRKY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OsWRKY7在叶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且开花期的剑叶中表达量高于7d苗龄的幼叶。进一步将OsWRKY7启动子与GUS报告基因融合,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OsWRKY7-GUS,并将此载体转化日本晴。转基因植株不同组织染色分析结果显示,该启动子在植株的主根尖、叶片、颖壳中有GUS活性,其中叶片上可见全叶范围分布的大量蓝色斑点,这些染色结果与实时定量PCR的结果一致。进一步的接菌和激素处理还显示,OsWRKY7启动子在根和叶中的表达均受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P10生理小种侵染的诱导,同时还受外源施加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诱导,而水杨酸则会抑制其在根和叶中的表达。此外,我们还将OsWRKY7基因的CDS序列分别与绿色荧光蛋白和酵母GAL4的DNA结合域融合,对该基因进行水稻茎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分析和酵母自激活检验,结果显示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中并具有转录自激活活性。上述结果表明OsWRKY7具有明显的转录激活因子特征,其很可能参与了水稻对白叶枯菌的防御反应以及对多种激素信号的转导过程。
- 李茹周洁李冬月王栩鸣杨勇余初浪程晔严成其陈剑平
- 关键词:启动子亚细胞定位转录活性
- 利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编辑水稻基因被引量:5
- 2017年
- 以现有水稻CRISPR/Cas9载体系统为起点,优化改造了相应的载体及其构建方法,实现了两步法构建基因敲除载体。利用新的载体和方法,针对水稻日本晴(Oryza sativa L.spp.Japonica cv.Nipponbare)D3基因的3个靶向位点分别构建了相应的CRISPR/Cas9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成功获得一系列转基因植株。T_0代转基因植株靶位点测序结果显示,靶位点DDRC1包括5种突变类型,植株的突变率为35.48%;靶位点DDRC2包括5种突变类型,植株的突变率为25.00%;靶位点DDRC3包括1种突变类型,植株的突变率为20.00%。利用T_1代纯合突变植株,进一步研究了所得纯合突变体的株高、分蘖数表型与CRISPR/Cas9编辑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探讨了CRISPR/Cas9系统的基因编辑效率、位置效应和突变类型等特点,为进一步利用CRISPR/Cas9系统发展具有不同农艺性状的水稻种质材料提供了参考。
- 原文霞王栩鸣李冬月周洁严成其陈剑平
- 关键词:水稻
- 一种紫马铃薯根尖脱毒与快繁技术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马铃薯根尖脱毒与快繁技术,属于植物脱毒与组培快繁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培养基的配制;(2)根尖脱毒与快繁;(3)紫马铃薯试管苗或试管微型薯的复合病毒感染多重RT-PCR同步快速检测等步骤。该发明依据...
- 严成其陈剑平余初浪王栩鸣杨勇蒋益虹羊健徐刚程晔王芳刘键朱红芬沈岚黄坚
- 文献传递
- 一种提高水稻对干旱的耐受性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生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讲,涉及OsPrx114基因和/或OsWRKY50基因的应用、增强水稻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的方法及水稻品系和应用。包括克隆和表达OsPrx114和/或OsWRKY50基因,使其在水稻植株中高...
- 周洁王栩鸣刘秀丽崔维军刘洪家严成其陈剑平
- 水稻白叶枯病发病过程及抗病育种新思路被引量:4
- 2022年
- 近年来,由于气候、耕作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导致水稻白叶枯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发掘新种质、创制抗病新材料、培育抗性新品种,被认为是提高粮食产量和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因此,抗性基因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抗病基因的鉴定、克隆及其抗病分子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Xoo主要是通过分泌具有专化性的效应因子来逃避和抑制植物免疫反应,而植物则是通过触发PTI和ETI反应来阻止或抑制病原菌的侵染。本文综述了Xoo侵染水稻的过程,以及在侵染过程中水稻抵御Xoo的免疫反应,着重分析了ETI反应中的一些抗性基因的抗病机理,以期为水稻抗病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病害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 徐如梦李冬月刘秀丽严成其陈剑平王栩鸣
- 关键词:XOO抗病机制
- 一种快速繁育疣粒野生稻的方法
-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快速繁育疣粒野生稻的方法,步骤如下:1)外植体的选取与灭菌;2)植株再生培养:在植株再生培养基中培养,形成一丛致密的不定芽;3)植株壮苗培养:将不定芽在植株壮苗培养基中培养,进一步长成再生植株;4)植株...
- 严成其陈剑平杨勇王栩鸣余初浪王芳陈志程晔
- 文献传递
- 水稻泛素连接酶D3与抗病相关蛋白VOZ2的互作分析
- 2024年
- 多蘖矮秆基因dwarf-3(D3)是水稻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基因,拟南芥中的MAX2基因与D3同源,且MAX2参与拟南芥的抗病防卫反应。本研究以水稻泛素连接酶D3为诱饵进行酵母双杂筛库,发现水稻抗病相关蛋白维管植物单锌指蛋白VOZ2与D3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通过酵母双杂交试验证实,D3与VOZ2存在互作。通过荧光定量PCR证实,接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后,VOZ2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受到显著诱导。利用水稻原生质体开展的亚细胞共定位实验发现,D3与VOZ2共定位于细胞核。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发现,D3与VOZ2在烟草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均产生较强的荧光,进一步证实了D3与VOZ2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D3和VOZ2在水稻抗病防卫反应中的功能与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 罗英杰崔维军王忠华吴月燕林宏友周洁严成其王栩鸣
- 关键词:水稻酵母双杂交
- 水稻OsBBR1基因的白叶枯病抗性研究
- 2011年
- 水稻Y73是疣粒野生稻和栽培稻‘大粒香’经不对称体细胞杂交产生的后代,它对水稻白叶枯病表现为高抗。Y73在接种白叶枯病菌株P10(PXO124)后,一个NBS-LRR类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为了研究该基因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采用RT-PCR技术从Y73中克隆了该基因的CDS片段(2 631 bp),将该基因命名为OsBBR1(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related gene 1),并且利用pCAMBIA1300双元载体分别构建了OsB-BR1基因超表达及干涉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获得了转基因水稻植株。接菌试验显示,抑制OsBBR1基因的表达,能减弱抗病材料Y73的抗性;而提高OsBBR1基因的表达水平,则能增强感病材料的耐病性。结果表明OsBBR1基因与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直接相关。此外,OsBBR1基因亚细胞定位结果还显示,OsBBR1编码产物主要定位于水稻细胞膜和细胞核,表明该基因很可能与信号转导和下游基因转录密切相关。
- 董瑞仙王栩鸣严成其陈剑平
-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NBS-LRR超表达RNA干涉
- 水稻与病原物互作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分子机制一直是植物病理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策略,包括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已广泛应用于基因、蛋白的功能鉴定和表达谱研究。蛋白质组学作为转录组学研究的一个互补内容,已成为系统研究植物应答病原物侵染的蛋白质表达谱和翻译后修饰的有力工具。水稻作为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单子叶植物,是研究植物与病原物互作分子机理的理想模型。因此,着重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水稻响应细菌、真菌及病毒等病原物侵染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和水稻与病原物互作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概况。
- 余初浪杨勇王栩鸣严成其陈剑平
- 关键词:水稻病原物蛋白质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