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庆

作品数:91 被引量:247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农业科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茶树
  • 25篇茶园
  • 19篇小绿叶蝉
  • 14篇种群
  • 11篇害虫
  • 11篇茶尺蠖
  • 11篇尺蠖
  • 9篇基因
  • 8篇线粒体基因
  • 8篇线粒体基因组
  • 8篇黄板
  • 8篇基因组
  • 8篇茶小绿叶蝉
  • 8篇虫害
  • 6篇药效
  • 6篇主干网
  • 6篇主干网络
  • 6篇网络
  • 6篇病虫
  • 5篇叶片

机构

  • 91篇重庆市农业科...
  • 7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西南大学
  • 3篇重庆文理学院
  • 2篇云南省普洱茶...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铜仁职业技术...

作者

  • 91篇王晓庆
  • 62篇彭萍
  • 49篇陈世春
  • 44篇胡翔
  • 31篇林强
  • 21篇盛忠雷
  • 16篇郭萧
  • 12篇李品武
  • 8篇冉烈
  • 7篇黄尚俊
  • 6篇段小凤
  • 5篇唐敏
  • 5篇邓敏
  • 4篇徐一茗
  • 3篇邬秀红
  • 3篇侯渝嘉
  • 3篇尹旭敏
  • 3篇徐泽
  • 3篇邬秀宏
  • 3篇雷蕾

传媒

  • 11篇西南农业学报
  • 6篇南方农业
  • 3篇茶叶科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环境昆虫学报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2篇茶叶学报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中国茶叶
  • 1篇植物医生
  • 1篇茶叶通讯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贵茶
  • 1篇植保科技创新...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6篇2024
  • 9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林下生态模式茶园蜘蛛群落结构及其调控叶蝉种群动态的研究
茶小绿叶蝉为广布性昆虫,分布遍及全国各茶区,是对我国茶树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目前,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主要使用化学农药,极易产生抗药性.天敌是控制害虫种群消长的重要生态因子,害虫与天敌在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互相制...
王晓庆陈世春胡翔彭萍
关键词:茶园蜘蛛
茶尺蠖对不同成熟度茶树叶片取食适应性的地理变异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Prout)是茶树上主要的食叶类害虫之一。在众多防治方法中,喷施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因对茶尺蠖具有较高的杀伤力、不产生抗性、不杀伤天敌、不产生农药残留等优点深受茶农欢迎。...
郭萧彭萍王晓庆林强胡翔
关键词:茶尺蠖茶树叶片生命表参数
茶尺蠖对不同品系EoNPV敏感性的地理差异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就8个省份(湖北、河南、浙江、江西、福建、安徽、湖南和贵州)茶尺蠖种群对2个品系EoNPV-Z(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提供)和EoNPV-W(湖北农科院果茶研究所提供)的敏感性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种群接种EoNPV-Z后死亡速度最快,接种13 d后,死亡率达到100%,致死中浓度(LC50)为1.78×104PIB/mL,而河南种群对EoNPV-Z的敏感性最低,与浙江种群的差异性达553.4倍;浙江种群对EoNPV-W亦最敏感,致死中浓度(LC50)为3.73×104PIB/mL,而贵州种群的抗性最强,LC50是浙江种群的163.5倍;对两株病毒的致死中时间(LT50)进行比较,EoNPV-W除对贵州种群的LT50大于EoNPV-Z外,对其他种群的LT50均小于EoNPV-Z。综合考虑LC50和LT502个参数,EoNPV-Z对浙江和贵州两种群茶尺蠖的致病效果较好;而EoNPV-W对其他6个种群茶尺蠖的致病力相对较强。
王晓庆彭萍胡翔段小凤林强
关键词:茶尺蠖品系敏感性
茶树不同部位叶片对茶尺蠖发育适合度的影响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Prout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茶尺蠖主要为害幼虫,取食茶树枝叶,造成新梢嫩叶的缺失,在茶尺蠖种群大暴发时甚至导致茶树光秃。茶尺蠖在取食时具有一定的迁移性:幼龄幼虫主要为害茶树上部叶...
郭萧王晓庆彭萍林强胡翔盛忠雷
关键词:茶尺蠖叶片茶树
文献传递
一种自适应的茶小绿叶蝉高精度预报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的茶小绿叶蝉高精度预报系统,包括数据集构建系统、训练系统、特定地区部署系统及更新系统;数据集构建系统,用于结合全国地区的茶小绿叶蝉信息统计数据<I>D</I><Sub><I>a</I></Sub>与特...
王晓庆江宏燕陈世春彭萍胡翔
一种自动化更换黄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更换黄板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0),固定底板(10)端面中部设置固定套筒(30)、两侧分别设置黄板存放盒(20),固定套筒(30)内设置驱动电机(40),驱动电机(40)固定连接螺纹杆(50),螺...
江宏燕王晓庆陈世春商靖
文献传递
冷驯化对茶尺蠖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冷驯化作为一种有效提高耐寒能力的途径,在昆虫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当前昆虫耐寒性研究的热点。为了解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Prout)对冷驯化的生理响应机制,本文研究了不同冷驯化对茶尺蠖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对茶尺蠖快速冷驯化0℃2 h、5℃2 h,长时间冷驯化5℃24 h、5℃48 h,利用热电偶方法测定了茶尺蠖的过冷却点,采用生理生化测定法研究了其体内的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长时间冷驯化处理使茶尺蠖过冷却点显著降低;虫体内含水量显著降低;脂质和糖原含量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略有增加但无显著差异;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种保护酶活性显著升高及ATP能量代谢酶活显著降低。短时间冷驯化使茶尺蠖过冷却点显著降低;虫体内含水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脂质、糖原和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OD、CAT、SOD 3种保护酶活性及ATP能量代谢酶活分别显著升高和降低。【结论】长时间冷驯化和快速冷驯化均能提高茶尺蠖耐寒性,这是虫体内的水分、脂肪、糖原、蛋白质等含量以及抗逆酶活性变化的综合反映。本研究结果对深入研究茶尺蠖越冬策略以及结合气候条件确定茶尺蠖的分布,为评价田间死亡率及预测翌年发生程度提供重要依据,对制定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段小凤王晓庆李品武田景涛彭萍陈世春
关键词:茶尺蠖冷驯化过冷却点抗寒性生理机制
茶毛虫和茶细蛾性诱剂的田间防控效果研究被引量:19
2011年
应用茶毛虫、茶细蛾性引诱剂在重庆、云南、河南、湖北等省茶区进行田间诱蛾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分别对茶毛虫(♂)、茶细蛾(♂)具有较强的引诱活性。通过在重庆和河南的茶园调查显示,使用性引诱剂诱杀成虫后,茶毛虫幼虫数量平均下降79.81%、76.83%;在重庆地区,第2、3代茶细蛾每平方米幼虫比空白对照区平均下降了98.67%。性引诱剂的应用,减少了靶标害虫的田间落卵量以及后代幼虫的数量,防治效果明显。
盛忠雷王晓庆彭萍赵丰华姚学坤毛迎新胡翔林强
关键词:茶毛虫性诱剂
重庆茶区蚁科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样地法对重庆主要茶区20个样地进行蚂蚁群落多样性调查,结果发现茶园蚁科昆虫分属5亚科31属67种。英格来铺道蚁、来氏大头蚁为优势种,在茶园中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泛;而吉氏酸臭蚁、史氏盘腹蚁等种类虽然分布范围相对较窄,但其数量优势在所在地区较明显。对于这类优势种群,可进一步探究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对害虫的控制能力,丰富茶园害虫的天敌种类。
胡翔许姗姗彭萍王晓庆盛忠雷林强鲁礼勋
关键词:蚁科昆虫多样性
炭疽病胁迫下的茶树叶片高光谱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试验以茶树不同炭疽病受害程度的叶片及健康叶片为材料,室内测定其光谱反射率。结果表明,炭疽病危害后,茶树叶片的光谱值随发病程度的增加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740~1000 nm波段的光谱反射率随病情加重呈现下降趋势;而1370~2500 nm波段却表现出相反趋势。在742~974 nm和1374~2500 nm,炭疽病受害程度与光谱反射率呈极显著相关。对光谱一阶微分特征分析表明,在680~780 nm范围内处理间变幅最大,有2个波段的一阶微分值与受害程度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性,分别为715~763 nm和776~778 nm波段。建立的炭疽病严重度诊断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利用植被指数(Rg-Rr)/(Rg+Rr)建立的模型精确度最高。
王晓庆冉烈彭萍崔正龙
关键词:茶树炭疽病受害程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