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敬国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氮素
  • 2篇石灰性
  • 2篇石灰性土壤
  • 2篇作物
  • 2篇麦田
  • 1篇氮肥
  • 1篇氮素转化
  • 1篇养分
  • 1篇养分效率
  • 1篇养分资源
  • 1篇营养诊断
  • 1篇脂类
  • 1篇植物
  • 1篇生物途径
  • 1篇施氮
  • 1篇提高作物
  • 1篇土壤氮
  • 1篇土壤氮素
  • 1篇土壤氮素转化

机构

  • 6篇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王敬国
  • 4篇曹一平
  • 2篇苏德纯
  • 1篇王兴仁
  • 1篇张福锁
  • 1篇易小琳

传媒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年份

  • 5篇1995
  • 1篇199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麦田土壤可矿化氮的动态与供氮规律的研究
1995年
用嫌气培养法研究了麦地与休闲地不同层次土壤的可矿化氮动态及追施氮肥对土壤可矿化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期内,麦地与休闲地土壤可矿化氮的变化规律不同。在小麦孕穗期之前,休闲地土壤可矿化氮量明显高于麦地,小麦孕穗期之后则相反。追施氮肥抑制了麦地0~20 cm 土层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促进了20~40 cm 土层土壤有机氮的矿化。追施不同品种氮肥对麦地土壤有机氮矿化的影响也不相同。
苏德纯王敬国曹一平
关键词:石灰性土壤
麦田施氮对土壤剖面无机氮动态的影响
1995年
在北京石灰性土壤上于冬小麦拔节期追施尿素和碳铵,然后按小麦生育期观测土壤剖面残留无机氮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追施氮肥,明显增加了麦田土壤剖面残留无机氮的含量。其中 NO_3^--N 变化规律是,追氮后首先增加表土中的 NO_3^--N 含量,然后下层土中的NO_3^--N 含量也依次增加,小麦成熟时,已影响到60~80 cm深层土壤。NH_3^+-N 的变化有所不同,追氮肥后仅增加了表层0~20 cm 土层中的 NH_4^+-N 含量,对下层土的影响不明显。从所施氮肥品种看,在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追施尿素土壤剖面中 NO_3^--N 的增加量比追施碳铵高。
苏德纯王敬国曹一平
关键词:麦田石灰性土壤氮肥无机氮土壤剖面
作物氮素快速营养诊断方法的初探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及实验室分析,研究比较了植物组织中 NO_3^-的速测方法。提出冬小麦 NO_3^--N 最佳诊断部位为茎基部,而玉米为功能叶叶脉。二苯胺测试法可以较准确反映出具有潜在氮饥饿危险的植物氮营养状况,其诊断指标与植株体内 NO_3^--N 浓度及土壤供氮水平成显著正相关。该测试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且成本低便于在农业生产中普及推广,而且该法与其它 NO_3^-速测仪法有显著相关关系,是一项适用于大田生产中诊断禾本科作物氮营养状况的最佳技术。
易小琳曹一平王敬国
关键词:禾本科作物营养诊断
土壤氮素转化的环境和生态效应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从环境角度讨论了土壤中的氮素转化过程。土壤的氮素转化不仅影响氮素的植物有效性,而且影响到水体的质量并对全球的变化特别是地球的温室效应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有机氮的转化以及施用有机肥对硝酸根淋失的作用应该引起重视。
王敬国曹一平
关键词:温室效应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提高作物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生物学途径被引量:4
1995年
本文提出养分资源的新概念,讨论了提高作物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可能途径,其中重点举例说明了生物学途径的可行性。
张福锁王兴仁王敬国
关键词:养分资源生物途径养分效率
尼罗红在测定细菌细胞中聚-β-羟基丁酸和其他脂类贮藏物质中的应用被引量:19
1994年
通过对含有PHB和非PHB(脂类贮存物质(NPLD)的细菌细胞的尼罗红染色和荧光显微观察,证实尼罗红是一种很好的细菌细胞内贮存的脂类物质的荧光染色剂,灵敏度较高.可用于PHB和非PHB脂类贮藏物质荧光显微观察,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将两者区分开来.
王敬国
关键词:细菌脂类羟基丁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